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网友杂谈

中美关系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2022-09-30 18:17:50  来源: 纯科学   作者:纯科学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一、中美关系的剧变

  中美关系至今依然是国内舆论场上的焦点之一,主要的观点无非就是这样两个:

  一是“美国还是很厉害,中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另一个是“美国已经不行了,中国很厉害”。

  这两种观点看似矛盾,但在本质上其实是相同的,就是:中美关系极其重要,应当是我们关注的核心。因此,美国无论是总统、国会还智库有什么新动静,国内大量媒体都会忙着分析一番。具体说的有所不同,但在“都得赶紧跑出来说一说”的表现上是一样的。但我要说的是,这两种观点和态度都是非常错误的,不是对中美关系哪一种判断正确,哪一种错误,而是过度关注中美关系本身就是错误的。

  我很早就开始强调中美关系已经不是中国主要考虑的问题了,但由于历史的惯性,很多中国人还是沉浸在对中美关系的过度关注之中。因此,我们还需要更进一步地把中美关系的实质讨论清楚。总结一下本文的核心思想就是:中美关系正处于极速变化之中,已经从过去的“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的极其重要”,变为现在的“不那么重要”,在未来不久(3到5年)很快就将变成“最多是不能说无关紧要”。尤其作为中国的精英们,需要特别清楚今天的中国人最需要关心的事情是什么。不断表示“美国已经不行了,中国很厉害”的观点,表面看似乎是在吹捧中国,事实上是一种“不那么有出息”的态度。如同一个91公斤以上重量级拳击选手,不断表示要在一个48公斤级选手面前要保持自信,能战胜对手一样,这不仅不是一种有信心的表现,而还是一种把美国当成精神寄托的心态。虽然不能说体重越重就一定越强,但一个91公斤以上最高重量级的选手,把一个48公斤最轻重量级的选手干趴下是一件在任何意义上值得荣耀的事情吗?况且中国的块头是美国的4倍以上,是所有发达国家加起来的总和还多出半个欧洲,远比国际拳击职业比赛最高与最低重量级规定的差异还要大得多。中国超越美国并不是一件多么值得自豪的事情,那算不上是我们的理想,而最多只能算一个近期阶段性的、很小、很小…..的“小目标”。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的时候我们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吗?好像没有,虽然这之前不久如果有人说中国经济总量会超过日本,很多中国人还会说这是妄想。现在中国经济总量已经是日本3.5倍,很快就会成4倍差距,我们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吗?也基本没有。中国工业总产值已经是美国、德国、日本的总和,很快会变成所有发达国家的总和,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吗?依然没有。本文就是要对这个大趋势以有我们应当有的心态给出清晰的证明。

  二、中美关系的过去 —— 遍历了从盟友到敌人的各个状态

  中美关系的过去是比较容易谈清楚的,因为那都已经是历史事实,并且是并不太遥远的历史事实,很多人都还有切身的记忆。只是要让人们普遍理解清楚需要一个心态的调整工作,因为在中美关系问题上有太多人为叠加的混乱认识。如果用一句话总结,就是中美关系在过去近百年间从盟友到敌人的两个极端,以及中间状态全都经历过。当然,在二战时期中美的盟友关系里,中方还是国民党在主政,因此不完全可比较。但即使在改革开放初期,中美之间也是处于接近盟友关系状态的,但显然又没有真正成为美国的盟国。后来长期处于“斗而不破”的状态,这也是中国政府对中美关系的明确定位。这种状态就是在盟友与敌人这两个状态之间游走。也就是说,如果从百年时间尺度来看,中美关系用数学上的区间的表达方式可以准确表述为 [敌人,盟友],而从改革开放时间点算起是 (敌人,盟友)。方括号与圆括号的区别就是包含还是不包含边界点。两端都是圆括号的区间用大白话说就是“中美关系好不到哪里去,也坏不到哪里去”。“哪里”到底是哪里呢?前一个“哪里”就是“可以无限趋近但不会包含盟友的边界点”,后一个“哪里”就是“可以无限趋近但不会包含敌人的边界点”。为什么要厘清这些?因为由此就可明白:很多对现在中美关系的描述与理解是偏差太远的。例如:

  中美关系再也回不到过去了。这种判断显然大错特错,中美关系无论怎么发展都在曾经的历史区间之中。就算再打一仗,处于敌对状态,那也不稀罕。只不过是从(敌人,盟友) ,变成了[敌人,盟友) (注意前面是方括号,后面是圆括号),从百年尺度看,它还是历史上中美关系 [敌人,盟友] 的子集。为什么有人要说中美关系再也回不到过去了呢?事实上是内心深处潜意识中对一个大趋势感到非常失落:就是美国将不再能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寄托了,而我们还没有完全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精神寄托是什么。

  中美关系脱钩论。就算脱钩了,无论脱到什么程度,那也还是以前历史关系的子集。况且,现在从中国一方来说,无论美国怎么闹,中国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能做的生意就尽最大努力去做,如果做不了就拉倒。从美国一方来说,他离不了中国。贸易战美国对中国商品增加的关税,现在他想主动减掉,因为其国内通胀实在大得受不了。只是美国想让中国跟着他一起减。对美国在贸易战中增加给我们的关税,中国已经是持无所谓的态度,因为事实证明贸易战的成本90%以上都是美国一方承担了,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要跟着他减?所以中国不仅不跟着美国一起减税,还在减少出口退税、并且反过来对一些输美产品增加出口关税。所以,不是中国承受不了脱钩,而是美国承受不了。需要理解到的是,很多出口美国的货物未必完全是中国企业生产,而可能是外企甚至就是美国企业生产的。中国减少退税,再加点出口关税,这是利益的再平衡。

  至少在过去从改革开放算起的四十多年里,我们是把中美关系当作头等外交关系看待。但我们都知道,听外交关系的语言不能简单地从表面去听。当中美关系真的极其重要时,我们并没有天天说中美关系最重要,而是经常在“强烈抗议”美国。但进入21世纪后,有一段时间我们不断地在说中美关系很重要、极其重要、重要到“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的程度。当我们在外交场合公开地、频繁地这么说的时候,你就应该理解到,这如同一个女生对一个男生说:你真的是一个很好、很好的人。如果这个男的把它听成女生真的认为自己很好、很好,那最多只是一场个人的误会。当中国公开对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在口头上不断加码的时候,事实上的中美关系重要性已经在不断地快速下降了。如果听不懂这种外交词令,研究国际关系时是会产生巨大甚至根本性偏差的。

  只是因为历史的惯性,使很多人无法理解,如果中美关系不是非常重要的、最重要的、特别重要的,那我们该考虑什么问题?骂美国,其实是思想上离不开美国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离了美国就不知道该想什么,该做什么了。中国人现在会热衷于去骂西班牙吗?肯定不会,为什么?没意思啊!太无聊了!但现在无论是骂美国还是称颂美国,很多中国人还是感觉很有意思的,是一个精神上的寄托,只不过是寄托的方式不同。但我要告诉中国人的是,无论是称颂还是骂美国,很快就都会感觉没什么意思了。中国人得赶快找到未来真正有意思的事情,找到不依赖于美国的精神寄托。那就是我们根据自己的未来发展需要去思考问题。中国人真正面临的最重大挑战是什么?不是美国的遏制,而是会失去美国这个精神支柱。

  三、中美关系的现在 ——已经没那么重要

  现在我们需要特别认清一点:中美关系已经从“极其重要”,转变为“没那么重要”了。为什么?先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说起。这个词汇才真的是非常非常的重要,但至今很多人并没有理解清楚其重要性是什么。很多学者对“什么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做出过各种解读,但事实上,中国人如何去解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句话本身提出来的时机、表达方式和表达场合,是美国以及其他国家的人会对其如何理解。一旦从这个角度来看待,对其意义就很容易理解清楚了。

  在过去,中国对自己最高目标和理想的表述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从第三代领导人时期就不断地在重要文件中高频度提出了。美国人听了会如何理解?他们可能当回事,也可能不当回事。因为无论哪个国家都会说自己很伟大,要做伟大的事情,要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印度也老在说自己要成为伟大的国家。但是,现在新一代领导人一上任,就不断地在提“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并不是只在中国内部提,重要的是反复地对外交人员提,在各种外交场合对遇到的所有外宾讲。最初学术界有人说应当是“300年未有”,也有说是“500年未有”,时间说长一些好像更牛气一些。但中央一直是锁定在“百年未有”这个表述。当然,“百年未有”你可以理解为几百年未有,但显然更容易理解为就是“这一百年左右未有”。这么说不是为了谦虚,而是时间说太多就失去其准确的意义了。这会直接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过去一百年最大的变局是什么,然后才能理解到今天比这个变局更大的变局会是什么。如果你是美国精英,你心里会怎么想?我美国做世界老大就是这一百年来的事情啊,你中国现在却要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什么意思?你品、你仔细品。其他国家政治家和领导对这句话会如何理解,你也品、仔细品,他们心里会怎么想,品完了是不是会感到“确实有点意思”。

  我多年前第一次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说实话是吓了一大跳的,因为我瞬间就品出以上需要品出的意思了,只不过是以前几年不能在公开场合明说。那为什么现在可以说了呢?因为我发现中央已经不是太强调这句话了,那就是讲这句话的目的已经达到,甚至可以做总结了。当然,当初就品出这句话意思的人很多,包括一些公知,所以有人不断强调还是要“韬光养晦”。中美关系即将发生巨变,这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美国将如何对待未来的中美关系?我们并不隐瞒,希望美国能认真思考一下“新型大国关系”该如何发展。中国打得完全是明牌,没什么好隐瞒的。

  但后来中美关系的走向也很清楚:大量提这句话之后没多久,美国就对中国发动了贸易战、科技战、舆论战、金融战、生物战……一波接一波。即使在美国对中国发动全面贸易战的时候,中国还是在大讲“大变局”这句话。中国讲这句话的时候就想不到可能会有这些后果吗?当然会想到,既然如此,也表明是有所准备去承受的。你美国无论怎么折腾,奈何不了中国什么。

  俄乌冲突发生之后,情况就已经转入另外一个阶段。你看现在中美关系,虽然美国的政客们还是在不断强调中国是主要的对手,可是还能对中国做什么呢?做不了什么了,最多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行动上甚至要放弃对中国的前述一系列进攻行动了。

  表面看起来,前面几年是美国在不断向中国发动进攻,但今天回过头来看,在目前这个历史阶段,美国对中国发起全面进攻性的行动是不是特别地愚蠢?《孙子兵法》有云:可胜者攻也,不可胜者守也。攻则不足,守则有余。要想获得胜利是采取进攻方式,要想不被敌人战胜,就得采取防御方式。同样的实力对比,用于进攻可能力量不足,但用于防守就可能绰绰有余。倒回去看前面5到10年的中美关系实力对比,中国采取进攻方式实力显然是不够的,但用于防御美国就绰绰有余。并且,让美国将所有剩下的实力都动用出来向中国全面进攻,是不是就可以让美国很快把实力全消耗光了?中国人民军队经典的战术是“围点打援”,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就是把本来要通过进攻作战实现的战役行动,转化成用防御作战来实现。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说过,防御是一种比进攻更强的作战形式,也就是“攻则不足,守则有余”。对中国来说,将进攻作战转化成了防御作战,也就在相同实力条件下极大增加了胜算。中国领导人仅仅用一句话,就成功地诱使美国丧失理性,对中国轻率地发起全面进攻而使其国力极大受伤,使一场中国必然面对的、非常危险的修昔底德陷阱被成功绕开。

  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

  所以,中国提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说法后,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和现总统拜登都咬牙切齿地高喊“美国绝不当老二”“美国还要领导世界一百年”。如果美国愿意探讨和接受新型大国关系,那中美可以在平等互利条件下继续与美国发展关系,如果不愿意,我们也相当于把话说明了,我们是不会接受在旧世界美国霸权体系下继续做一个受剥削角色的。这一句话杀伤力有多大?就是让美国政府债务短时间增加10万亿美元。现在,美国政府债务已经突破30万亿,还本是不可能了,付息都勉强。再添一把火的话,还利息都困难。现在全球都在抛售美债,怕美国还不了。美国最大的一个国力支撑的美元支柱正在倒塌。

  我们都知道美国的霸权是通过三个方面体现的:美元、军事力量、科技及软实力。说过美元之后我们再来看军事力量。美国的军事力量主要体现在海空军及信息战能力上。现在中美海空军力量唯一还有巨大差距的主要体现在航母上。在高超音速、弹道导弹打航母等技术上,已经存在“我有美无”的武器,说对美军有代差级的优势都算是抬举美军了,他根本就没有,短时间内也开发不出来。其他大量领域我们基本都已经追平美军,各有千秋。甚至在我们总体落后最大的航母技术上,随着003下水,中国也在大幅度赶超美军。在马伟明院士主导的综合电力系统技术水平上已经领先美国一代。003下水后很多网友还是有些遗憾:有电磁弹射了,为什么不是核动力呢?要知道,在技术上进行比较的话,不能仅仅去比较不同的技术大类和体系,还要在一个体系里比较技术小类。不能仅仅比较蒸汽弹射与电磁弹射,还要比较是什么水平的电磁弹射,是什么技术的电力系统。003号的电力系统是“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如果说美国福特级是第一代舰船综合电力系统,003采用的就是第二代,是有技术代差级领先的。现在003在动力上选择的是燃气轮机,显然不是说中国就认为燃气轮机比核动力好,而是还在选择采用什么样的核动力,核动力与核动力也是不一样的。中国是后来者,就要充分利用后发优势。

  美国最新的核动力航母福特号采用的是A1B核反应堆。它是贝泰船用推进公司(Bechtel Marine Propulsion Corporation)为舰船设计的第一代核反应堆。之前的企业级等主要采用的是西屋公司的A2W、A4W等核反应堆。虽然它们都有不同的技术变化,但基本都属于第二代和第三代的压水堆。但是,现在全世界都在推进第四代核反应堆技术。中国在这个技术时代是领先的。有一个关于核反应堆技术的信息人们应当引起关注: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TMSR)是第四代核反应堆技术中的一种,中国在这个领域是世界领先的,会率先在世界上实现商用。2021年年底,中国在甘肃武威的第一套商用钍基熔盐堆进行了试运行。既然第四代核反应堆成功在即,中国为什么要去选择第二代,最多第三代的核反应堆呢?一旦我们选择钍基熔盐堆作为未来中国航母的核动力,瞬间就在航母核动力技术上领先美军一代。中国在钍的资源上储量非常丰富,没有原料上卡脖子的问题。

  钍基熔盐堆的突出优点是什么?除了高度安全以外,它用于舰船核动力的突出优点是小型化能力非常强。这种技术客观说还是美国最早开始研究的,最初研究它的目的都不是用于舰船,而是准备用于核动力轰炸机,由此可知它的小型化潜力有多么强大。20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空军启动Aircraft Nuclear Propulsion,为轰炸机寻求航空核动力,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承担了该项目中核能引擎反应堆的研发任务,于1954年建成第1个用于军用空间核动力研究的2.5MW熔盐堆,但后来由于战略导弹的异军突起,使核动力轰炸机变为鸡肋,熔盐堆也随之转向民用。然而,冷战时期美国政府更加青睐适合生产武器用钚、具有军民两用前景的钠冷快堆,即使民用也放弃了更适合钍铀燃料循环的熔盐堆。。

  第四代核能系统国际论坛(GIF)共推荐了6种先进核能系统:钠冷快堆(SFR)、超高温气冷堆(VHTR)、超临界水堆(SCWR)、气冷快堆(GFR)、铅冷快堆(LFR)和熔盐堆(MSR),作为四代核电的候选堆型。中国在钍基熔盐堆领域很早就启动,并且目前处于领先水平。003不采用核动力的原因,并不是很多人所说的对中国现阶段需求来说常规动力的航程已经足够,而主要是以下两个:

  一是以“小步快跑”的技术发展模式要求来说,每一代产品技术进步的幅度不能太大,新采用的技术不能太多,这样可以充分保证成功率和大幅度缩短研发周期。之前在驱逐舰等产品的发展上也是采用这种模式,很成功。辽宁舰是在瓦良格号舰体基础上算是修造出来的。山东舰是完全自己从头造,能把瓦良格技术吃透再有点创新就很不错了。福建号把辽宁舰和山东舰的滑跃起飞改成了综合电力系统和电磁弹射,这已经是非常巨大的技术跨越了。因为在这个平台上要测试的可不仅仅是电力系统和弹射,而且还要包括弹射型的战斗机,预警机,无人机,飞行员和舰员也要适应弹射起飞系统等等。在福建号上把综合电力系统、电磁弹射和配套的战机、操作等都搞成熟以后,在这个基础上再增加核动力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二是既然是到了第四代核反应堆技术应用的门口了,干嘛要急着采用与美军相同水平的第三代甚至第二代核动力,而不是再次弯道超车直接上第四代核动力呢?想象一下005号这样的技术状态:

  领先美军至少一代的第四代核动力系统。

  领先美军一代的全电推进系统。

  领先美军一代的综合电力系统。

  三套电磁弹射。

  领先美军一代的舰载隐身战机。

  领先美军一代的舰载大型预警机。

  各类舰载大型与小型的隐身无人机。

  以上总计超过120架的航母舰载机。

  ......

  最晚到这样的航母建成5、6个,总共有12个以上航母战斗群时,你还会觉得美国重要吗?美军还好意思在中国家门口“航行自由”吗?你那几条技术上落后中国海军十几年的破船有什么好晃荡的?除了丢人现眼有任何威慑价值和意义吗?

  四、中美关系的未来 —— 最多是不能说无关紧要

  最后我们再来说说科技,因为这才是决定未来中美关系最重要的因素。现在除了芯片,美国还有什么可以卡住中国的能力吗?没有了。但是,根据中美关系第三定律——遏制背反定律,美国在芯片上针灸式的局部制裁,已经导致2022年前4个月中国芯片进口量暴跌240亿片,平均每天减少2亿片。之前很多年,ASML公司总共向中国出货的光刻机只有50台,但在2022年第一季度,ASML向中国出货的DUV光刻机就达23台。虽然我们心心念念的EUV光刻机还是买不到,但ASML已经在开发新一代的高孔径值EUV光刻机,虽然预定的买家很少,但ASML依然加快开发进度。就算未来下一代光刻机没人买,老的EUV光刻机就可以向中国出货了。所以,就算中国的EUV光刻机真的开发不出来,中国芯片业的爆发势头也不可能拦得住了。况且中国在28纳米的芯片领域全国产已经接近实现。从我个人的观点来说,我真的不希望中国人把所有生意全抢光了,你总得给别人留点吃饭的机会吧!如果中国公司连EUV光刻机全干了,很难想象欧洲、日本和美国公司还靠什么吃饭?但美国就是要逼着中国公司把所有生意全抢光,我忧虑的事情和别人不一样,我是担心中国又完全回到两百年前与西方的关系状态:他们只能拿白银和黄金与中国交换瓷器、茶叶、丝绸、铁锅等货物,中国只是出口而不用进口对方的任何产品。太多中国人还停留在几十年前西方工业产品全面碾压中国的状态和心态里,但这个状态已经转眼之间完全颠倒过来了。我们还是要进一步发展的,中国工业生产增加值是美、欧、日、韩等国家的总和已经近在眼前。

  中国新能源车2021年就已经重新进入三位数的爆炸性增长阶段,2025年之前就会彻底在新增市场淘汰燃油车。中国市场卖30万的比亚迪新能源车“汉”,在巴西市场已经卖到70万。比亚迪在全球新能源大巴市场处于绝对垄断的状态,市场占有率70%以上。国外除了特斯拉以外,已经没有可以与中国新能源势力相抗衡的力量,燃油车时代的巨头们将像通讯领域一样,一旦中华势力崛起,北电、阿尔卡特、朗讯、马克尼、西门子通信、诺基亚、爱立信、摩托罗拉等,就破产、合并萎缩成“诺西阿朗”“爱马北”两家公司了。神奇的是,当年的摩托罗拉这家公司还在,他把手机业务2011年卖给了谷歌,后来转卖给联想。但摩托罗拉系统公司还在,并且还是上市公司,2021年销售额81.71亿美元。但为什么我们现在基本听不到这家公司的声音了?因为他已经完全离开公共通信领域,专注到集群通信等行业应用领域里去了。2022年6月底中国新能源车保有量已经突破1000万辆。当月新能源车渗透率22.3%。当地时间6月29日凌晨,经过长时间讨论和反复磋商后,欧盟27国环境部长终于就“禁售燃油车计划”达成共识,同意自2035年起,禁止在欧盟境内销售燃油汽车。但这个计划依然受到多个国家,以及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欧洲汽车供应商联合会等行业团体等组织的反对。美国除了特斯拉,老的几家车企在新能源车领域进展同样非常缓慢。这种磨磨唧唧的行动已经注定他们会在新能源车的技术时代衰落掉。哪里会等到2035年,2025年中国市场燃油车在新增市场中的占比就会趋零了。比亚迪今年4月份就完全停止燃油车生产了,哪里要等到2035年!你可以设想奔驰、宝马、丰田、福特......萎缩成“奔宝丰福......”一家公司的场景。人们可能现在对此很难想象,但有一个眼前的现实案例已经初步展现了这种场景。广汽菲克2010年3月9日才成立,2017年销量就达到22.3万辆。这应该算是主流车企的销量水平了。可是,随后2018年12.5万,2020年4.05万,2021年2.01万。今年到现在卖了多少?2辆!等于归零了。他做错了什么?有人说他新产品推出的慢。真是如此吗?当然不是,一个桑塔纳都卖了几十年依然畅销。有哪个传统燃油车的企业新品推出快的?广汽菲克并没有做错什么,它只是不幸地生错了时代。

  新能源汽车时代不仅将使中国在汽车领域迅速占领全球市场,而且由此导致的石油需求暴跌会使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从70%以上的高位迅速暴跌到20%以下。全球石油需求也因此将大幅度减少,新能源车的成功不仅会使中国在大量新兴的领域引领世界,而且顺带把石油美元彻底搞垮了。石油美元结束的时代,你还会觉得美国重要吗?

  为什么我会认为中国在科技上会全面超越美国?我的依据来源与一般人是不一样的,因为我获得的主要是第一手的资料:

  过去十多年我长期从事科技创新的投资,对中美两国科技创新项目有第一手的大量测量数据,看过数以千计的美国、中国、以色列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量初创企业的商业计划书(BP)。一般的投资者主要只能看得懂财务报表,但我是目前全球唯一具备全科型知识结构的人,我不仅可以看懂中国、美国等不同财务制度的财务报表,更可以看懂任何领域的任何创新产品与技术,并且与创始人在技术上对话到任何深入和细节的程度。我不仅是为自己的业务研究BP,而且也时常帮助其他投资机构的GP看不懂的项目做技术和市场咨询。中国与美国政府科技发展计划指南里涉及到的所有领域的项目我都看过,这些指南里没有的领域项目我也大量看过。

  这些创新项目有可能很多不一定能最后成功,但是,通过我所研究过的几乎涉及所有创新领域的商业计划,以及中美等创业者相互对比可知,至少在十年前,中国创业者们与美国、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的创业者们就在思考和研究相同领域、相同层次的问题了。一般网络大V和媒体人大多只是从公开的大路货的信息上去了解中美两国的科技创新现状,而我除此之外,还可以是直接获得公开信息上还查不到的,最原始的创新者们头脑里的东西。这些东西如果成功的话,才会在十年以后为大众所知道。而很多不成功的创新项目,有可能公众和一般的网络大V们永远也没机会知道了。

  由于一般在深入对创业项目作尽调时,双方会先签订NDA协议(保密协议)。因此,出于保密义务,我一般不会将相关的技术资料拿到网上讨论。即使没有签订保密协议,出于职业习惯我也不会去轻易公开这些资料。因为我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一些很高端的创新项目负责人也时常邀请我去交流和参观相应的研发项目,甚至像中国研发的第四代核反应堆技术我也去其实验室参观、并与核心技术人员交流过。如果还有质疑的读者,可以找机会去问问,对美国和中国都做过投资的科技创投圈子的人,我介绍的以上情况是否属实。以下我可以在不违反保密义务的前提下,甚至相关领域的人希望我作些宣传的项目,作些概要的介绍,以使圈子外面的人能有些初步的理解。

  举例来说,美国和俄罗斯都在研究电解铝的惰性电极技术,并且有一些小型的实验线在测试中,但还没有最后成功。如果这个技术成功了会有什么效果?就是会使现在采用炭素电极的电解铝成本大幅度降低。中国的央企中铝在863计划支持下立项投入过上亿的资金对此项目进行过研究,后来并没有成功并暂时放弃了。尽管如此,中铝的努力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并不是说央企就完全不做有风险的创新工作。我们不要只看到成功的项目,还没成功的其实很多,它们也是中国成功道路上的必要过程。但是,我知道还有一个创新团队采用全新的技术方案做出了很有希望的实验结果,正在创投支持下扩大实验规模,我也给了他们很多建议。这个项目还不能说最后成功,但至少表明了中国科技创新者们在做出什么样的努力,在做什么样的事情。

  很多人不仅不能全面了解中美两国科技努力是什么,甚至连如何准确评价技术水平的标准也不清楚。举例来说,有人可能宣称自己的产品技术在某个指标上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了,比如宣称蓝牙的连接距离世界最远。这是不是说他们技术水平非常高呢?外行人可能很难作出准确的评价。简单来说,只要你加大蓝牙发射功率,连接距离就可以增加。这一定程度上说是一个产品设计的方案选择问题,而不完全能说明其技术水平。但是不是说它一点问题都说明不了呢?当然也不是。因为增加蓝牙发射功率后,有可能通用的蓝牙芯片就用不了,你得自己开发适合相应技术的新大功率蓝牙芯片。能做到这一点也算是很牛的。

  最能体现核心技术水平的是整体系统的效率提升。例如,上海有个创新项目,开发了世界上效率最高的民用导航雷达。在相同功率下,其接收灵敏度可以比过去最好的日本、德国等主流同类产品还要高2个dB左右,能做到这种幅度的提升是相当牛的。我问创始人是如何在技术上做到的,他说这涉及到核心技术秘密,不能说。那我就从更宏观的系统技术上来问:是否是雷达发射与接收的隔离做得更好(这个是雷达最大的技术难题之一),他说你真的很懂行,这的确是主要原因之一,这一说我就大致明白了。因为要提升雷达探测距离,主要的技术路径无非是这样三种:要么是加大发射功率,这是最简单粗暴的方法,但一般来说成本肯定更高;二是提升接收器的灵敏度;三是减少发射器对接收器的干扰。后两种技术途径的技术水平一般会体现得比第一个高一些,但并不是说加大发射功率就什么也不是,能把功率做大很多时候也是有技术难度的。例如至少需要有更大功率下,线性和噪声特性还保持很好的功放器件的支持等。

  我之所以有以上的自信,也是因为我自己在第三代科学上的研究成果就已经碾压整个西方学术界。有疑问的读者可以找机会去问问任何西方学术界的学者,有没有任何人可以做到通晓当代人类科技文明所有学科领域?可以跨一切学科领域来研究问题?至少目前为止我还没听到过。目前不是说我在这个领域水平超过所有西方学者,而是我在这个领域还没有找到可以有能力与我全面对话的西方学者。

  中国人多,人才也多。中国每年新增的大学毕业生超过世界上一多半国家的人口总量。现在也已经有250多万在国外学习的高级人才回到中国。国内的研究和创业环境可能还不尽如人意,使很多在国外学习研究的顶尖人才有顾虑,那没关系,有很多人才回国不是找工作,而是创业,创造他们喜欢的工作环境。这会从根本上吸引更多顶尖人才回国。中国有这么多人才就可以采用完全不同的科技发展模式:就是在每一个技术创新上可以所有方案全都尝试、群体突破。大屏幕电视时代背投、等离子、液晶三种技术路线我们全干,最后液晶胜出。3G时代TD-SCDMA、WCDMA、CDMA2000三种标准全干。新能源车时代纯电动、混动、氢燃料电池三种技术路线同时全干。6种第四代核反应堆技术中国全有人在做。隐身战机技术上中国军方只选择了成飞的歼20,但沈飞依然不放弃自己的方案,自己投资做歼31,最后很可能在歼35的舰载隐身战机上成功......这种搞法除了中国,就算美国也玩不起,更别提其他国家。一些国外通信专家与我和李进良教授交流时表示:他们死活也无法理解,中国怎么能在3G时代三种技术标准同时全上?在4G时代又是TDD、FDD两种标准全上?我就提到中国市场容量太大,可以有条件采用这种方式。除非这个技术时代本身就不行,否则中国不会有错。例如3D电视就是本身技术做不成,否则中国不可能错过。中国现在对科技发展的方向选择能力还比较差,但这又有什么关系,那就懒惰一点不做选择,所有候选技术全搞,有14亿人就是可以这么豪横。这种搞法一定是把别人都搞得无路可走。当然不是说这么做一定都是能有好的结果的,但没关系,我建立的第三代科学就是要把中国对未来科技发展的判断能力提升一个巨大的、让所有西方国家都望尘莫及的层次。

  美国是一个核武大国,美国别看不起俄罗斯,他自己最后也就是第二个俄罗斯而已:因为有庞大的核武库,我们不能说美国无关紧要,但最多也就如此而已。

  我真的很同情美国。如果你能理解为什么这是现在中国人对美国应当采取的最正确态度,就知道中国现在应该考虑什么问题、应该做什么事情了。中国人不要把时间精力浪费在很无聊、很没意思的事情上。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