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网友杂谈

​乌鸦校尉:锐评《水门桥》——70年后我们期望从那场战争里拾起什么

2022-02-05 11:14:31  来源: ​乌鸦校尉   作者:​乌鸦校尉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大年初一,等待半年的《长津湖之水门桥》终于上映了!

  截止发稿,该片的票房已经突破15亿大关,看来不少朋友和乌鸦一样期待着抗美援朝战争被剧组再次搬上大银幕。

  我查过这么多关于这场战争资料,写了这么多篇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文章,说实在的,能看到这个题材能被大众喜爱,心里本身就是充满感动和欣慰的。

  在看完这部续作之后我对电影的评价是:

  ①《水门桥》能满足你对抗美援朝战争的一切想象。

  ②它文艺作品和现实历史的巧妙结合。

  ③电影同时具备一定的现实意义。

  为什么得出如此层次分明的观后感自然是有原因的。下面我会把内心复杂的展开来说,看过的朋友可以一起探讨感受。没看过的朋友我尽量不剧透,不妨碍你现在马上买票去影院观影。

  1

  电影是跟你讲道理的,战争不是

  上一部《长津湖》可能大家多少都带了些遗憾。无论从各种角度说,这都一部没有拍完的电影。

  剧情上老雷的阵亡让观众扼腕,七连的故事显然没有交代结尾,画上句号。从历史的角度来说,以长津湖为核心的第二次战役没有交代清楚,只是围歼了北极熊团,结尾简单交待了闻名战史的杨根思连和冰雕连的故事。

  这样的结尾让很多观众都在期待这部《长津湖》的续作。事实上这部电影的确满足和回应了大家的期待。

  整体结构上《水门桥》的剧情完美符合真实历史和战争逻辑。好的战争片,主角的部队再微小,行动也要符合战争的逻辑。因为在战争里所有士兵都有自己的责任,就像是造大桥需要详细的分工一样,每支部队都有各自的分工。

  【红色框为水门桥,黄色框为下碣隅里】

  有时候,一些连级、排级的关键战斗,可能关系到整场战役的成败。而《水门桥》里的七连就肩负起了这样的一个任务。让我们看看当时宏观的战役背景是什么样的:

  在志愿军吃掉北极熊团后(前作剧情),美军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以前美国人只是知道对面的是中国人,但是志愿军有多少人?又是什么性质的部队?他们心里并没有数。

  一些傲慢的美国军官觉得,对手不过是一群农民武装。他们武器装备简陋,没有像样的补给,甚至许多9兵团的战士大冬天只穿着南方的薄棉衣。比比美国打败的对手,别说跟欧洲战场的德军比,就连太平洋战场的日军,装备水平也比志愿军强吧。

  然而北极熊团被围歼,让美国上到将帅下到士兵都意识到他们面前的是中国身经百战的正规武装,人数可能超过10万人!

  志愿军这边情报也不是最新的。战前的情报说长津湖围住的只有美国陆战一师的三个团,拢共五六千人的样子。咱们9兵团20军和21军,一共7个师九万多人,美国人装备优势再大也能吃掉它吧?

  但是志愿军不知道,长津湖这个口袋阵里装了可不止这点人:除开陆战一师全部,还有第七步兵师的一个加强团,一个工兵营,还有韩国陆军第三师,以及配合陆战队行动的英国41陆战突击队(营级编制),包围圈里总共有三万多人!

  【美英陆战队同时出动,这两支部队上次联手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跟中国人是老冤家了】

  9万打三万,看来优势在我。但是这批美国鬼子可全是扮演尖刀的突击部队,是精锐中的精锐。不仅大多是二战下来的老兵,而且轻重装备都十分完备。

  而且3万人背后还有一个运输中队负责运补给,和陆战队自己的一个航空大队负责掩护。甚至调用了海军7艘航母上所有的飞机进行支援,总计有800多架,平均不到50人就能有一架飞机掩护。像是运输、扫荡这样的任务,志愿军要耗费大量人力去干,美国人用飞机就完事儿了。

  美国的装备优势和空中优势,《水门桥》里都有非常精细的描写。

  比如守桥的士兵不仅装备了60迫和无后坐力炮,甚至还有坦克做火力掩护。电影里执行空中战术轰炸的,基本都是海军或陆战队的F4U。他们掌握了制空权,给我军带来很大伤亡。

  【电影里F4U的航炮威力还原了真实,20mm口径高爆弹直接打在身上,人确实就碎了】

  所以,在美军进攻受挫退守长津湖周边的时候,志愿军才发现正面的三个师竟然没法占到便宜。即便是已经合围的状态下,吃掉美军火力强大的精锐比想象中困难得多!

  所以战斗的逻辑就不再是阵地战了,美国人要撤,志愿军要切断美军的后路。

  所以《水门桥》第一场战斗就是七连奉命夺取下碣隅里的美军机场。这里是美军在长津湖地区最重要的补给站,美军的武器和物资在这里集结,1400多名伤员正在等待飞机运回后方,陆战一师师长史密斯的指挥部也坐落于此。

  【下碣隅里的美军基地】

  电影里双方的士兵几乎是“搅在了一起”,这其实也是有历史原型的。当时下碣隅里只驻扎了陆战队的两个营。面对三个团的志愿军,美国连着伤兵和后勤兵都参与了战斗。

  为了防止美国发挥空中优势,许多志愿军战士和美国鬼子短兵相接。历史上甚至发生过美军投下的凝固汽油弹同时烧伤双方的事件。

  【凝固汽油弹被投放到志愿军的阵地上】

  尽管美军每天都能靠空投获得10吨物资和16吨弹药,可是零下30度的气温和低迷的士气,让失去了机场的美军不得不撤退。

  寒冷对交战的双方是相对公平的。长津湖战役双方冻伤造成的非战斗减员都达到了50%以上。

  2

  我们卡住了美国人的脖子

  眼看着美军要突围,九兵团司令宋时轮只能改变战法,集中力量快速消灭尽可能多的美军部队。这就需要穿插部队赶在美国人的汽车轮子前,在关键节点上卡住美国人的脖子。他们在头里拖住的美军越多,我们的胜果也就越大!

  而这个任务恰恰落到了七连这样的穿插部队的头上。在友邻部队的袭扰下,汇合后的美军撤退速度很慢,有时候一天只能前进500米。

  史密斯不想让自己的部队看起来丢盔弃甲,他把能带走的重型装备全都带走,带不走的就沉到河里。这就让阻击有了新的思路。

  运送坦克等重型装备到兴南港,必经之路就是古土里以南9公里处的水门桥。这是一座水坝桥,虽然桥面只有10米左右的宽度,但是一侧是峭壁,一侧是悬崖,坦克想要撤离只有从这里走,如果炸断了这座桥,就算是卡住了美国人的脖子。

  【卫星图上如今的水门桥】

  这附近,只有20军和27军的穿插部队。180团一部依托桥附近的1081高地,趁着夜色,三次炸毁了这座桥。

  但是美国的工兵就地取材,从木头和钢架修补了桥面。作为还击陆战队调了一个营开始进攻1081高地,遭到了志愿军部队的顽强抵抗。180团这支部队战斗到了最后一个人,美军最终攻下了高地。

  第三次炸桥都无人见证,也没有史料详细记载。三炸水门桥的壮举是如何成功的,却成了无人能说清楚的悬案。

  而电影《水门桥》就用自己的方式,还原了三炸水门桥的经过,同样惨烈悲壮。并且在不仅100%还原了水门桥的场景,连美军的武器配置、炸桥的部队切换都做到了很棒的还原。甚至连棉服反穿这样的小细节都做到了考据。具体剧情我就先不剧透了。

  但是可以肯定,无论在历史里还是电影里,水门桥都三次被炸断了,整段混凝土的垮塌让美军无法通过。

  【已经看过电影再看历史照片,应该能体会电影的还原度有多高】

  史密斯在得知水门桥被炸断后,第一次感受到了绝望。总是自信满满的他意识到,陆战一师有完全被吃掉的可能!

  史密斯直接给日本东京的联军司令部发电报,高层想想办法。陆战一师是美军的王牌,它撤出来还能说美国保存了实力“全身而退”,可要是全被包了饺子,美军就会在全球颜面扫地!

  美军司令部紧急联系日本三菱重工,连夜订做了8块M2型钢制移动桥。连夜加急送到长津湖。为了保证速度,美军选择了不太保险的空投运输。如果陆路在被志愿军截了胡,陆战一师可能彻底没救了!

  8架C119运输机的轰鸣响彻长津郡的山谷,直径近15米的巨大降落伞带着8段钢桥飞出机舱。为了保证空投的准确,飞机必须低飞。8架飞机返航后,有6架都在机身上找到了弹孔。那是志愿军战士用步枪打出来的痕迹。倔强,但是又无奈。

  8架钢桥有一架降落在志愿军的阵地上,一架摔坏了,另外六架被美军拿来修桥。修好水门桥只需要4架钢桥,史密斯庆幸麦克阿瑟给他多搞了一倍的余量。

  是的,我们的战士用命炸了三次水门桥,美军最后还是凭借强大的工业后勤能力修好了它。包围圈里的美军伤亡近18000人,可是最后还是逃到了兴南港。

  在这里,冻饿难耐的美军士兵见到了数以百吨计的巨量物资。这些本来都是为了美军后续进攻准备的,可是补给线被频繁袭扰怎么都运不上去。当然这不再是问题了,因为马上撤离的美军再也用不到这些物资了。

  12 月 24 日 14:36最后一批美军被赶下了海,登船撤离了兴南港。美国士兵家里寄来的圣诞礼物没法带走被堆了一地,却跟着港口本身被付之一炬。第二天25日上午,志愿军占领了港口。美军从此在38线以北再无大型军事基地。

  【兴南港燃起的巨大烟雾】

  为有牺牲多壮志。毛主席在战后向全体20军指战员发了一封电报:

  宋时轮,陶勇及二十军全体指战员:

  看到东线战斗的报告,我的心情也极度的沉重,东线伤亡4万多人,其中冻死冻伤就有3万多人,教训惨痛啊!大伤了我们的元气。

  九兵团久居江南,一切战备训练都是解放台湾,现在却来到风雪连天的高寒地区去打仗,先前没有任何准备。另外,朝鲜军情十分紧急,部队在开往东北的火车上才得到通知入朝,没来得及换冬装就直接渡过鸭绿江。志愿军九兵团将士始终在作战中保持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显示了超出世界上任何一支军队的勇敢精神和战斗力。二次战役东线战斗的胜利,是我们把美帝国主义侵略军于鸭绿江边打回到三八线上、保障了朝鲜人民的生存,保护了祖国的安全。战斗的胜利说明我们是不可欺负的,侵略者的进攻是可以击退的。

  二十军此次入朝作战,打得比较艰苦,战役结束之后,可以到咸兴五老里为中心进行休整,那里比较暖和。

  毛泽东

  庚寅隆冬于京

  1950年,志愿军入朝的年份,也是一个虎年

  我们牺牲了大量的将士,卡住了美国的脖子,为的只是保卫我们的祖国!

  3

  钢七连的前世

  (以下内容含有剧透)

  其实历史战争片是无所谓剧透的。因为历史不容篡改,你我的今天便是剧情的结尾。

  喜欢编剧兰晓龙的作品,特别是看过《士兵突击》的朋友,《水门桥》这部电影应该是有特殊意义的。因为他讲述的士兵突击里“钢七连”前世的故事,所以它是续作,同样是一部“前传”。

  我们先看几个数字,在《水门桥》的结尾,伍万里是七连最后活着归队的兵。他是钢七连第677个兵。《士兵突击》里,钢七连到改编一共有过5000个兵,其中1104名在战争中成为了烈士。

  钢七连从孟良崮战役就开始作为穿插连。其原型已经确定为20军的一个连。20军后来还在朝鲜继续作战到1953年。之后还参加过解放一江山岛和对越作战。钢七连在伍万里之后又牺牲了427人,这几乎是两个半满编连的人数。

  也就是说在之后的战斗中,七连不止一次遭受过极其重大的伤亡!

  《士兵突击》中还说,“攻必克守必坚,踏敌尸骨唱凯旋!”会唱这首钢七连的连歌的人,已经全部在战争中牺牲。

  所以我们几乎能总结出一个残忍的现实:最后幸存下来的伍万里,应该也在后来的战斗中牺牲了!

  《水门桥》有许多的画面都和《士兵突击》产生了联动:

  排长余从戎向伍万里道歉,伍万里指着连长伍千里说:不光他是我哥,你们都是我哥。

  而七连的入连仪式里会有这样的问话:

  电影里伍万里给宋时轮提了一个要求,就是恢复七连的编制让薪火相传。

  七连后来的入连仪式里也有这样的情节:

  《水门桥》最后有个画面,让我印象极其深刻。在我们的志愿军把美军赶下海后,我们的将士们在海岸上摇着红旗欢庆胜利。其中只有伍万里一个人脸上没有丝毫喜悦。

  末代七连长高城也曾描述过这一幕:

  整部电影几乎悉数都在回收《士兵突击》台词里的名场面,让人更加真实地感受到这是一支延续了57年的队伍。他们的精神一直影响到了今天,这支队伍今天还在我们身边!

  “有的连,因为某位战斗英雄而骄傲,有的连因为出了某位将军而骄傲。钢七连的骄傲是军人中最神圣的一种。钢七连的士兵是活在烈士们的希望和荣誉之间的。”

  《水门桥》里有一个场景就解释了烈士们的希望到底是什么:开始炸桥之前,全连官兵向着祖国的方向一起敬了一个军礼。这个形式感过强的画面,可能有些观众会觉得出戏,觉得太形式化了。

  了解那段历史你就会明白,那正是七连“不抛弃、不放弃”六字信条的总结。也是对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好总结

  彼时的新中国,百废待兴。帝国主义包围了我们,我们必须用一场胜利来保卫我们的国家的未来!七连没有抛弃和辜负那个被孤立在“世界之外”的新中国。

  这个不到200人的小集体,为了大集体的荣誉和未来,甘愿献上自己的生命。

  水门桥很难炸,美国人的脖子难以遏住。但是七连没有放弃,敢于为了牺牲的兄弟们,战斗到最后一个人。这与现实中炸水门桥并且坚守1081高地,战斗到最后一人的部队达成了呼应。

  尾 声

  文章开头我就说了,《水门桥》是一部有现实意义的电影。

  因为我们如今依然在享受着抗美援朝带来的红利。同时我也愈发觉得,今天的中国和当时的中国遭受到了类似的挑战

  明天就是北京冬奥会就要开幕了。然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依然在打着莫须有的旗帜,用外交手段抵制一切中国觉得对的事情。

  中国的强盛是现有的既得利益者都不愿看到的。七十多年过去,帝国主义却从来未曾消失。他潜入了世界人民的脑袋里,把所谓的侵略和强权包装成民主和自由,他在人们的心底里腐烂着,他在散发着臭气!

  思想的问题只有用思想来解决,现实的困难我们亦能从历史中找到答案。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我是希望《长津湖》系列电影能大卖的,能让更多人知道,其实当年我们一穷二白的时候,就打赢美国。

  希望更多人能通过荧幕上七连的形象,获得改变生活的勇气,也找到我们的人生意义。

  时光荏苒,中国从未像今天这般繁荣,我们正在日益强大,交锋的战场也早已变换。可是只要我们能拿出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一切妄图限制中国人物质和精神发展的图谋都不过是纸老虎罢了!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