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网友杂谈

“扫码之后还要登记”纯属画蛇添足

2021-02-05 18:15:01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江德斌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不仅要扫健康码,还须在纸上手写个人信息作为登记内容——在部分地区,进入小区、银行、商场以及一些单位时,在扫描健康码后点击“进入”之后,还要填写个人信息进行登记。这“二次登记”,到底起什么作用,真有必要吗?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一些地方,登记信息时并没有任何核验程序,信息可以随意填写。值守人员并不关心填写的具体内容,只是机械要求每个人在表格内进行填写。(1月4日《新华每日电讯》)

  在疫情形势趋紧的情况下,各地均加强了测温、扫码查验健康状况的防控措施,对人员进入社区、公共场所实施严格管理,以防范发生聚集性疫情。目前,经历了一年多的疫情防控,各地民众已习惯了扫码检测、亮码出行,基于防控大局着想,也都积极配合相关防控措施。不过,现在部分地区“扫码之后还要登记”的做法,纯属画蛇添足,导致手续过于繁琐,也没有太大意义,完全是走形式罢了,对防控并无增益。

  健康码采取实名制注册,已经包含了个人的详细信息,诸如姓名、身份证、手机号、住址等,都是真实可靠的敏感信息,并且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获得用户的出行轨迹,以掌握是否与病患有过密切接触、出入高风险地区,由此确定用户的健康码状态。因此,在扫码检测市民的健康码时,实际上已经获得了用户的个人信息和出行轨迹,只是这些数据储存在后台,并未直接显示出来。如果有需要的话,则可以从后台调取。

  反观一些地方的信息登记情况来看,都是在登记表上自行填报个人信息,具体内容与健康码的信息一样,也是姓名、身份证、手机号、性别、住址等,实质上等于是在重复登记个人信息,完全没有这个必要性。相比健康码信息在后台不显示,隐私保护性较强,登记表将个人信息暴露在外,平时能够接触到的人员很多,又缺乏有效管理,容易造成个人敏感信息泄露,给公众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而且,登记表的信息完全由个人自己填报,信息核对难度较大,导致真实性很难保证,反而不如健康码可靠。比如有的登记表中,同一页出现了多个“王先生”“李先生”,真假莫辨;有的内容填写,字迹潦草,或是加入圆圈、波浪线等符号,难以进行识别;有的电话号码的位数明显不对,但也无人询问或者纠正……显然,这些都是市民随意填写,既有防范信息泄露的担忧,故意隐藏真实信息,也有人对登记方式感到不满,于是采取了敷衍态度。

  疫情防控需要尽量减少接触,健康码可以达到无接触检测功能,也通过一年多的防控实践得到了有效验证,完全可以发挥防控作用。而登记表缺乏有效管理和真实性,不仅浪费大家的时间,还难以达到防控效力,真出现疑似病例,需要排查线索时,登记表是靠不住的,还是需要通过健康码、监控视频等来追溯。因此,还是遵循“奥卡姆剃刀原则”,尽量简化无谓的程序,能够用技术解决的检测问题,就不宜再用手写登记了。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