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网友杂谈

记忆,定格在绿色的兵营里

2021-01-30 15:48:56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董秀梅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欣闻江苏省1968年入伍的同志今年三月中旬在欧亚大陆桥头堡,全国著名的“水晶之乡”连云港市东海县,举行从戎50周年暨工程兵建筑第182团建团53年纪念活动,并编辑出版一部《半个世纪军旅情》——不能忘却的182团一书,我由衷地感到高兴,打心眼里支持。

  是的,追溯难忘往事,重温战友情谊,是当今社会复转军人圈子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尽管我已到了耄耋之年,身体欠佳,不能前去与当年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发扬我军“一不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曾经在齐鲁大地,茫茫戈壁,荆山山脉,白山黑水,执行国防施工、核试验保障和“123矿”秘密工程任务及为了我国的四化大业早日实现而勘探、普查、开采黄金,并在国防施工和军事训练中一起摸、爬、滚、打,同吃同住同劳动,结下了牢不可破的战友情,兄弟情的同志们谋面,共叙别后的思念之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军魂永驻,奉献余热。但是,以这篇小小短文,弥补缺憾,唤起大家对军旅生涯的美好回忆。

  革命家常,战友情怀。

  往事如烟,光阴荏苒。

  咱们工程兵建筑第182团于1965年8月在山东省章丘县明水镇组建,排以上干部和连队战士分别来自济南军区工程兵部机关及所属的工程兵建筑第105、111、112、工兵8团。司政后各股股长和参谋、干事、助理员们大都是些老机关人员,思想素质好,业务娴熟,几乎都是杨令公的后代——一个比一个强。像陈培恒、隋明太和李甲章是团里当时最年轻的参谋、干事、助理员。德才兼备,年富力强,风华正茂,我们一直对他们十分看好。

  个别连队是从上述各团整建制一锅端来的。比如,四营十六连是解放战争时期组建的一个连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荣获“优胜连”光荣称号。那时他们在朝鲜担负维修公路任务。有一次,敌人出动大批飞机疯狂轰炸,公路被破坏,影响了我中国人民志愿军前线与后方的联系。上级命令这个连必须在短时间内修复好,确保弹药和给养的运输畅通。时间紧,任务重。正当连队干部战士遇到困难的时候,附近的朝鲜人民闻讯赶来,和部队一起日夜奋战,保证了公路按时修复。

  团领导班子主要成员都是兵部机关和上述各团的领导干部。如,首任团长孙寿年是105团副团长,首任政委郑小曙是济南军区工程兵部政治部组织处长,我是工兵8团政治处主任,第三任团长王金恒是105团的三营营长。

  建团授旗前的同年7月,从江苏省铜山县、东海县和赣榆县征兵1600多名,补充到各营连、司政后机关及直属连队。用句前卫和时髦的话说,他们是“抗大一期”的或“黄埔一期”的。

  1966年3月,从山东省乐陵县征兵300多名;从山东省章丘县特征了10多名有体育专长的同志。

  四四编制,全团共有6000多人。干部战士来自五湖四海,有山东的,江苏的,安徽的,河南的,湖北的,广西的,上海的,湖南的,河北的等。

  值得一提的是,1950年初为打开格尔木到拉萨的道路,使天堑变通途,工程兵建筑第105团主动请缨,担负修筑康藏公路这个西南的大动脉运输线的艰巨任务。全团干部战士艰苦奋战4年零10个月,与天斗,与地斗,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在一个个关键工程中,以超过上级规定近百之五十的速度完成了任务,誉满康藏。后来,这个团的十连被国防部授予“劈山开路先锋连”荣誉称号。那曾风靡全国的歌曲《歌唱二郎山》,就是根据这个团的元素创作而成的。这首歌曲在1952年的全军第一届文艺汇演中,荣获全军文艺创作一等奖。歌曲表达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工程兵建筑第105团全体指战员建设西藏,保卫西藏的决心,也饱含了工程兵干部战士对西藏同胞的深情厚谊。

  其他三个团也是各有千秋,在济南军区工程兵中,真乃是腿上绑大锣,走到哪响到哪里的英雄部队,在全军工程兵国防建设史上都有着浓墨重彩的记录。像原兰州军区工程兵第二工区主任宫血三,就是工程兵建筑第112团首任团长,在修筑康藏公路时,他是工程兵建筑第105团副团长。

  调到咱们团的基层干部有的曾在1964年全军大比武单项竞赛中一举夺魁。如一营副营长来永胜,生产队长丁自贵,加工连长陈德锦等等。

  还有的干部亮点多多,故事多多。如卫生队长郝尚美是华东三级战斗英雄;工程股长程芝林是淮海战役总指挥粟裕大将麾下的“尖刀连”的连长;接任程芝林职务的一营副营长黄锡昌是工程兵司令员陈士榘抗美援朝时的贴身警卫员;三营教导员张福全曾是工程兵2号首长李真任军政委时的秘书。

  可想而知,有这样一个领导班子,有这样的领头雁,有基层的精英助阵,带领全团指战员施工、训练,那是狗撵鸭子——呱呱叫!旗开得胜,开门红,绝不是纸上谈兵。

  的确如此。组建不久,各营开赴到胶东半岛蓬莱和滕县徐庄抱犊崮一带,“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战功卓著,受到济南军区工程兵部的表彰。记得有这么一句赞词:“组建时间不长,创造业绩可佳”。

  1968年3月,经伟大领袖毛主席批准,中央军委命令咱们团归建兰州军区工程兵第二工区领导,到西北巴丹吉林茫茫戈壁荒漠,胡杨林的故乡额济纳旗,落实老人家的伟大战略部署,与在这里的工程兵建筑第134、171、173团,铁道兵第30团,汽车9团一道,围绕着酒泉火箭城“两弹一星”发射场的东、西、北,堆筑8座人造山和配套防御工事。

  需要多说几句的是,兰州军区工程兵第二工区于1966年5月,奉中央军委的命令,在山东省潍坊市组建。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直属第二工区”。时辖2个工程兵建筑团。即济南军区26军所属的工程兵建筑第171团和济南军区67军所属的工程兵建筑第173团。1968年2月13日,奉军委命令,工区划归兰州军区建制,并改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工程兵第二工区”。

  实际上,堆山也好,构筑防御工事也罢,说到底我们团就是执行核试验保障任务,保卫酒泉火箭城“两弹一星”的研制、安全发射,防止在中蒙边境陈兵百万的苏联偷袭,从精神上,物资上做好反侵略战争准备。部队从江苏省东海县和山东省临沂县征兵1300多名。简单的训练后,全团6000多名干部战士乘坐着军用专列沿着陇海铁路,穿过河西走廊腰峰的乌鞘岭,拐向从来都没有亮过相的清水至赛汗桃来的秘密军事铁道线,浩浩荡荡地开进到了新区。团机关和直属队的营区在导弹总装车间附近的7号。其它各营分别在施工点上的2号山、4号山、6号山,10号基地南侧的英雄山和狼心山下安了家。

  接着,1969年3月从陕西省榆林县、靖边县、定边县、横山县,上海市南汇县及部分市区,四川省剑阁县,山东省微山县,共征兵1300多名(留守处的同志在山东省微山县征兵29名,元月份就到了部队);1969年12月从山西省襄汾县、浮山县、古县、乡宁县、吉县、翼城县征兵600多名。

  这些三个年度的兵大多数是“老三届”的初、高中生,又经历过文化大革命大风大浪的锻炼,思想觉悟和文化水平较高,不仅有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而且逻辑思维能力也很强。有的在地方上是社教工作队成员,入了党,成为后备干部人选。如,东海县的马志田、李永利、姜士超等。有的在地方参加工作多年,要么投笔从戎,要么弃工入伍。如,临沂县的丁春元、王金珏、庄光亮等。可见解放军形象在青年人心中的地位何等高啊!参军报效祖国的热情真是空前绝后。当时我心想,有这些新鲜血液补入进来,那部队的革命化,现代化建设一定会迈出一个新台阶,各项战备施工任务一定会圆满完成。

  果然他们不负众望。不论在10号基地英雄山下采石,在狼心山进行洞库坑道掘进、被覆,还是在6号山深挖地基、被覆坑道,在4号山堆山,开挖人工湖,在2号山做辅助防御工事,在8号鼓捣“肉沫子”工程,在鄂西北从事“123矿”秘密国防工程施工,在东北林海雪原寻找黄金矿苗,这三个年度的兵出了大力,流了大汗。说到这里,这些青春年少、朝气蓬勃、朴实憨厚、英俊潇洒,可爱的战士们在施工第一线上,春不避沙尘,夏不避酷暑,秋不避阴雨,冬不避严寒,身穿工作服:“战士黄棉袄,棉絮随风飘。远望似白云,朵朵山间绕。”坑道掘进:“石头撞击,火花四溅。石头滚滚,如雷震天。”……记忆里的人物、场景不断重叠映照,相互呼应,忘我劳动的景象历历在目,永生难忘。这是何等的豪迈,威武雄壮!

  那时的风气多好啊!没有谁跑官要官,明码实价,买官卖官。1969年至1971年是咱们团提干名额最多的年份。与全军一样,“三支两军”抽去了一部份干部,要准备打仗的呼声较高,上级要求连排可配备双套班子。这跟新闻人办报一样,不能开天窗。那个连队干部缺位就得及时补上。营帐不能无将。

  团党委对提拔、配备干部的原则是,能带好一个班的班长,就能提排长,能带好一个排的排长,就能提连长,能带好一个连的连长,就能提营长……当然,要注重又红又专,思想觉悟放在前面,不折不扣地执行任人唯贤,绝不任人唯亲的干部政策。

  提干的程序基本上都是这样,新兵来部队半年,确定干部苗子,而后向地方一级党组织寄发政审调查函,如政审合格,再跟踪培养。像呵护花儿一样,经常浇水、施肥,修枝、剪叶,直至开花结果。

  服役期满,提干名额下来,就往上级打提干报告。对本人表现好,家庭出身好,有工作能力,只是社会关系有点问题的同志,我们团党委敢于担当,照提不误。如江苏省铜山县的梁化朋、任广泉。

  对于有争议的同志提干,党委注重历史地看,全面地看,是缺点大于优点,还是优点小于缺点,是原则问题,还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如江苏省铜山县的赵西梅、杨文元,东海县的朱彤,山东省乐陵县的许方良等。

  那时的风气多好啊!部队干部战士学雷锋,树新风,助人为乐,争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是常态,没有一年是三月请雷锋来,四月送雷锋走的现象发生。在大西北,执行核试验保障任务时,团里涌现出“为了人类得解放,粉身碎骨也敢上”的三连副排长卜庆春英雄模范人物;在荆山山脉从事“123矿”国防工程中,团里又涌现出十五连副连长孙长镐奋勇救战士的壮举等。当时的《解放军报》、《人民军队报》、《工程兵报》等媒体都作了详细报道。这对弘扬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鼓舞干部战士的士气起到了很好作用。

  那时的风气多好啊!干部关心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绝不让一个战士掉队。对于因提干指标有限,或年龄偏大的连队的班长、党员骨干,从1971年起,我们主动出击,请示上级有关部门给予一定数额的安置计划,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比如,1971年初,全团有近百名超期服役的战士被安置到四川峨眉山下的国家二机部下属的工厂;1973年初,又有近百名老战士安置在北京市水泥制品厂。

  那时的风气多好啊!团里领导干部和司政后的参谋、干事、助理员经常深入基层,与奋战在一线的连队干部战士同吃同住同劳动,从不搞特殊化、开小灶、卡油水,临走前按标准结清伙食费。上级首长来团里检查指导工作,需要招待,凡参加作陪的团领导都要交伙食费。

  那时的风气多好啊!干部之间,战士之间,干部与战士之间,有了矛盾桌上摆,有了疙瘩坐下来解。搞阳谋,不搞阴谋。

  那时的风气多好啊!一年一度的干部战士转业复员,基本都做到了走了愉快,留下的安心。特别是即将离队的同志,与入伍的新兵搞好传帮带,站好最后一班岗。

  这好风气无疑是毛泽东思想的阳光雨露的哺育,我军优良传统的发扬光大的丰硕成果。

  尤其骄傲和自豪的是,从咱们团走出了四名将军和十几名大校。面对东洋的风,欧美的云,在商品大潮的冲击下,他们从来没有“喝水”、“掉队”,人生的档案上布满了红点点。分别是,隋明太上将,丁春元少将,厉新光少将,石照前少将;刘承荫(技术级相当大校),苏继传大校,李甲章大校,赵庭金大校,孙忠忱大校,胡近义大校,李怀廷大校,王经荣大校,孙玉龙大校,陶明久大校,王树云大校,李成龙大校,宋彦章大校,李永奇大校,杨彦生大校、张世功大校,王永芳大校等。转业复员到地方的同志,有的成为知名企业家,有的成为一方的“父母官”,还有的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书画家等。这为咱们的团史增了辉,添了彩。

  可是,一些无良,无知,无耻的不入流的文人和心里极其黑暗的政客,竟敢冒天下大不违,污蔑毛泽东时代的人民军队,说什么,学雷锋,学王杰,学黄继光,学董存瑞等英雄模范人物是傻子,二球。更有甚者,他们向我党我军的缔造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领袖,旷世绝伦,无与类比,雄姿英发,文韬武略,倜傥风流,胆识过人的毛主席脸上抹黑,泼脏水。真是何其毒也!毫无疑问,他们伤害最深的不仅仅是毛主席,而是中国共产党啊!

  记忆,定格在绿色的兵营,那就是伟大的毛泽东时代的兵营!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