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披麻戴孝?移风易俗不可矫枉过正
10月8日,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大邓乡赤邓村因一则公告受到关注,公告中“该村不允许过满月、一周岁生日、六十岁生日、搬家宴请,葬礼不准披麻戴孝、不准进行祭奠活动、不准送花圈纸扎”等内容引发争议。10月9日,大邓乡人民政府人员表示,公告措辞有误、不合法。(10月9日澎湃新闻)
要说这份公告不可谓不“硬气”,不光列出了禁止操办黑名单,还追加了严厉的惩治措施。孩子满月、老人生日、乔迁升学等各种宴请纷纷躺枪,就连死人也照怼不误,不准披麻戴孝、不准进行祭奠活动、不准送花圈纸扎的“三不准”葬礼法则十分硬核。更厉害的是,公告还声称“凡有以上情况,全体村民不准前去参加,否则,道德银行的星级积分给予降级,贫困生、转学、上户等手续不予办理。”
也别怪这份公告一经张贴就引发热议,这么大的认知冲击确实值得费点口水。支持者认为,现在大操大办严重,确实该整顿,有些陋习不下猛药改不了。披麻戴孝只不过是给活着的人看的,其实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东西,就算是几千年留下来的习俗也到该改改的时候了。反对者则称,一切从简可以理解,但不准披麻戴孝、不准进行祭奠活动就说不过去了。表达感情,必要的仪式一定要有,很多传统不能丢,关系着道德风尚。
支持也好,反对也罢,其实这场舆论风波归根结底是移风易俗的尺度问题。就像公告所说,初衷是“一切从简,杜绝铺张浪费等不良行为”,只是措辞不够严谨、论证不够充分,说好的针对大操大办,一下成了“凡是”“禁止”。原本意在正面引导、倡导简化治丧的好心,倒成了移风易俗“一刀切”的反面教材,落了个既不合情又不合法的下场。什么是陋习?什么是大操大办?在这些问题没有合理解释的前提下,只是出于好心并不能真正推进移风易俗。
移风易俗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不能太过心急,更不能矫枉过正。以葬礼为例,披麻戴孝是传统的仪式,是近亲属对逝世长辈的丧葬礼数,我们可以提倡用黑色袖章或者孝章逐步代替,却不能把它笼统地归为陋习。我们可以把动辄拉几大车纸扎、发丧就要七八天这样的葬礼称为大操大办,也应该号召对大操大办予以一定的管制,但不能以行政职能威胁村民,这是矫枉过正,更是粗暴和违法。其实堵不如疏,让大家转变对孝的理解才是题中之义,要让孝不孝敬老人主要看生前而不是看死后成为共识,当排场退居次要之后,移风易俗自然占领了主场。
「 支持红色网站!」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戎士林:移风易俗看当年——不要彩礼的革命新青年
- 网红县长开直播基层落实不可一刀切
- 发现手机扔水桶,发辫超长现场剪,中学管理岂能一刀切
- “零彩礼”集体婚礼,移风易俗树新风
- 移风易俗当看毛泽东时代
- 70亩麦子用手割?环保治理不能“一刀切”
- 基层政府应杜绝“一刀切”法处理“失独家庭”
- 杜绝“环保一刀切”的错误思维
- 生态环境部部长:环保"一刀切"是"一粒老鼠屎打坏一锅汤"
- 向快递员收“电梯费”是一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