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凤军:替课替考念成生意经,高校教育值得深思
假期将近,替课、替考一族格外忙。在替课群中,不时有人喊话找人“替课”“替考”,“本周可替课、男”,也有人喊“公开课可替考”。部分学生或因出去玩,或因未准备考试,花钱雇人替课、替考。替课者称,有些替课的学生每周能替十几节课,月收入数千元。专家认为,学校应该提升管理水平,发现替课替考应从重从严处理。学生也应认识到替课替考的危害性,诚信考试,勿拿前途开玩笑。(2019年7月10日《新京报》)
给高校学生替课、替考也成了生意,并且还相当的火爆,都形成产业链了,这样的事件存在确实出人意外,没有想到,高校管理会存在这样大的问题,学生不上课,居然可以替课,学生不参考,也可以替考,即使是有很多课程是公共课和选修课,这也不应该出现,毕竟这些课程也是高校的要求之内,自己不学习,让别人去学习,这样的高校生那不是花钱浪费时间吗?这样的高校生,在高校内能学到多少知识呢?同时这样的学生在高校毕业后,又有多少是合格和优秀的呢?
诚然事件出现,学生在高校学习态度存在问题,觉得上大学之后,学习不再如高中一样是苦行僧了,终于可以开心的过日子了,学生对自己的思想放松了要求,对学习认知出现了错误,才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多的玩心,投机取巧了,出现这样的事情学生是有责任。但是事件出现相关的高校没有责任吗?高校在学生管理过程中,更应该存在着很多漏洞,考勤行为成了摆设,对于相关学生长期旷课行为放纵姑息,觉得学生大了,思想成熟独立了,在学习过程中更强调自主能动性,对学生管理不再严格要求,于是学生出现替课替考的问题也没有放在心上,久而久之,终于成了产业,这让中国的高校教育会走向何处呢?这悲哀不?
该给高校学生替课、替考行为上一个紧箍咒了,如果这样的事件教育主管部门还无视之,这高校教育又能够培养出多少有用人才呢?说不好听的,会不会培养出来一批又批又馋又懒的学生,这未来的祖国建设又靠谁呢?
高校要落实自身责任,对替课替考的学生不能无视之,应该将这种行为纳入高校学生个人诚信记录,对参与者进行全面的处罚,只要制度落实到位,学生哪一个还会有替课替考思想呢?再者就是工商部门要对非法中介链进行打击,坚决不能让这种行为破坏中国的高校教育,让这部分唯利是图的人,害了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成为时代发展的罪人。
「 支持红色网站!」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侠客岛:因为是外国留学生,就可以“批评教育”了事?
- 苗凤军:用课本抽打学生被纳入失信黑名单还是要慎用
- 孩子“非认知能力”培养应成为家庭教育重心
- 教育部发布“预警”:开学后会有人诱骗新生申办“校园贷”
- 成人教育不为野鸡大学背锅
- 教育部打造“金课” 到明年将有3000门精品网络课程
- 福州公安:他是学生 以批评教育为主
- 苗凤军:世界减贫需要焦裕禄精神助力
- 苗凤军:以性为媒,女官员升官记只是一场闹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