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学者观点

乌鸦校尉:美利坚非物质文化遗产——拔枪术

2022-04-04 09:43:00  来源: 乌鸦校尉   作者:乌鸦校尉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美利坚非物质文化遗产:拔枪术

  有段时间,乌鸦一直不明白:

  为什么美国警察在拦车搜查时,会要求对方必须把手放在方向盘上?

  这当然是为了防止对方使用武器。

  但是,当警察已经举枪对准嫌疑人,他为什么还会那么紧张?

美利坚非物质文化遗产:拔枪术

  了解完美利坚“传统武术”后,我才意识到自己觉得警察占尽先机的想法确实有点想当然了。

  鲍勃·蒙登,其左轮出枪速度0.2秒、百发百中,放回旧西部时代当之无愧的枪王。

  有幸生在摄影技术发达的当代,他向记者展示了绝活:瞬间击中两个目标,只留一声枪响

美利坚非物质文化遗产:拔枪术

  (啪一下打出去了,很快啊)

  只有将录影以几十倍速放慢,才能隐隐听见枪响两次。

  即便该纪录片已是古早画质,你也能感受到他的飒爽英姿。

  而他所做的一切:牛仔套装、腰挂左轮、瞬发射击,正是正统拔枪术的基本要素。

美利坚非物质文化遗产:拔枪术

  (拔枪术标准姿势)

  此项运动唤作“快速拔枪射击”(fast draw),据说是当年老美祖宗留下来的生存技巧,速度慢的,坟头草两米高。

  兴起之初,它讲究顷刻拔枪、腰间持械破敌,追求出枪一瞬间的极致浪漫。与此同时,美国人民不再满足于原教旨主义的墨守,对速射的痴迷催生出新的尝试。

美利坚非物质文化遗产:拔枪术

  (我真的好怕他一枪打在腿上)

  拔枪速射协会、牛仔射击锦标赛在全美遍地开花之时,不断推陈出新的拔枪射击项目也令人眼花缭乱。

  40年代出生的鲍勃·蒙登只是夺得了最耀眼的光环,他身后并不乏行业翘楚:有人铁了心要用杠杆步枪打出自动步枪射击频率,还有老哥模仿经典电影《荒野大镖客》,能一秒之内命中五个目标。

美利坚非物质文化遗产:拔枪术

  不拘泥于一招一式的,端起重型枪械便开轰,自成巴雷特派、火神派

美利坚非物质文化遗产:拔枪术

  (一般人还真举不起)

  对拔枪术的热爱深植于美国人的文化基因中。这一切离不开他们对牛仔拔枪对决的想象

  为解决争端,互有嫌隙的二人往往选择在正午空旷的广场上展开生死决斗。因为这样能确保阳光不会直射任何一方的眼睛,即比赛完全公平公正

  一个骄傲的美国人往往会将拔枪决斗的历史追溯到中世纪欧洲骑士、贵族的比试上,由此得到冷知识:它的历史竟比形意、太极、八卦、八极,咏春等中国武术都要早

美利坚非物质文化遗产:拔枪术

  (太极、咏春等拳传武创始时间,一般认为是清末)

  虽然这种说法的严谨性有待验证,但的确能引导人们思考这项功夫的优点所在:

  首先,与东亚逐渐沦为花架子、表演艺术的传武相比,拔枪术不忘初衷、经过岁月的洗礼,仍保留着绝对意义上的杀伤力与实用价值

  其次,性别不同所形成的生理差距在拔枪术中几乎不存在,男女平等的价值观得以在该项运动中体现。它是适应当前美国国情的极优解

美利坚非物质文化遗产:拔枪术

  (美利坚非物质文化遗产少儿组汇报演出)

  因此,当有人十分认同拔枪术的现实意义时,他不一定是个自豪的美国人,更有可能是一名风趣的中国人。

美利坚非物质文化遗产:拔枪术

  (八打八不打,深得美国传统文化精髓)

  20世纪以前,美国南方的治理并不如北方那样制度化。种植园经济生产周期长,严重倚赖个人信用,加之受爱尔兰移民决斗习俗的影响,南方顺理成章地形成了荣誉文化

  决斗既是庭外和解的快速方式,又是守护荣誉的行为传统。

美利坚非物质文化遗产:拔枪术

  (18世纪的爱尔兰法典甚至为绅士决斗制定了规范)

  同时,按照某种默契的构想,决斗受到围观群众监督、富有仪式感、彼此尊重,任何一方受伤便宣告落败。显然,这种西部武功讲究点到为止、路人缘极佳

  体面、井井有条,说是百年前欧洲贵族决斗的复刻也不过分。

  然而区别就在于,真实的历史场景中,众目睽睽之下拔枪公平对决几乎不存在

美利坚非物质文化遗产:拔枪术

  它只是西部片流行概念缔造的一个刻板场景

  彬彬有礼、秩序井然固然不错,但那是贵族的规矩。

  骑士与绅士的时代,这套规矩是为了解决贵族之间的私有财产分割问题,是法庭诉讼之外的第二途径。与此同时,民间私斗仍被国家机关明令禁止。

美利坚非物质文化遗产:拔枪术

  (贵族决斗的本质是仲裁)

  牛仔的时代,贵族已然没落,决斗的目的也更集中于无形之物,例如私人恩怨。恰逢西进运动开启,一个野蛮与杀戮被崇尚为勇气的时代到来,加之西部法制不完善,私斗四处横行。

  荣誉与决斗是上层人的专利,埋伏与火并才是下层人的默契。

  例如醉酒后的狂怒,不由分说往对方身上射满十几个窟窿。又或者万籁俱寂的夜半,被出乎意料的冷枪击穿头盖骨。

美利坚非物质文化遗产:拔枪术

  (兵者,诡道也)

  总而言之,西部人才不讲武德。

  那个年代街头巷尾谈论的是枪战,没有决斗一说。

  卡伦贝克,是首位已知的西部速拔枪手。作为臭名昭著的西部亡命之徒,他磨炼此技的目的并非是要公平对决,而是要先一步置人于死地

美利坚非物质文化遗产:拔枪术

  只有拔枪术,没有拔枪对决。

  事实上,“快速拔枪”一词的含义,起初并不指一个人出枪迅速,而是意味着此人警惕性极高,稍微的挑衅便会让他拔出武器。

  速拔技术并没有风靡西部。与之相似遭遇的还有一种被称为六连枪(gunfanning)的射击技术。它广泛地出现在西部题材的艺术作品中。

美利坚非物质文化遗产:拔枪术

  一手保持扣动扳机状,另一只手掌不断下压左轮枪上方击锤,可以极速打光弹夹六发子弹,故被称作六连发。

  FPS游戏《守望先锋》中的角色麦克雷,令玩家印象最深刻的便是他的“死亡六连”。

美利坚非物质文化遗产:拔枪术

  (“午时已到”)

  遗憾的是,它们都是被过度夸大的产物

  真实情况是,人体构造注定了六连发时枪不能举到视线可瞄准的地方,只能在胸部以下开枪。这意味着除非枪法极为熟练,否则根本打不中人

  此外,六连发动作会使压枪的手因接触锤刺的锋利边缘而撕裂,同时严重磨损枪支内的弹簧金属,既违人体又反枪支构造

美利坚非物质文化遗产:拔枪术

  (你甩弹夹的姿势也许很酷,日后修枪的样子却很狼狈)

  一代西部传奇警长怀亚特·厄普,凭借无数小说家、导演对他经历的魔改名利双收,晚年却直言不讳道:

  “根据我的经验,看有关我的虚构小说的枪迷,和那些从腰间射击的枪手,根本没机会从一个正常瞄准的人手里活下来。”

  当时的一位得州游骑兵队长也曾指出:

  “在我的戎马生涯中,从未见过有人会从腰部射击。所有人都是举起肩膀,瞄准然后开枪。至于六连发,几乎自成一个演艺圈。只能说,一个男人可能喜欢消遣,却很少喜欢他的真实生活。”

美利坚非物质文化遗产:拔枪术

  (狂野西部表演,制造了大量的西部神话)

  事实上,就连现代牛仔形象中随处可见的、别在腰间的手枪套,历史上从未真实存在。因为不论是执法者还是罪犯,都希望尽可能低调。通常的做法就是藏进外套口袋里。

  但当时的小说家们可不愿意这样写。为了吸引读者、为了描绘心目中的热血西部,借名人形象进行毫无职业操守的虚构创作盛行全美。

美利坚非物质文化遗产:拔枪术

  (枪套,拔枪术不可或缺的灵魂)

  比如斯图亚特·雷克,这位小说家从未跟厄普谈话,仅凭见过厄普几面所创作出的《怀亚特·厄普:西部警长》,几乎所有情节皆为杜撰,却因引人入胜的西部奇幻元素大受欢迎。

  从19世纪中叶开始,这类“一角小说”为2000万美国人提供了廉价且便捷的娱乐来源。

美利坚非物质文化遗产:拔枪术

  (人手一本,不看不是美国人)

  它的内容上有着极强的美国主旋律色彩:英勇的白人牛仔男英雄、脆弱的白人女主角、危险且卑鄙的罪犯、野蛮嗜血的印第安人,最终光明与真理战胜了邪祟。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印第安人清一色愚昧、暴虐,而且必然会与伟光正男主产生冲突。久而久之,浩如烟海的一角小说以文明征服野蛮的论调合理化了屠杀事实。

美利坚非物质文化遗产:拔枪术

  1894年,第一批西部题材的电影在托马斯·爱迪生工作室诞生,早期美式主旋律西部电影开始发展。

  它们逐渐取代小说、杂志,从工坊流向美国最后面向全世界,其话语体系正是建立在“一角小说”的常见套路之上

  那时西部名人众多,事迹不胜枚举,虚构创作层出不穷。以至于后来美国人自己查证时,都无法区分人物所经历过的真实历史到底是什么。

美利坚非物质文化遗产:拔枪术

  (水牛比尔,前半生传奇牛仔,后半生传奇演员)

  反观鲍勃·蒙登等一众枪法出神入化的现代精神西部人,会发现一个惊人的结论:他们几乎是凭借一己之力,将小说、电影里的虚构技艺实践为现实。

  就一般的传统武术而言,后辈绝不会超越前人的高超技术,拔枪术则是个怪胎。

  它原本只是一场浪漫的幻想,却在宣传机器的开动下美梦成真了。

美利坚非物质文化遗产:拔枪术

  有关祖辈的真实经历、虚构故事仅仅提供灵感,炉火纯青的西部枪手全在当代美国。

  熟知日本文化的网友戏称拔枪术为“美式居合”,两者关系的确难解难分。

  居合道,日本传统武术,早期用于谈判时发起偷袭,同样讲究眼疾手快、瞬发破敌。

美利坚非物质文化遗产:拔枪术

  (来骗、来偷袭,正旭日旗的武术要领)

  随着近代武士阶层没落、冷兵器被热兵器取代,曾经锋芒毕露的居合道无用武之地,越来越内敛含蓄。

  它在影史上的一次高光出场是在1961年日本导演黑泽明的《用心棒》。

  此时正值美式主旋律西部片日薄西山,意大利导演塞尔吉奥·莱昂将《用心棒》翻拍为西部片《荒野大镖客》,划时代地创造了意大利式西部片。

美利坚非物质文化遗产:拔枪术

  (意大利人拯救了日渐衰颓的西部电影)

  比较两部电影,后者对前者的模仿几乎是赤裸裸的抄袭。不仅剧情高度一致,而且对决场面都很夸张。

  黑泽明用的是居合斩连砍九人,塞尔吉奥则让男主使用六连枪秒杀四敌。

  这是早期美式西部片中所不能见到的。换言之,意大利人对日本剑戟片的模仿,让西部拔枪术的威力指数级上升。

美利坚非物质文化遗产:拔枪术

  (没有花招,全凭速度)

  像鲍勃这样的左轮拔枪术高手模仿的大多是意式西部片桥段。

  有朝一日,当发现自己坚守一生的祖传功法竟来自于意大利人的意淫,不知他们会作何感想。

  而后黑泽明又承认,自己的剑戟片是受了40年代美国西部片的影响。比如他将居合斩用在决斗上,这完全来自于西方小说家和导演们对拔枪决斗的刻画。

美利坚非物质文化遗产:拔枪术

  同样,看着荧幕上枪手腰间做工精美的手枪套,很容易联想起来武士刀的刀鞘。而漂泊的浪人与奔波的牛仔,也不乏共同点。

  谁抄的谁已然不重要,各论各的,剑戟片与西部片就这样相互影响,最终让拔枪术与居合道都严重偏离历史真相。

美利坚非物质文化遗产:拔枪术

  (夸张的居合斩,日本影视剧‍专用装逼技能)

  但居合道至少作为一套武艺体系在历史上真实存在,拔枪术则不然。

  然而,鲜有美国人去关心这个问题,因为整个社会在神化西部历史的进程中前进得太过遥远。

  戈壁、铁路、骏马,寥寥几个意象便能撑起美国人心目中壮阔的西部景观。

美利坚非物质文化遗产:拔枪术

  牛仔,最负盛名的西部文化符号。在艺术作品里,他们几乎是游侠骑士的文学后代,不受社会结构的约束,饱含个人英雄主义,浪漫而自在。

美利坚非物质文化遗产:拔枪术

  现实里,有关他们职业的更准确称谓是牧场工人。

  顾名思义,牛仔的主要任务是照看牛群,这意味着生活不会与工作脱离。与牧场主的雇佣身份一旦确立,则注定他们不可能享有无拘无束的生活。

  吃喝拉撒睡,统统得在辽阔的牧场里进行。

  大多数牧场主付给他们的薪资不高,就算这样还要扣除牛仔们在牧场做工租赁房屋、一日三餐的钱。

美利坚非物质文化遗产:拔枪术

  对他们而言,能找到一个包吃包住的工作单位已是人生之幸。

  真正需要牛仔们扬鞭启程的时候,是将牛群赶去宰杀的时节。

  如果路途遥远,或者雇主刻意刁难,那牛仔就等着在马背上过夜吧。

  比起枪支,牛仔更钟情于一副舒服漂亮的马鞍。毕竟枪只是防身的工具,而他们的职业生涯绝大部分时间,都会在马背上度过。

美利坚非物质文化遗产:拔枪术

  这项工作孤独寂寞、风险十足、充满泥泞。只有在送走一批牛群、结了工钱的时候,牛仔才能暂别荒野、走进小镇或城市好好休息。

  酒吧、妓院让他们流连忘返。在这儿,他们口吐芬芳、释放一整年的压抑,从一个极端跳向另一个极端。数日的狂欢很快让一部分人惹是生非、肆无忌惮。

美利坚非物质文化遗产:拔枪术

  这群可怜的无产阶级,在来到西部前,意气风发地想白手起家改变命运,现实让他们学会了沉默和纵欲。

  而驱使他们前来的,正是引入入胜的小说、总统签署的伟大法令、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愿景。

  马粪零落,臭味熏天的市镇街道上空,但凡降下些可供自保的黄金,牛仔们也会迫不及待地选择从疲倦的生活中逃离。

美利坚非物质文化遗产:拔枪术

  (林肯颁布的《宅地法》,确立了小农土地所有制)

  1887年冬,全美数以百万计的牛冻毙于风雪,为牛仔时代带来终结。

  与此同时,世纪之交下的美国,正蹒跚步入工业化与城市化。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取代自由资本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盛行。

  一切孤立的、乡村的、传统的生活方式行将灭亡。

  面对这场剧烈的社会变革,西奥多·罗斯福在总统就职礼上,这样告诉美国人民:

  “现代生活紧张而繁杂,上半个世纪以来工业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已经渗入我们的社会肌体。

美利坚非物质文化遗产:拔枪术

  (1887年,旧金山天降大雪)

  在此之前,描绘西部的通俗小说、戏剧表演早已深入人心。它们留下一片土壤,供经历转型阵痛、痛恨贫富差距的普通人呵护惶恐的心灵。

  宏观层面上,先民们开天辟地的拓荒经历成为大众心目中的辉煌史诗。

  仅仅真实存在二十年的牛仔,身不由己地成为后世津津乐道的西部神话核心。

美利坚非物质文化遗产:拔枪术

  20世纪大放异彩的西部电影则强化了这种印象。

  对此,美国电影学者约翰·列南曾直言,西部片把美国历史上短暂的牛仔职业“美化为一种担当社会责任的个人主义”。

  西进运动的雄心壮志实现得很彻底。

  与历史真相大相径庭的西部文化符号的诞生,更是纯属意外之喜。

  它们历久弥新、难以磨灭,以至于现代“牛仔”拔枪之时,永远不会想起:

  当年的祖先欺骗了子孙、外族人以及自己。

美利坚非物质文化遗产:拔枪术

  (《国务卿的演讲》)

  参考资料:

  PBS:美国决斗史

  塞西尔·亚当斯:西方枪手真的一对一对峙吗?

  光猪:左轮手枪速射,快到你想不到

  李·席尔瓦:西方电影创造了"扇形"的神话

  CFDA:快速拔枪射击的历史

  美国传奇:旧西部枪战

  Quora、bilibili、荒野大镖客、用心棒

  历史上的这一天:狂野的比尔·希科克与西部第一场对决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