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学者观点

孙锡良:危机中的梦想

2020-04-02 14:43:15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孙锡良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2020年到来以前,谁都没有算计到这场全球性疫情,包括本人在内,所有有关2020年的预测都会出现偏差,或者说需要修正。必须承认,病毒改变了世界的脚步。

  近些日子,我发现,不只有网友们发烧,连黄奇帆先生也发烧了。

  黄先生讲:全球资本将涌入中国,中国将成为世界产业链中心,或是百年机遇。

  网友们讲:这场危机,是百年机遇,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甚至还有人讲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二十一世纪将成为中国人的世纪,人民币国际化迎来了最好的机会,统一台湾的时机到了,社会主义复兴将成为必然……

  看来看去,我总感觉自己回到了2008年前后,那个时候,美国金融危机,触发了欧洲危机,中国虽有危机,但情况稍好,所以就有了“救美国就是救中国”的论调。当时的媒体、专家和网友们写的文章,跟今天的口气完全吻合,近乎就是复制品。

  也许大家不太喜欢我的态度,但我还是要讲:请大家冷静,不要一碰危机就激动,机会是有,但决不是什么百年不遇或千年不遇,世界没有那么容易变天。

  先做做前情回顾

  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人讲人民币将取代美元,成为最值得信赖的储备货币之一。事实呢?十多年来,人民币在国际储备货币篮子中,始终也就在1.9至2.2个百分点之间徘徊,多进一点都十分困难。为什么?不想展开谈,我就问大家两个问题:人民币让国际信任的基础是什么?外汇储备相对较多的国家是哪些国家?

  G2,曾经也是十年前最火的词,因为美欧陷入危机,世界将由中美共同领导。然而,过去的十多年,有多少个国家把我们当领导看了?

  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这个话太大了,从经济、军事、科技、意识形态等多方面看,近十多年没有看到实质性支撑。实际上,我们根本不需要去设想中国拥有某个世纪,更现实的想法是,在二十一世纪,中国人能真正的跟世界任何强手平起平坐,从实力上,从心理上,从行动上。

  再评评现实的话题

  全球资金涌入中国的可能性大吗?尽管黄市长很专业,但本人并不认同,他把中国资本环境的良性看得太理想了。从短期看,发达国家深处危机,不可能快速向中国转移资本,它们会尽全力维护好自己的金融和经济安全,何来全球资金涌入?疫情过后,各国都会以自己的经济复收为重任,也不太可能都把资金砸向中国。所谓的全球涌入,看不到合理性。

  中国会不会成为全球产业链中心?产业链中心的说法很含糊,是不是指世界将把所有完整的产业链都转移至中国?如果不是,现在的中国,产业链也已经是相对较齐全的了。

  疫情过后,如果继续是全球化潮流,那中国不可能单独组建一个十全十美的产业链,分工合作是必然现象,比如说手机生产,尽管中国的手机厂商已经表现不错,但你即使离开了美国,也离不开韩国、日本和欧洲。华为已经很优秀,你去拆开它的手机,会发现大量日、韩、欧组件。如果疫后是逆全球化潮流,那么,保护主义就会抬头,发达国家更加不会将关键的产业链转移至中国。

  本次疫情,从中国看,制造业的重要性再次被验证,尤其是大国,要有比较完整的制造业体系。我必须提醒大家,从欧美国家看,它们因为供应不足付出了惨重代价。疫情过后,它们不会反思吗?欧美国家肯定会反省和重新布局产业链,不但不会往中国转移产业链,相反有可能会要求制造业回流国内,尤其是国计民生领域的产业和高科技产业。

  我们最该考虑的是完善自己的产业链,不要老是梦想着人家把产业链转移到中国。

  疫情危机是不是百年机遇?单就二十一世纪的近十多年,咱们就迎来了两次“百年机遇”,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大家的认知是错误的,眼光还是不够远。全球金融危机,全球大疫情,看起来都很大,但大家仔细想想,它改变的是什么?眼前,中国感觉上相对宽松,还能援助世界很多国家。疫情后呢?能取代美国领导世界吗?能获得全球一致的认同吗?会不会迎来更汹涌的逆流波涛?十年、二十年后的事情,我们都看不清,千万不要动不动就百年机遇。

  百年未有或千年未有之变局正在发生吗?我很确定地认为,没有到来。什么叫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什么样的变局能称为大变局?必须从三个方面进行考察:一是全球国家的裂变,二是制度规则的裂变,三是意识形态与信仰的裂变。三个方面,如果一个都不能满足,那就不能称之为大变局。

  百年前的事,我不想谈,就从“二战”说起,这次战争真可以说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国家层面讲,整个世界的国家发生着裂变,殖民统治下的各地区随着“二战”的结束纷纷独立,世界由几十个国家演变成近二百个国家;从制度规则的层面讲,“二战”以后,苏联的单社会主义演变成有几十个社会主义国家组成的阵营,它可以在某些领域与资本主义阵营势均力敌;从规则上讲,“二战”以后,整个世界都以联合国为中心,经济金融基本服从于世界三大组织;从意识形态与信仰的层面讲,“二战”后,共产主义信仰在几十个国家流行,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全面扩张。

  再考察一下今天的变局,到底能改变什么?如果连一个方面都不可能改变,自然不能言必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肯定会有,但近期不会到来,“热战”还没有到胜负决战点,我们要耐心等着,并为此做好准备。

  社会主义会在全球迎来复兴吗?不会。这是我近几年来一直在讲的话题,不需要再展开。会不会复兴,我们其实不需要看世界,观察自己就行了。抗疫,为什么我们的表现较好一些?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新中国长期以来的集中统一性和全民服从意识,是几代人传承下来的好习惯、好作风,跟主义没有什么必然联系。我不认为主义会在疫后复兴,反而是担心未来的资改过程会一点点消磨前几十年的好习惯和好作风,担心资本会瓦解统一性与服从意识。

  统一台湾的时刻到了吗?有人认为,全球疫情严重,欧美焦头烂额,统一台湾的最好时机来了。事实上,这只是个民间说法,这件事不取决于民间。国家统一,是核心利益,真要有决心,不取决于欧美。如果内心真的忌惮欧美,并不会因疫情而减少。同一对象,有人认为是纸老虎,有人认为是真老虎。我早就讲过,统一,早已经出现了决定性因素的转换,过去无法统一,与实力正相关,现在,实力已经不是问题,人成了决定性因素,人的胆识、智慧和战略能力决定着统一时机的取舍。

  理清现实的梦想

  如果大家承认现在是危机状态,那么,我们就必须有现实的态度,不要好高骛远。首先是想到如何渡过危机,缩知危机周期,减少危机损失。然后是想想如何借用危机,在危机中寻找一些新切入点,改变国家在疫后全球竞争中的地位。不切实际的楚想,通常都会变成幻想,等你回头再看的时候,自己都会感觉很好笑。

  自从疫情危机以来,政府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手段和办法释放流动性,这对企业复工和产业复收都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但是,政府释放的流动性到底流到了哪里?到底有没有用于实体上面?是不是流到了股市?是不是流到了高利贷市场?是不是又再次回流到银行?有多大比例流进了房地产?地产虽是实体,但它不同于制造业,房价问题更不同于一般商品,此时,用刺激性资金推动房价上涨,绝对不得民心,在这样的大困难情形之下,某些地区的房价居然大涨,原因不是很简单吗?

  必须以保就业为第一要务。政府也好,媒体也好,天天都在谈促进消费以刺激经济。那怎样才能保证消费不萎缩?当然还是要靠稳就业,就业出问题,消费不可能旺盛。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实体(制造业,商业,服务业)均遇到困难,尤其是中小实体裁员比较明显,大中型实体虽然能勉强支撑,但也在小量裁员,对新增就业贡献很小。即使不考虑农村劳动力就业需求,光是超千万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就相当头痛。有鉴于此,政府新增救援资金应明确要求就业保障比例,无论哪一类实体,无论公私,获得流动性救助,都应当附带吸纳就业人数的指标要求,无贡献,不获利。

  必须加大民生物资的生产。新冠病毒疫情,由欧美已经传递到全世界,按目前的态势看,疫情全救化已经是板上钉钉。如果仅仅只延续一至两个月,问题还不明显,如果延续三个月、半年或者更久,大问题就会出现。中国,尽管疫情未断根,但相对安全,复工复产率较高,此时应加快民生物资的生产,争取填补其它国家停工的空缺。这个时候,你可以不要5G手机,也不需要智能驾驶,但你离不开油盐酱醋米,离不开卷纸。

  努力保证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完整性。目前,国内部分企业的生产和销售面临重大挑战,订单减少,内外销均不畅,原因在于世界性休克。但是,一个可以确定的结论是:危机终将过去。原来有的产业,危机过后仍然会有,还要继续做下去,各个环节的供应均将重新恢复。如果中国企业能顶住危机搞好正常生产,在政府帮助下构建一个临时性的“过剩储备”,等到危机过后,会立即释放到需求市场。产业链不完整的后果很直接,不少企业,生产复工了,产品出不来,外部采购停滞了,缺一样都组不成整件。正如我在前面已经提到的,此时此刻,不是梦想西方转移产业链,而是利用危机完善我们自己的产业链。

  “特别国债”不能变成“特定国债”。发行特别国债已经在最高层会议上得到确认,但实际发行金额和具体的使用方向似乎还没有细化。有人讲要发债4万亿,有人讲只发债1万亿。据个人判断,在全球危机的大环境下,发行1万亿的可能性较小,因为这不足支撑经济复收。发行4万亿的可能性较大,折合成美元,大概不足6000亿。

  现在的问题来了,假若是4万亿人民币,有多少可以直接用于国民消费?每人发1000元消费劵是否可行?专家们更倾向于特定方向的投入,企业贷款的贴息,转换银行流动性,等等。几乎没有人考虑过购买消费劵直接发放给全民。是不可以发?还是没想过要发?

  危机状态下,救企业与救人民必须互为一体,只救企业,人民没有消费能力,企业仍然活不了,既救企业,又救人民,供给端和消费端才能相互支撑,救企业释放的产能必须被消费端人民所接收,才能构成良性循环,否则,只会再次恶化供给端。

  直接刺激优于间接刺激。对生产企业和商业环节的补贴,属于间接刺激,消费者不一定能获利,而发消费劵给每个人,是直接刺激,既有利于生产者、经销者,更有利于消费者。事实上,如果只设定家电、汽车类等耐用品消费补贴,对其它商品生产企业是不公平的,越是危机,消费者越是应当克制耐用品的消费,应更多考虑常规消费。从消费期设定看,应该限定半年之内,既然是刺激,就要更重于有效性和速效性。补贴式间接刺激,还会制造一个老问题,那就是生产厂家和流通环节瓜分补贴,消费者实际并不能得利,价格操作权不在消费者手上。

  大家肯定会骂我,太没有志气了,这么好的机遇,怎么只有这么小的梦想?

  我也请大家先问问:你自己有多少改变?你看到了哪些可以支持大变局的硬核?你看清了危机过后的国际斗争态势会是怎样?你梦想着世界危机都是有利于自己,世界各大国又在做着什么梦?

  个人变,小格局会变;每个人变,大格局会变;说话算数的人变,大形势才会变;自己敢大变,世界才可能会有大变局。

  写于2020年4月2日星期四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