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学者观点

孙锡良:“院士”在向“爵士”进化?

2019-05-06 17:30:59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孙锡良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640.webp (27).jpg

  “院士”在向“爵士”进化?

  201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初选名单公布了,共有五百多人,其中比较敏感的人物是百度的李彦宏和比亚迪的王传福。李彦宏参选领域为新兴交叉工程管理,王传福参选领域为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管理。

  这个名单一公布,网友炸锅了,尤其是对李彦宏的入围特别反感,因为百度曾经和正在给许多人带来不快,这是非常可以理解的。对于王传福,大家反应似乎轻缓得多。然而,在本人看来,我对任何“老板”参选管理院士的行为都反示反对,不希望财富榜主导中国的院士榜。

  近十多年来,有关院士评选的是非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特别多的争论,人们都希望科学的殿堂不要一步步被污染,人们希望一年一度的院士大会不要变成爵士大会。然而,令人有些遗憾的是,院士真的正变得越来越象爵士,贵族化倾向十分明显。

  要探讨院士评选,可谓千头万绪,因为它早已经脱离纯科学的性质,如果要简单化抽取一些要点,我很想从三个方面进行讨论:一是管理工程真的有必要列入工程院院士评选吗?二是中国两院院士的待遇贵族化方向是否完全合理?三是中国两院院士评选真的找不到更科学更透明的方案?

  首先,谈一下第一个问题,中国工程院为何要增设管理学部?

  追溯源头,中国最早只有中国科学院,直到1992年才考虑分设中国工程院,1994年正式批准成立。成立之初,并没有设工程管理学部。后来,为什么要增设呢?2000年,有不少人士高呼企业家和官员也应该有机会进入工程院当院士,每年名额大致限定在7人以下。这是中国学术行政化的重要表现和里程碑。现在,我很难了解清楚当时改革的逻辑和改革的动机,只是感觉到,这个改革给中国院士制度带来了一次比较不好的影响。

  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评选对象是在自然科学理论领域有重要创新和重大贡献的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评选对象是在自然科学工程领域有重要创新和重大贡献的科学家。管理学,不能说完全脱离科学技术,但从学术侧重点而言,它应该属于社会科学院涵盖的领域,不应该划入到自然科学大殿。有人会讲,很多企业家既懂管理,又懂科学,为何就不能当选院士?可以当选,但必须有侧重点,如果企业家本人确有自然科学工程领域的重大创新,评选当之无愧,如果他的工作成绩主要集中在管理领域,那他去参选中国社科院院士才对,不要将两大领域混为一谈。管理部列入工程院是一次不理性的改革,应该尽快改回去。

  管理学的“软”性太强,社会性太强,再说直白一点,虚的东西太多,特别是套取西方管理学和西方经济学的东西太多,原创性极其有限。用民间更好理解的话来讲,就是管理工程部的院士很水,它严重影响了院士的含金量和评选院士的严肃性,越早剥离掉,对中国院士的形象越有利,长此下去,中国工程院的形象也将大受影响。

  再退一万步讲,就算让管理部留在工程院,老板富人也不宜参评院士。就水平而言,欧美日韩,成功的大老板很多很多,按李彦宏和王传福的标准对照,全世界至少有五百至一千人可当选各国院士,中国至少有一百人可当选院士。世界各国有这么操作吗?中国这样操作合适吗?富人名人硬要戴这个帽子也行,就给他们个名誉院士。

  其次,我们可以再探讨一下中国院士的待遇问题。

  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中国,好象任何质疑院士待遇的行为都被视为大逆不道,当大家都在骂明星们的待遇过高时,你再质疑院士待遇就显得更加不得人心。

  有人认为,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一次性能得到几百万元,跟这相比,中国院士的待遇不算什么。实际上并非如此,诺奖得主也就是一次性待遇,有很多奖项还是多位科学家分享奖金,它更侧重于名誉和精神。中国院士的待遇是终身待遇,其覆盖的范围和深度几乎让一般人难以理解,北京上海院士太多,可能不太能看得出来,其它地方的院士,几乎是“神”一样的存在,中国院士在中国的学术权威性会比美国诺奖获得者在美国的学术权威性更高,至于金钱、政治和社会地位,那就更是不可比了。

  如果说院士们真的名副其实,拿世界最高的待遇倒也无可厚非,国家这么大,人口这么多,分摊下来的担子也不算太重。然而,不断新增的批量院士是否真的名副其实呢?他们的“成果”是否真的具有科学性呢?有多少院士是靠硬绑绑的科研成果祼评成功的?祼评之外的因素与英国加封爵士的参考因素是否有相通性?

  最后,很想再来讨论一下两院院士的增选制度。

  为什么要评那么多院士?中国科学院每次评选不超过60人,中国工程院不设限,但一般也差不多。表面看起来,两院院士新增人数每次都不固定,且并非要求满额。实际操作上,每届都是满额或接近满额。也就是讲,不管中国科学与科技进步如何,每隔两年,就会产生一百多位两院院士。对科学院院士的要求,不是对教授和博士的要求,是必须有科学或科技领域的重大原始创新,对工程院院士而言,是要求其成果在工程领域有重大突破性创新,不是一般性追赶或跟踪性学习。名额大致定下来了,成果创新并非都能跟得上,这就不排除有部分甚至是很大一部分人名不副实。

  为什么不可以用“倒推制”评选院士?现在,评选院士,采取的是“推荐制”,从各个口径进行推荐。看起来很公平,实际上避免不了人情,国家科技大奖的评选跟两院院士的评选本质上都是那么一波人,都是旧学术权威来培植新学术权威,门户帮派风气在圈内盛行,很难真实表现科学真理。如果换成成果“倒推制”,可能形式与效果都会不大一样。比如说,中国工程院院士评选,不完全看参选人的科学奖项(因为有水分),也不直接看论文级别(因为工程更着重应用),直接从工程创新的实践应用环节进行考察,如果你的成果直接促成了中国在某一关键领域跟上国际领先水平或超越国际领先水平,并且又能证明技术转让和技术合作的真实性,文本材料和获奖等级就根本不重要了。“推荐制”推出来的成果局限性在哪里?在材料与实践的脱节。有很多院士参评成果,最后都躺在了论文里、柜子里和证书里,明说是工程应用的重大创新,实际工程领域中,连影子也找不到。评选工程院院士的参评专家不能只坐在办公室讨论,不能只靠阅读材料评审,应该都下到工程实践环节中去核实,让造假者无处藏身。

  评选材料能否只允许匿名显示核心成果?现在,参评人提供的材料大而全,行政的,科研的,获奖的,论文的,堆积得越丰富越好。既然是评院士,就不应该看细节,因为有细节的人太多,应该就只提供最简单的核心成果,一项或多项,其它材料全省略。参选材料也不允许署名,不允许署获奖等级,不允许署单位,评审专家只能看到科技成果材料,等评审完以后,再回溯找申报人。核心成果参评人必须注明本人参评成果的原创成分、应用支撑和应用效果,让所有人对该成果的真实性能实现验证。

  院士评选材料可否全部设置挂网公评的环节?目前,中国的院士评选,虽然也有一个内部公示期,但其实只是个形式上的公示,并没有把院士最重要的参选支撑材料公示,只有极少数人可以看到。在互联网十分发达的今天,在中国科技人才覆盖面还比较广的现实背景下,完全可以把所有参评人的核心参评成果挂到专门网站(在中国工程院网站设立一个公开的“遴选院士成果公开评议专栏”)。光设专栏还不行,还要允许公众完全自由地发表学术评论和公开质疑,挂了网,却又对公众公开质疑设限,那就毫无意义。

  院士评委能否否实现“内外五五制”?据说,目前的评审专家中也有极少部分外籍专家,以示评审客观公正。但这远远不够,内外五五制可能更好。前些时候,看到著名数学家丘成桐的一篇讲话文章,他说自己在哈佛带了一个中国博士,有剽窃论文的爱好,他很不喜欢这个学生,最后这个学生就回国了,回国后,居然还当上了科学院院士,名气在国内大得很。也许是个案,但却很能说明一些问题。我们的“院士级成就”在国际上到底是个什么水平?老百姓很少知道,就连大学里的教授其实也是一知半解。如果要让中国顶级科学家具有世界级水准,评选院士的评委应该邀请一半左右的外籍科学家评委,并且也是匿名材料评审。国内专家圈子思维太重,甚至还有相当强的师徒裙带关系,即便匿名,还是会有人能按图索骥找到具体人。外籍专家这大概就不会干这种事,会更为客观公正一些。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显然是必要的。但是,应该是真心尊重知识和人才,应该是尊重真的科技人才,而不应该是尊重权力型人才,不应该是尊重财富型人才,绝不应该尊重学棍型人才。真的科学家,真的科技精英,国家给予多高的待遇,老百姓都会鼓掌通过。科学的殿堂一旦沦为权力和财富的角斗场,“院士”迟早都会变成“爵士”,老百姓迟早会放弃对院士们的崇敬。院士爵士化是对科学与技术的最大不尊重。

  回应:

  上一篇文章狠批了为侵略者洗地的奴才。有人问我:你赞扬过特朗普和美国,是否算洋奴?答:毫无疑问不算洋奴,把这两个问题混在一起真的不合适,我偶尔赞扬特朗普和美国的视角,是从特朗普兑现竞选承诺及美国制度中合理成分出发,并非赞美特朗普打压中国。相反,针对美国的敌对行为,本人提了许多比较实际的应对策略,该狠批美国的时候,本人从未含糊过,尤其在台湾和领海权益上,本人的立场是鲜明的,有《热战时代》为证。

  有一网友转发任正非的讲话文章,让我谈看法。答:前面已经谈过,我只能尽可能支持中国产品,不会单方面无原则支持个人,尽管他有很多不客观的话,还在可忍受的范围,神若走太远,小我也只能离神更远了。

  写于2019年5月3日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