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学者观点

郭松民 | 《绿皮书》:缝合美国的历史伤口?

2019-03-07 11:05:22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郭松民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影片中,历史的伤口被精密地缝合了,但现实中,他们能不能做到这一点就不得而知了。

  

 

  01

  —

  在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礼上,当茱莉亚·罗伯茨宣布《绿皮书》获得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影片时,不少电影专业人士和影迷都感到意外。

  他们一方面为阿方索·卡隆的《罗马》落败感到惋惜,另一方面又觉得《绿皮书》的质量还够不上“奥斯卡最佳影片”的荣耀。

  的确,单就电影本身而言,《绿皮书》可谓一部非常工整但并无惊艳的电影。

  影片中有两位主人公,一个是有钱、有教养、有社会地位的黑人音乐家唐·雪利,另一个是混迹在夜总会当打手、举止粗鲁的意大利裔白人托尼·利普。

  这两个人的关系是:黑人是老板,白人是他雇佣的司机,甚至是“佣人”兼保镖。

  

 

  这样一对组合,放在马丁·路德·金领导的黑人民权运动兴起之前,美国南方许多州仍然实行“平等但隔离”的种族隔离政策背景下,显得突兀、怪诞,和人们的日常经验与刻板印象相冲突。

  无论是在路边烈日下劳作的黑人农工,还是公路上超车的一对白人恋人,都向他们投来了诧异的眼光。

  这样两个人,在一路向南巡演的旅途中,反复出现“白人比黑人更像黑人”以及“黑人比白人更像白人”的桥段,为观众带来了很多笑料。

  影片到了最后,为了能在平安夜赶回纽约与家人团聚,唐在漫天大雪中亲自驾车,而本是司机但疲惫已极的托尼则裹着毯子躺在后座上睡觉。他们到达纽约后就分开了,各回各家。但唐终于离开了自己清冷的豪宅,带着一瓶香槟敲开了托尼位于底层社区的家门,加入了意大利人特有的热闹喧嚣的圣诞派对。

  这一幕,让许多观众觉得暖心,也传递了一种相当“正能量”的暗示——肤色和贫富都不是障碍,只要能够真诚相待,就能够建立起跨越种族与阶级的友谊。

  02

  —

  要理解《绿皮书》为什么能够成为本届奥斯卡最大赢家,就必须明白当下美国社会最感困惑与焦虑的是什么?

  一般的观察者可能会认为,最大的问题是贫富差距,是草根和精英的矛盾,也就是占领华尔街运动打出的标语“1%VS99%”。

  贫富差距固然是美国的基础性矛盾,但美国做为一个多元种族社会,实际情况远比简单的贫富差距要复杂。

  美国最感焦虑的问题是,一直做为美国社会中坚力量的蓝领白人沦落了,由于美国的制造业出现空心化,蓝领白人不再能够维持中产阶级生活,他们开始堕向美国社会的底层。

  与之相对应的,其他族裔,由于更加重视教育等原因,相对地位反而在上升。

  例如亚裔在美国只占5.6%,可是却占了美国医学院培养的医学博士的20%,前白宫高参班农甚至公开抱怨硅谷受到亚裔控制。

  

 

  黑人在竞争中的表现也令人刮目相看。外界一般以为亚裔是美国教育竞争中的最强者,其实不然,据人口统计资料,美国平均教育程度最高的,居然是来自非洲尼日利亚的黑人移民,他们17%具有硕士学位,超过美国平均两倍;4%具有博士学位,是美国平均比率的四倍。

  美国中下层白人在社会竞争中失败,遂迁怒于其他族裔,由此催生了美国白人民粹主义潮流。

  特朗普风云际会,尽管按照他的私人律师在国会作证时所言,特朗普从来没有真正想过当总统,但这一潮流却把他推上了总统宝座,并且使他把持了共和党。

  用《华盛顿邮报》说法,共和党“现在主要由未受大学教育的郊外白人男性,以及对特朗普无端品行视而不见的福音派基督徒组成”。

  因为低教育白人已经成为共和党的最大票源,共和党的传统精英也只能徒唤奈何。

  美国社会结构的这一革命性变化,使美国自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权运动兴起,种族隔离制度被废除,在各种“政治正确”的约束下相对缓和的种族矛盾,有再次激化的极大可能。

  蓝领、低教育白人(也称“红脖子”)由于失去了曾经的优越地位,态度变得更加激烈和暴力,不惮于同归于尽。

  

 

  03

  —

  美国200多年的历史中,种族问题一直是美国内部的“粉碎性”问题。

  1861年爆发的南北战争,死亡人数达75万之多,这其中还不包括40万以上的受伤人数和其他不计其数的平民伤亡。美国在这场内战中伤亡的人数,超过了美国参加的历次对外战争,包括两次世界大战在内的伤亡人数的总和。

  南北战争结束后,虽然废除了奴隶制,但种族隔离制度,以及美国历史上的排华、排犹运动等,继续成为美国历史上的黑暗篇章。

  在被认为是《绿皮书》致敬对象的电影《为黛西小姐开车》中,黑人老司机霍克就为白人老太太黛西讲述了他10岁时看到好友父亲被白人用私刑吊死的惨烈场景,这是他直到暮年也无法走出的噩梦。

  

 

  许多人看这部温情的电影,为白人老太太和黑人老司机的友谊而感动,却没有看到更隐秘的控诉美国反犹主义的一面:老太太黛西是犹太人,而她和儿媳始终关系紧张,儿媳从不回来看她,直到她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后住进敬老院。但这个儿媳,最后却成了“共和党国会议员”。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虽然美国国内的种族矛盾也非常严重,但外有社会主义阵营的压力(尤其是中国给了美国黑人民权运动以极大支持),内有社会进步运动兴起,加上美国的制造业仍然独步天下,所以使这个问题以“软着陆”的方式得到解决。

  但今天美国遇到的困难是前所未有的,中下层白人的沦落使得美国遭遇“立国以来未有之大变局”,金融危机后的美国,实际上也缺乏令这一问题“软着陆”的空间和资源。

  04

  —

  现在我们就能够明白奥斯卡为什么如此青睐《绿皮书》了——好莱坞在相当自觉地发挥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功能,尝试缝合美国的历史伤口,试图在困难的时刻帮助美国重新团结起来。

  片名“绿皮书”源自由非洲裔美国邮政员格林撰写的一本专门为黑人出行提供便利的小册子,其中列出了美国哪些旅馆、饭店、酒吧是可以为黑人提供服务的。

  但托尼和观众都能发现,这本小册子并不足以充当护身符,唐因肤色而受到的歧视和不公待遇来自于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在北卡罗莱纳州罗利市,主办方盛情欢迎唐的方式竟是在餐桌上摆出带有种族歧视色彩的炸鸡;

  在佐治亚州梅肯市,唐走进服装店想试一件西装,结果却被店主要求买下来才可以试,而做为随从的托尼,因为是白人则可以在购买前随意试穿。

  唐做为明星受到欢迎,却不能使用大厅的卫生间,不能在餐厅就餐……

  不管唐在音乐上多么专业,不管他打扮得多么得体,但因为他是黑人,所以他就总是会受到歧视性待遇。

  

 

  05

  —

  两个月的旅程,托尼目睹也卷入了唐的生活,这段经历也改变了他。

  影片开始时,托尼家来了两位黑人水管工,在他们走后,托尼用两根手指像捏垃圾似地捏着他们用过玻璃杯扔进了垃圾桶,结尾时他却真诚邀请唐在自己家过圣诞节,并带着欣喜热烈地拥抱了他。

  《绿皮书》的结尾就停留在温馨的平安夜,在“欢欢喜喜过大年”的氛围中,两个不同肤色、不同阶级的人成了朋友,他们接受了自己也接受了别人。

  影片中,历史的伤口被精密地缝合了,但在现实中,他们能不能做到这一点就不得而知了——但美国电影人对美国历史的责任感,也许比电影本身更值得借鉴。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