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学者观点

顽石:谈谈历史上那些著名的政变

2018-11-21 15:48:50  来源: 依旧顽石   作者:顽石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顽石今天读《资治通鉴》,看了“玄武门之变”这一部分内容,由此联想到了历史上一些著名的政变,心有感触,是以记之。

  所谓政变,就是指统治集团内部一部分人采取政治或军事手段造成(或希望造成)国家政权突然变更的事件。虽然同为政变,但动机却不尽相同,结果当然也不完全一样。

  大多数的政变仅仅是权力之争,西晋的“八王之乱”、元至治三年的“南坡之变”、明景泰八年的“南宫复辟”大抵属于这种情况。这类政变,争来斗去,都是你方唱罢我登台,换了东家是西家;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还有一些政变,除了权力之争,还关涉到治国方略甚至发展道路之争,近代日本由少壮派军人发动的旨在推翻幕府统治实现富国强兵的“王政复古”就是这样的政变,清末的“戊戌政变”亦属此类。

  有些政变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极其重要的积极影响,推动了历史向前发展。唐初的“玄武门之变”就是这样一次改写了历史进程的政变。武德九年,秦王李世民在皇宫玄武门附近杀死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当上太子,旋即逼父皇引退而登上帝位,从而开辟了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大唐盛世。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的“陈桥兵变”同样值得称道。赵匡胤黄袍加身之后,南征北讨,于数年间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的分裂局面,终于使天下再一次“分久必合”。

  而有些政变则置国家于万劫不复之境,陷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由赵高、李斯主谋的“沙丘之变”便是这类政变的典型。通过“沙丘之变”,赵高登上了权力的巅峰,他结党营私,迫害异己,残杀忠良;主持朝政,欺上瞒下,横征暴敛,祸害黎民,以致怨声载于道路,反抗之士蜂起,大秦王朝很快便土崩瓦解。“戊戌政变”也属于这样一种政变。清朝末年,危机四伏,甲午战争更是将中国推到了灾难的深渊。光绪皇帝眼看大清覆亡在即,于是接受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改良主张,在经济、教育、军事、政治及官僚制度等多个层面实施变法。尽管变法只是对封建体制进行局部的改良,但因为触动了统治集团的整体利益,于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势力发动政变,囚禁光绪皇帝,追捕杀害维新人士,致使维新百日即遭失败。拒绝改良,13年后,腐朽的大清王朝终至被革命推翻。

  详察历史,不难发现,或者为了获取(巩固)政治权力,或者为了实现政治抱负,在依靠正常途径难以达到目的的情况下,一些人便用非常手段解决问题,政变因而发生,古今中外的政变莫不如此。政变就是要改变既有的政治秩序,因此,用于政变的非常手段,往往是非法手段。综观各种政变,光从手段的角度来评价政变的好坏是会失之偏颇的,更应看重的是结果。倘若政变只是让个别人登上权力巅峰,仅仅让少数人富贵了起来,那么这样的政变就属于反动政变;假使政变推动了社会向前发展,国家因此强大,人民因此幸福,那么这样的政变就是顺应历史潮流的政治变革。

  在阻碍社会进步的势力盘根错节根深蒂固的时候,按部就班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温良恭俭让不仅无济于事,反而会坐失时机,给国家和人民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欲为非常之人,当行非常之事。唐宗宋祖都因政变而取得天下,可他们不仅未被史家诟病,反而因其文治武功而与秦皇汉武一同彪炳史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唐太宗,弑兄杀弟,逼父亲退位,是为不孝不悌;而作为臣下,发动政变,迫使君王下野,是为不忠,不忠不孝不悌集于一身,按照封建伦理道德,唐太宗可谓一无是处,然而唐太宗一直被尊为千古明君,其间道理,的确值得深思!

  由此可见,对待政变,应当辩证看待,决不可一概而论。

  2018.11.0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