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学者观点

安生:前苏联经济迅速毁灭难以复兴的原因

2018-05-23 17:11:06  来源: 微信“东方思想库”   作者:安生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摘 要

  第一个原因,简单地说,各国偃武,经济转型了,原先是军工为主,现在是轻工为主。苏联本国的重工,失去了两大主顾,被迅速击溃。第二个原因:简单地说,就是苏联解体,拆散了原有产业链。第三个原因,简单地说,就是前苏联各国政府即使想扶植本国工业,也没钱。第四个原因,简单地说,就是资本外逃。第五个原因,简单地说,就是华约解体、前苏联解体后,前苏联各国能够占有的市场份额太小。即使发展工业,也无利可图。

  首先,必须承认作为后发国家,苏联的综合国力和工业水平,整体上落后于美国及其盟友。工业先进国家和落后国家同时开放市场,肯定是工业落后国家的产品被淘汰。落后工业国的产品与先进工业国的产品竞争,需要关税保护。否则一旦完全开放,本国很快就会发生去工业化。不明白这一点的话,看看美国当年对英国产品的征税就明白了。

  竞争首先发生在消费品领域,随后逆向到基础工业领域。首先是轻工产品失去买主,滞销,随后是本国重工产品失去买主,滞销。苏联的拳头产品本来就不在轻工。长期冷战,拳头产品都是军工。

  问题是戈尔巴乔夫搞新思维,军工也滞销了。

  本国轻工不如进口货,本国军品订单下降,本国重工不完蛋才怪呢。

  有人说苏联穷兵黩武。其实,冷战双方都在烧钱。何况,世界第一大海军是美国海军,世界第二大海军,是美国退役未拆解的舰队。

  冷战结束,东西方对军工品的需求都下降了。在冷战时期,作为后发国家,苏联剑走偏锋,集中精力发展重工和军工。在经济转型期,苏联的军工萎缩,对本国重工需求下降。苏联的轻工产品本来就处于从属地位,一旦经济转型,很快就被进口货击溃。在这种情况下,苏联本国的重工业迅速陷入困境。

  第一个原因,简单地说,各国偃武,经济转型了,原先是军工为主,现在是轻工为主。苏联本国的重工,失去了两大主顾,被迅速击溃。

  苏联解体,原有的工业体系被拆散在15个加盟共和国之中。这些加盟共和国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矛盾重重。美欧为了打压俄罗斯,对其中部分国家采取拉拢的态度。

  这些国家之间原有的紧密的产业链被打断,无法继续发挥作用。比如,在军工方面,乌克兰和俄罗斯都是世界强国。但是,苏联解体前,彼此产业链高度依存。苏联解体,两国反目。从合作到敌对,结果,谁也发展不起来。

  乌克兰军工产业实力有多强?-中新网 www.chinanews.com

  http://www.chinanews.com/mil/2014/03-04/5909878.shtml

  【乌克兰是苏联的主要工业基地之一,乌克兰工业中最显赫的是军工企业。乌克兰独立初期从苏联继承的军工业,已经不能用强大来形容,而是“极其强大”。军事工业企业多达3594 家, 职工300万人, 其中直接从事武器生产的企业就有700家, 职工140多万,生产门类涵盖火箭、大型运输机、军用舰艇、装甲车辆等陆海空各种装备,而且其大部分产品性能还居于世界前列甚至是顶尖水平。

  以南方机械制造厂为代表的乌克兰航天工业,从上世纪50年代起就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直接参与领导了苏联第一枚制导导弹、第一枚运载火箭和第一个航天器的研制工作,并在后来为苏联设计制造了半数以上的洲际弹道导弹以及数种型号的运载火箭。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继承了三分之一的航天工业,从业人数一度高达20万人。位于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市的南方机械制造厂是乌航天工业最大的生产企业。该企业研制生产的SS-18重型洲际弹道导弹,是世界上威力最大的导弹,可携带10个55万吨分导式核弹头以及40多个诱饵,在世界上都可以说是首屈一指,难怪它在冷战时期一问世,北约就将其称作“撒旦”(恶魔)。直到现在,乌克兰仍以其高性能的“天顶”、“第聂伯”、“旋风”三类系列运载火箭而跻身航天大国行列。

  乌克兰的航空工业具有世界领先水平。它拥有飞机机体、飞机发动机、机载设备、飞机修理等40多家企业,其中有不少企业, 如安东诺夫航空科研生产联合体、哈尔科夫航空公司、基辅航空厂等, 都是生产技术和设备先进、从业人员专业技术水平高的世界知名企业。

  乌克兰的超大飞机发展离不开其强大的发动机制造工业。安-124和安-225上使用推力达23吨的D-18T涡扇发动机就是由乌克兰头号发动机生产单位——马达西奇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此外,马达西奇公司还生产各种直升机使用的涡轴发动机,被用于米-17、卡-27等多型主力军用直升机。米-26T直升机使用马达西奇公司的D-136发动机,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涡轮轴发动机。

  乌克兰的舰艇制造工业曾经是苏联军工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30%的造船厂集中在乌克兰15个城市中,担负了苏联25%的军舰生产任务,几乎所有的大型水面舰艇都在乌克兰的船厂完成,高峰期间有多达15万的技术工人在船厂工作。其中位于黑海尼古拉耶夫港的黑海造船厂,是苏联唯一能建造航母的造船厂,库兹涅佐夫号、瓦良格号以及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航母均在此建造。该船厂鼎盛时期,6万吨的常规航母刚下水,8万吨的核动力航母就已经开始建造,这是除了美国以外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敢想的事!

  乌克兰曾是苏联主要的坦克装甲车辆研制与生产基地之一。至1991 年,其坦克装甲车辆的生产能力占整个苏联的30%,乌克兰装甲战车工业已经成为苏联机器制造业最为重要的领域之一。在上世纪60年代,乌克兰的莫洛佐夫设计局就向苏联高层展示了更先进的T-64 坦克。先进的复合装甲、自动装弹机、大口径滑膛炮及二冲程大功率柴油机等,都开创了主战坦克的先河。西方迟至20 世纪80年代才拥有类似“豹”2 这样可以抗衡T -64 的主战坦克,而此时,T-64已生产了1万多辆。

  军事工业强大与否,设计很重要,但是否拥有强大的制造能力和完善的工艺更重要。乌克兰真正强大的是以巴顿焊接研究所为代表的先进制造技术和工艺。早在1964年,巴顿焊接研究所就开始了太空焊接以及喷涂技术的探索。1984年,苏联宇航员在礼炮号飞船外,用巴顿研究所的设备实现了太空电子束焊接。即便是美国,也要引进巴顿研究所的太空焊接设备应用于国际空间站。】

  而现在,

  【乌克兰军事工业很先进,起码曾经很先进。乌克兰在无线电、雷达、电子等领域也极具实力。然而乌克兰先进的军事工业,并没有给独立后的新国家带来益处,反而陷入重重的危机。因为乌克兰的军事工业是和那些苏联的前加盟共和国产业链紧密相连,人为地切断这种联系之后,设计生产都成了重大问题。例如乌克兰军工企业设计的大量武器装备,国际上有需求,但在一些材料、关键部件却受制于俄罗斯。这种分工配套的形态,制约了乌克兰军工的生产能力。

  同时其他大国的挤压,也极大限制了乌克兰军事工业的发展空间。首先俄罗斯和乌克兰两国在航空、航天、装甲车辆等领域的同质竞争极为严重。其次乌克兰由于生产标准、体系等原因,很难进入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第三就是中国、韩国、土耳其等国军工企业在发展中国家的军工市场对乌克兰形成了巨大冲击。】

  第二个原因:简单地说,就是苏联解体,拆散了原有产业链。

  冷战结束,军转民不顺利,苏联解体,产业链被拆散,连续两个打击之后,还有第三个打击,私有化和车臣内战、颜色革命等内乱导致的财政崩盘。本国企业被外来商品挤垮,本国大量劳动人口失业,在此,俄罗斯等国的对策不是保护本国产业而是推动私有化。

  而前苏联各国的私有化,几乎是拆毁大楼贱卖钢筋。经过私有化,大量国有资产化公为私,这时,国家即使想扶植本国产业,也苦于财政崩盘。俄罗斯苦于车臣内战,乌克兰苦于颜色革命,没玩没了的内乱,本来财政收入就锐减。

  第三个原因,简单地说,就是前苏联各国政府即使想扶植本国工业,也没钱。

  那些攫取了巨额资本的寡头和其他富豪,有钱也不愿意投资本国工业。

  一方面,他们也清楚,投资本国工业,也竞争不过舶来品。另一方面,他们也清楚自己的巨额财产来路不正,随时可能被秋后算账。所以他们更愿意把资本和在前苏联各国攫取的巨额利润转移出去。

  当初有经济学家说,把资本转移给个人,产权明晰以后,个人为了资本保值,能更有效经营。这些经济学家没说,转移资产其实也是为了资本保值的经营手段之一。

  第四个原因,简单地说,就是资本外逃。

  事情没有到此为止。工业产品必须保持一定的产量,才能保证产品价格相对合理,也才能维持一支工程师和技工的队伍。以前苏联各国的市场规模来看,很难让本国产品实现经济地规模化生产,并和舶来品有效竞争。

  多说一句,冷战结束,德国铸剑为犁,军工前景也不乐观。

  德国军工出口急剧下降 小型武器出口几乎减半 world.huanqiu.com

  http://world.huanqiu.com/exclusive/2015-06/6765284.html

  任何工业产品,没有一定的产量,都难以发现隐患、调整设计、改进工艺、增加创新、提高质量、降低成本。苏联当年的轻工业如此,现在俄罗斯的整体工业都是如此。

  第五个原因,简单地说,就是华约解体、前苏联解体后,前苏联各国能够占有的市场份额太小。即使发展工业,也无利可图。

  老一代凋零以后,新人不能接班的话,工业制造水平,必然下降。前苏联各国,目前在吃老本,按照目前的趋势,除非重新合并,并被美国封锁,重新开启冷战模式,否则,前苏联工业复兴,基本无望。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