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学者观点

张志坤:也来说说“战略互信”

2017-11-09 13:54:29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张志坤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在当今中国的各色媒体上,有一个词汇司空见惯,这就是所谓的“战略互信”。

  这几乎是一个用得稀巴烂的一个词汇了,经常用来形容中国同许多国家之间的关系,其中尤其是中美关系。在各种描述中美的关系的文章中,随处可见充斥着“战略互信”的字码,以至于人们都习以为常、不以为然了。其实,对很多人来说,这个词虽然耳熟,但却并不能详,究竟什么叫“战略互信”,未得深究。有鉴于此,笔者以为很有必要对此辨析一番。

  首先,什么叫“战略互信”

  顾名思义,把“互信”发展升华升级到战略层面,这才叫“战略互信”,这里所谓“战略”,可以理解为“宏观”、“总体”与“方向性”的东西,在这个层面上搞“互信”,都“互信”些什么呢?

  具体地说,应该彼此相信对方具有善良的愿望,怀抱友好之诚意,彼此相信对方是和平、进步而不是侵略、破坏的力量,也相信彼此之间没有敌意,只有互相帮助,而没有打击乃至杀死或者干掉对方的任何企图。也就是说,彼此都有着这些基本的信任,因为如果没有这些基本的信任,也就根本谈不上什么“互信”了。

  至于人们平素所见所闻的一些事情,比如借债还钱,签合同、订协议之类,这种往来关系构不成“战略互信”,因为就算是尔虞我诈的商人之间和杀得血流成河的敌人之间,也可能进行这样的交易。

  其次,“战略互信”管什么用

  有“战略互信”为保障,国家之间可以减少直至消除战略误解与军事担忧。譬如甲国与乙国之间建立了“战略互信”,那么不管甲方发展什么武器,采取什么战略或军事行动,乙方都不会担忧或者误解为矛头指向自己;反之亦然。

  如果不是这样,甲国与乙国之间没有“战略互信”,则难免要彼此戒备、提防了,他们将对彼此的战略企图有深刻的怀疑,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要心照不宣地开始彼此较劲,互为假想敌,制定或准备彼此较量输赢的方案与计划。没有“战略互信”的大国之间往往要纵横捭阖、勾心斗角,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英法德俄奥之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苏德英法之间与美日苏之间就是这样一种情形。

  最后,建立“战略互信”都需要哪些条件

  世界上有些国家之间可以建立“战略互信”,有些国家之间则完全没有这个可能。尽管“战略互信”这个词被国家关系领域的一些“专家”、“学者”用得稀巴烂,但其实国际关系领域“战略互信”是相当稀缺的资源,原因在于这种关系所需要的条件十分难得。一般来说,建立“战略互信”需要如下几个条件:

  一是要具有民族基础,简单地说,就是基因相近或一致。同一个民族像一家亲,即使分成不同国度,关系总归非同一般。英国与美国之所以能形成铁杆同盟,就是因为基因上这种父子关系的缘故,俄罗斯之所以对前南斯拉夫那样关心关怀,原因也在于此。

  二是要具有文化根基,也就是有共同的价值观,包括宗教价值与政治价值。如果存在政治价值上的冲突,“战略互信”则无从谈起;如果缺少宗教文化的一致性,所谓的“战略互信”也就空有其名而无其实,难免为权宜之计。

  三是要具有利益基础,即在重大的战略上利害相关,有着“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利益关联,这样的关系也能促成战略结盟,因而也可能出现一定时间、一定程度上的“战略互信”,譬如二战期间的英国、美国与苏联,还有现如今的美国与日本、与印度等。这也意味着,即使是战略盟国之间,建立真正的“战略互信”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正因为“战略互信”是如此稀缺难得,所以它广为人们特别是中国人所渴望,这完全可以理解。但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战略互信”真的没有像宣传的那么多,对当今中国尤其如此。过去,有的人曾形容中美也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似乎据此可以构筑“战略互信”一般,其实难堪。所谓中国与美国“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这种外交辞令说起来很好听,惜乎美国人对此不尿;另外,还有人说中美是“夫妻关系”,笔者不知是真是假,即或是真的,难道夫妻关系就靠得住、就能有“战略互信”了吗?

  所以,“战略互信”仍然是中美关系的大难题。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