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学者观点

孙锡良:如何树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威?

2017-08-01 15:41:01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孙锡良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我没有看到过权威性的军力排名,只是从网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民间性对比,说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陆军是世界“陆军之王”。

  这个说法是否确切也算不上什么特别重要之事,有这个说法,总是有其来源和依据的,一国军队在国际上的形象从来都不是文章给堆出来的,战争,只有战争,才可以做实这个,其它所有的过程都是虚像。

  中国陆军为什么有“王者之师”的崇高形象?当然,也是打出来的。

  1945年,美、俄、英的军队是看不起国民党军队的,到了1949年,世界各国军队的眼中也没有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位置,尽管它打败了国民党军。一支没有在“二战”中决定全球战场局势的军队是很难赢得尊重的,“二战”塑造了“美、苏、英”的军事形象,尤其是把美军推上了军事神坛。

  然而,1950年以后,一切都在发生变化——朝鲜战争来了。

  中国有很多人老喜欢争议“朝鲜战争”的是非曲直,总喜欢探讨战争的挑事者责任。而我却在2011年提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观点:不管谁挑起了这场战争,对中国而言,都是一次机遇,甲午战争后,中国在朝鲜失去的东西,终于给了我们局部找回的机会。

  毛泽东,不是一个好战者,但却是一个善战者,更是一个古今少有的军事巨匠,他知道塑造一支强大军队必须要多少次让其来回进入熔炉,三大战役歼灭国民党军只是第一次进小熔炉,朝鲜战场才是新的国际大熔炉,放到这个炉子里炼一炼,若是好钢材,越打越硬,若是废物,就让它熔在炉里。

  不可一世的“王者之师”——美军,在朝鲜战场上活生生地被“稚嫩”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推下了神坛,美军带着一路狗腿子组成的“联合国军”没有赢得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荣耀,它们只能接受一个现实:新的陆上王者之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

  如果说“朝鲜战争”只是让中国军队初露霸气,那么,其后的几场战争就更加做实了它“敢打善战”的威名,中印战争、中苏战争、西沙海战等等无不以胜利的面貌呈现给世界。

  王者之师的领袖不是经常打仗,但,该打的时候,就打敌人一个灰头土脸。敌人判断中国人民解放军绝对不会出手时,解放军就狠狠地揍了它一顿。毛泽东打仗,不是检验谁是纸老虎,而是告诉你,谁才是真的打虎英雄。

  说完中国人民解放军,我们不妨整理一下美军的形象演变。

  前面讲过,“二战”成就了美军,罗斯福成就了美军,一个人,一场大战,把奉行“不干涉主义”的美国和美军塑造成了领导世界军事斗争的领袖角色,不可谓不伟大。然而,“朝鲜战争”的结局又告诉世界:美国虽然强大,但不能跟中国打大仗。其后的“越南战争”,美军也只能局限在毛泽东划定的范围内作战,因为它害怕跟解放军再次直接交手。

  事情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悄悄发生着变化,“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时代来了,一股强大的“军转民”潮流席卷中华大地,“经济挂帅”的总纲领开始主宰其后的将近四十年时间,也许可以战,也许还能战,但是,世界不再欣赏你的战力,因而也就不惧你的威风。

  在此区间,美国打了很多场大大小小的战争,两次“海湾战争”最为经典,它给全世界演示了现代化战场的新模式,并且成为世界各国准备战争和设计战争的模板,美军的“闪电战”和“直播战争”让世人看到了传说中的所谓“文明战争”的样式。实际上,战争永远没有“文明”一说,越现代的战争越残酷,只不过,美军用高科技让战争蒙上了一层娱乐色彩。

  在此区间,俄军用战争成功解决了车臣分裂问题,兵不血刃地借助一个小的机会收回了克里米亚,俄军还在国内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成功介入到中东战场,重新让因前苏联崩溃失去的中东关键者位置得到了回补,战斗民族没有因经济下滑失去往日的雄风,俄国军队仍然是美军不敢轻易挑衅的对象,这就是军威,战场上打出来的。

  今天的美军,既是打出来的王者之师,又是被惯出来的霸者之师。

  “二战”成就了美俄军队,也“成就”了法国军队——摆拍的美艳之师。法国,拿破仑之后,便无英雄,“普法战争”并没有真正打醒法国人,法国军队除了有美艳的装备和形象外,没有军魂,一个月不到就被德军打得举手投降,比蒋介石军队都差很远,如此不堪一击,连德军都始料不及。从此以后,法军的形象便一溃千里。“北约”成立后,法军又躲进“北约”这个铁笼子中,成为一支不折不扣的“孤假虎威之师”。

  今天,大家都有一个共同印象:只要德国愿意重新武装自己,其战力很快就能超越法国。为什么会这样?军队的形象是打出来的,德国在“二战”中是失败了,但德军的形象还是令人恐怖的,这就是战争的心理暗示。

  一支军队,你的形象好不好,不只是取决于武器、装备、后勤等硬件,更取决于其战争精神。一般来说,人类在经历了一个痛苦的乱世以后,战争精神会得到极大提升和深化,并可以延续相当长的时间。通过战争精神的延续,以保持一个受难民族的历史记忆,从而促使国民居安思危和自强自立。

  然而,非常令人难以理解的是,100多年的屈辱史并没真正触动中国人的灵魂深处,几十年的时间就冲淡了中国人对所有痛苦的灾难性认识。相反,他们不由自主接受了曾经让自己无比痛恨的强权者灌输的“和平纲领”,这是一个非常搞笑、荒唐、捉弄人的意外结果。狭隘的开放思想制造了一个特别有趣的国度:一边被强权挤压得透不过气来,另一边却有很多人媚笑着要与强权共管世界;一方面连自己的领地还无法保持完整,另一方面却还有无数国内精英为觊觎其领地的霸权者带路圈钱;一方面基督徒们在世界范围内侵吞其既有的国际利益,另一方面却还有相当数量的主流为殖民者的枪炮声鼓掌欢迎。不管从哪方面考虑,很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这个“新中国”大不应当在精神境界垮塌得如此之快,这些现实让我深感到中国人可能永远都学不会西方基督徒“一手高举圣经、一手高举枪炮”的统治意识。

  日本诗人在写到战争题材时,总是会谈到战争的快乐,而中国诗人或作家在提到战争时,往往描写的都是战争的痛苦。按理讲,日本在过去的战争中承受的痛苦一点也不比中国更少,但他们对待战争的态度非常乐观。现时的中国人则在用一种懦弱的心态审视一切战争行为,国民主体竟热衷于欣赏懦弱性格的伤痕文学,并由此构成了中华民族性格的一部分,任何带有战争精神的少部分人只能选择退居无知者和无能者的地位。

  只要中国始终一味地沿着依外的思想发展经济和维系后代,虔诚地以规避风险为乐趣的话,那世界对中国还能有什么期待呢?一个大国,如果没有铁的政策,无论它拥有多么伟大而又远久的文明历史,无论它有多么令世界敬佩的民族智慧,无论它有多么宽广的土地和众多的人口,都会在这个竞争性的世界中沦为被统治者甚至是被灭亡。在这个混乱的世界中,弱者才会去喂养强者,弱者才会去讨好强者。当小鸡面对的是虎和鹰的时候,最无效的态度恐怕就是“恭顺”。中国放弃或者说不敢重拾叫板西方的政策,很大程度上是这个国家的战争精神缺失的缘故。

  养活军人,不必天天用来打仗,当然也更不是为了侵略战争。但如果这支军队的指挥官们都抛弃了“建军精神”,他们的兵卒又能让谁敬畏?它所护卫的那个国家又能让谁敬畏?

  战争是需要有理由的,但战争精神是不需要理由的。如果一定要找到其中的合理性,其实也很简单:丛林法则。

  如果想苟且偷安,就会极力给其子民灌输“太平盛世、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消极文化,这种文化总体上表现为儒家为甚的特征,与基督文化大相径庭。基督徒在掌握了世界以后,还忘不了叮嘱他的信徒们:“继续驯服那些低级的异教徒,对那些顽固不化的异教徒,让他去见上帝吧!”

  无须以寻求战争而快乐,但不要忘记寻找失去的战争精神;没有战争精神的民族,战争就是她身边挥之不去的幽灵。一支没有战争精神的军队,就没有可能在世界树立军威,一支没有军威的部队,就没有可能担当起捍卫人民利益的重任。

  什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精神?如何树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威?毛泽东军事思想。除此之外,没有其它。

  写于2017年8月1日星期二

    原标题:军威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孙锡良”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