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学者观点

孙锡良:对“武大夏琼辞职”的冷静思考

2017-05-28 16:37:31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孙锡良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作者按:昨天,在发出该文的时候,我是非常有信心的,因为这是一篇纯粹的检讨式文章,不触及任何敏感问题,也不触及任何网络政策,完全是就事论事,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是站在理解管理者的立场上评论的。然而,事与愿违,文章还是被删了。我不知道原因,只看到结果。从我的感知上理解,删文应该不是微信公众平台有意而为,应该是触及了部分老师的情感,或者说触及了夏琼式老师的思想自留地,他们的“举报”是令人遗憾的,我对网络管理员是理解的。今天,我再次以图片的形式发出文章,希望所有读者能以理性态度面对,不要习惯性做极端评论,任何两个方向的极端思想都是有害社会的,也是有害教育的,教育人不理性,整个社会不可能理性,教育人自私,整个社会必定庸俗。如果大家真的想解决问题,请释放自己的智慧,不要用野蛮的手段。

  著名的武汉大学出新闻了,新闻的主角是新闻系系主任夏琼。说实话,在当今中国大学,不要说系主任,就是一个学院的院长辞职也根本算不上什么新闻,进退非常自然。

  夏琼教授不愧为新闻学教授,制造新闻的能力远高于大众,硬是把一个毫无影响的角色转换过程炒成了很有影响的新闻事件。

  事实上,研究新闻学的夏琼教授清楚地知道,她的这封辞职信惹起的绝不只是高校的管理问题,甚至不是中国的教育问题,是更为深远的“语境”之争。我们不需要看别的反应,只要看新闻背后的评论就真相大白,几乎一边倒的声音是值得引起重视的。

  从辞职信及夏教授后续的回应看,有些看法还是很客观的,部分反映了高等教育的真实环境,在很多老师的心中都留有类似印象。但是,她的整体思想是否客观呢?我个人认为不太客观,很多说法明显有夸张之嫌。

  单从一封信并不能看出事件的全部真相,夏教授的说辞并不能照出自己的光辉,这是我与一般网友评论的歧见之处,尽管我对她的言词有一定认同。

  如果只局限于探讨夏教授本身的学术水平和学校的管理模式,毫无疑问都偏离了这条新闻的本意,如果有人借此攻击武汉大学的管理模式也只能突显自己对中国高等教育现状的局部无知。

  大家都需要静下心来思考,都不能以“我即真理”为出发点来评论这一事件,所有真正关心教育的人应该做一件事:反省。是全面的反省,不是全面的反对,更不是全面的反扑。

  ■■■教育的管理者应该反省。

  这里面需要弄清楚一个很重大的问题:谁是教育管理者?教育部算不算?我认为不算。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管理者”已经浓缩为一个非人格化的实体。假若大家认可我这个说法,我希望教育管理者反省的是:教育大方向是不是需要调整?

  从民间来看,无论得利者还是失利者,大家都看到了教育的乱象及问题,但大家又都看不到解决问题的希望。从这个角度看,教育管理者被批评,没有太大的被冤枉成分。

  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问题堆成山,唯独缺愚公,没有人能移。原因在哪里?一亿个人,也许能说出一亿条理由,条条都不同。然而,如果让我来找原因,我就只想说一条:“先富理论”扩展到“等级教育”的结果。所有的教育问题是都是路径问题,都是阶级鸿沟问题。

  ■■■教育的执行者需要反省。

  这里面又要弄清楚一个重大的问题:谁是教育执行者?在很多人看来,教育执行者是各个环节的教育行政官员。但在我看来,最大的教育执行者是老师。

  教育管理者出了问题,教师队伍没有出问题吗?出了问题,出了大问题。老师,有一个共性——很少承认自己犯错误。你如果以老师为样本调查教育问题,他们几乎百分百把责任推到教育管理者头上,他们都会说老师的问题是由管理者的错误引起的。

  我不想在鸡和蛋的问题打转转,我非常直接地认为:老师身上的问题也是极其严重的,他们于教育本位的偏离程度不亚于教育管理者,老师不愿意反省,再好的制度也是废品。

  A、老师,都认为自己是人才,都表现有强烈的自恋情结。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拥有“我即真理”的优越感,尤其是近四十年来的经济自由化把老师的这一种优越感推向了顶峰。在社会越来越知识化的今天和明天,“人才”的定义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老师已经不是“人才”的代名词。非常奇怪,先知先觉的老师们没有真正意识到这样的历史性转变,这个主体还没有走出“老师是天然得道者”的旧轨道,狂热的自恋情结笼罩在整个队伍身上,一部分人深以此为傲。

  B、老师,大部分都有强烈的自闭症。过去,中国有句古话:秀才不出屋,能知天下事。今天,还有很多老师仍持该陈旧观念,总认为自己只要读足够多的书,便可以运筹帷幄,旗舞天下。一旦遇到阻力或者是打击,便表现为强烈的抵触情绪甚至是出离的愤怒。他们不能充当学校与社会的桥梁,相反,在很多情况下成了两者之间的障碍,他们用“书本”阻碍社会的进步,社会表现出来的与书本的异质性不是促进老师们改造自己,而是激发他们排斥社会,激发他们用错误的理念影响自己的学生。夏琼说高校管理者不懂教育,不尊重老师。大家都很轻率地认同她。有没有人反过来问夏琼:如果让她当校长,她算不算懂教育的人?她能尊重老师吗?我想先打个“?”。

  C、老师,都拥有一颗极易破碎的玻璃心。夏琼教授讲,高校践踏教师尊严,侮辱学生智商。我不是非常严格地同意这一说法,从整体上讲,践踏教师尊严的事情在高校还并不算很普遍,并且高校领导有越来越尊重老师的迹象。为什么老师总认为自己的尊严被践踏呢?在我看来,除了部分领导确有侵权事实之外,很大程度上源于老师普遍性的玻璃心。老师,在学生面前是被尊重的,一旦管理者给出了与学生相反的压力模式,很多老师习惯性表现出反感甚至是反抗,他们把“管理规则”经常视为“限制自由”,莫名其妙地自伤自心。

  老师,受到委屈,很容易表现为精神焦躁。不过,他们很少用自己的内心世界去理解自己的学生,他们埋怨学生的心理指数一点也不少于埋怨领导的心理指数,学生稍微表现一些叛逆,他们就感到伤心或者愤怒。也就是说,老师总是习惯于埋怨两头,很少反省自己,老师们的心很多都是玻璃做的。

  D、老师,都拥有天然的动摇性。关于老师立场的动摇性问题,有一种很普遍的解释是“五斗米理论”,大家认为,老师缺少人格独立是源于对生活物质的依赖性,是物质决定精神的结果。然而,完全是这样吗?不是的。在当今时代,有独立性,可能会有挫折,但未必失五斗米,中国高校仍然有一定的民主空间。

  E、老师,都拥有一颗理想的“民国心”。近几十年来,公知们一直在夸张地宣传“民国大师”,都在极力地鼓吹民国式的自由教育,都在拼命地要求教育模式回归民国,以制造新时代的“大师”。很多老百姓也被大量的“民国鸡汤文”所迷惑,以为民国教育真的可以复制到今天,管理者一有约束,老师们便以“民国大师”施压,中国知识分子“有知识无思想”的痼疾显露无遗。事实上,欧洲不可能复制“工业革命时代”的教育,中国更不可能复制民国教育。

  F、老师,都拥有浮夸的道德观。夏教授讲,做一个纯粹的教书先生真的很难。我并不完全认同她的观点,虽然其中包含些许的事实。无论你在哪个学术层次,如果真想做纯粹的教书先生还是大有空间的,在大学,你若真的很纯真,完完全全可以做一个好教书先生,做不到纯真,就我的观察看,说到底还是名利在作怪,还是“我即真理”的思想在作怪。也许我这样讲会得罪很多老师,但我坚持要这样讲,有相当多的老师并不真想做纯粹的教书先生,很多老师的批判源于自己的缺失,并非因对“纯粹”的追求失落感。老师这个群体的道德分量有被浮夸的倾向,如果要改变中国教育,老师们的道德需要回归,而不应只指责教育管理者。

  在中国,老师不愿意革自己的命,还有一个传统的文化继承——儒家学说。在这个大文化历史背景下,老师们始终会抱着“中华传统文化”不放,他们的人格永远不会独立,即使中国套用美式教育制度,老师这个群体的寄生思想和服膺意识还是会根深蒂固,绝无解脱之日。在物质、名誉、美色和位置面前,他们永远没有一个确定的支点,哪里适合他们,他们的思想就移向哪里。

  ■■■教育的关系人需要反省。

  谁是教育的关系人?全体人民。

  我们中国人,从物质看,不亚于许多中等发达国家,但从意识看,绝大多数国人的思维仍停留在封建时代,大脑既容易被甲方洗,也容易被乙方反洗,爱得很快,恨得也很快,爱得很深,恨得也很深。一群不是很爱思考的“教育关系人”,即使接受了相当规模的教育,思想仍会是幼稚甚至是无知的,

  人民群众怎么个反省法?没有捷径可走,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要想多数人享受公平教育和素质教育,只有一条路:要求脱离教育市场化。

  绝大多数人受近些年的市场经济影响,附和少数人推行教育市场化的歪论,总以为自己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超越平均水平的特殊教育。然而,十四亿人的中国,“先富者”和“先官者”掌握的资源是很庞大的,剩下可供分配的其实并不算多,高校满足了“夏琼教授们”的愿望,未必就能满足十四亿中国人的愿望。

  最后,我很想讲的是:

  夏琼教授制造新闻,那是她的专业能力体现,这里面很难映射出谁明谁暗,人民大众没必要简单地跟随她的新闻目标走。

  大家需要搞清的是,反思教育绝不是为了满足老师的群体愿望,更不是为了满足改革政绩的需要,而是为了民族素质的整体进步,教育的公平性应该置于教育的功利性和差异性之上。

  我们必须看到,近三十多年来的个性化教育和资本化办教育并没有带来原创性红利,欧美过去的教育成功也并不代表未来的教育成功,只有构建中国独立的系统性公平教育,才能给中国带来一种新的希望。

  一个本不是新闻的大新闻,明争论显而易见,暗博弈波涛汹涌,我们要拿出勇气集体反省中国教育的过去。

  写于2017年5月27日星期六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