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学者观点

尹国明:警惕环球时报在东北亚问题上的私货

2017-04-26 09:42:08  来源: 微信“产业人网”   作者:尹国明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在朝鲜半岛问题上,中国政府方案的关键是,不能把朝核问题是朝美的矛盾变成中朝的矛盾,而《环球时报》最近的几篇文章,却正在起着激化中朝矛盾的作用,把中国从调停人身份变成矛盾的一方,这样下去的结果,就是把朝美矛盾转换为中朝矛盾。

  《环球时报》的问题不在于它弘扬民族主义,而是民族主义里面掺入了杂质。因为杂质的存在,不仅仅是影响民族主义的纯度,而是影响到民族主义的性质。在朝鲜问题上,这一点表现的极为充分。给中国政府处理朝鲜问题,带来很大干扰,那篇被人解读为中国政府已经允许美国对朝鲜动武的底线说,引起多大的舆论误读,就是其中一例。

  在朝鲜问题上,中国政府以高频率表明立场,历史是很少见的,这种最近出现的情况应该开始于美国官员和海外媒体开始炒作中美已经达成默契,中国已经在叙利亚问题和朝鲜半岛问题上做了重大让步。事实是,中国并没有在原则问题上做让步,但美国却要给世界一种中国做了关键性让步的假象,这就是舆论战,信息战和心理战的范畴了。

  那么中国政府一再表明的双暂停和双轨并行思路,是目前为止,中国政府能够采取的最优战略。这个方案隐含的关键信息,有三个:第一,朝鲜核问题,既有朝鲜的原因,又有美国的原因,甚至还是美国的原因占主导,双暂停的关键是美国停止对朝鲜的战争威胁,给朝鲜缔结和平协定,这个要求并不过分,就看美国有没有诚意。这也说明,中国政府充分考虑到朝鲜核危机的由来,有美国两次背信弃义撕毁协议的因素。第二,朝鲜核问题是朝美矛盾,中国不是矛盾的当事一方,按王毅的话说“中国不是当前矛盾焦点”,中方是“本着对半岛和平、地区稳定负责任的态度”,为解决问题做努力。第三,“中方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立场一贯,明确,而且不会改变,那就是坚持实现半岛无核化,坚持维护半岛和平稳定,为此,必须用和平手段来解决半岛核问题”。

  外交部通过不同场合多次表态,立场已经表达的不能更清楚了。中国还是坚持对朝美各打五十大板的立场,居中调停的角色不变。中国重申立场,部分是为了应对美国和境外媒体对中国立场的各种歪曲误读,所以说中方的立场“一贯,明确,而且不会改变”;另一方面,这句话也是说给一些境内媒体听的,因为中国一些境内媒体也在跟着境外媒体的口径,歪曲中国政府的朝鲜半岛立场。

  应该说,中国政府这个立场和态度,是基本尊重了朝鲜半岛核问题的现状和问题由来等客观事实,又兼顾了道义,并没有因此美国实力强大,而朝鲜实力弱小,就只谴责朝鲜,只施压朝鲜。准确表达中国政府这个立场,非常重要。既要充分表现出中国政府无核化的立场,也要表现出中国并没有恃强凌弱的道义形象。国家博弈之间,道义的形象,并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会占据道义的制高点,并转化为巨大的软实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在国际关系博弈中同样是适用的。

  国内的自由派媒体,不需要去分析,肯定是立场高于一切,只站队不站对,而且不是站中国这边。在国内自由派媒体话语权重超大的这种情况下,《环球时报》作为一个平时以民族主义立场示人的有影响力的媒体,是不是跟中国政府的朝鲜半岛立场保持一致,做到不歪曲不偏颇,就很重要了。考虑到《环球时报》还有一个党报子刊的身份,《环球时报》的表态就应该慎重。

  但很遗憾,《环球时报》要表达的朝鲜问题立场,并不是中国外交部的立场,或者说,是一定程度,很大程度上扭曲了中国外交部一再表达一再强调的立场。《环球时报》这几篇文章,当然有民族主义的表达,但他跟中国政府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它表现出的是一种恃强凌弱的民族主义,这种民族主义,在世界看来,就是我们曾经批判过的霸权主义。问题是,《环球时报》并不是公平对待朝美,跟中国政府那样各打五十大板,而是对朝鲜是警告的严厉语气,对美国是商量的温婉语气,对朝鲜有多横,对美国就有多怂,完全没有王毅外长的那种“不管是谁,如果要在朝鲜半岛生战生乱,那就必须为此承担历史责任,为此付出相应代价”的正气和豪气。

  我们以《环球时报》的一段文章内容为例进行分析。“反对朝鲜拥核是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而且在此时此刻,这一共同利益变得很突出。是平壤一意孤行的核导计划将中美这两个当年朝鲜半岛上的对手变成了合作者,随着它的继续冒进,中美都使出越来越多的制裁手段将无可避免”,这就是引起朝中社反击的那段内容,这段内容,似乎“不经意间”混淆了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反对朝鲜拥核真的是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吗?那美国为什么不接受中国政府提出的很体现公平的双暂停建议?朝鲜已经多次声明,朝鲜停止核试验的条件是美国停止针对朝鲜的军事演习,这个要求不能说过分,但是美国做了吗?美国需要的是朝鲜半岛紧张还是真正的和平?这段话首先把朝鲜半岛中美国的责任给撇清了,把责任都推给“平壤一意孤行的核导计划”。“这两个当年朝鲜半岛上的对手变成合作者”,这句话也用意很深,先是这句对手变合作者,由《人民日报》子刊说出来,很容易起到刺激朝鲜中国背叛朝鲜的联想,而最近的舆论战炒作中国同意美国动武,正是要造成朝鲜产生这种联想。更重要的是,中美之间在朝鲜问题上难道只是合作者,而不同时也是博弈的对手吗?朝鲜半岛问题,虽然中国政府说成是朝美矛盾,但实际上呢,更是中美矛盾。怎么会无视这种矛盾,而只强调中美是合作者?这种偏颇式的定性,只是作者的认识问题?

  比这篇文章更为有刺激朝鲜的是在舆论场都在炒作中国允许美国动武的时候,《环球时报》适时出现的那篇《美国切不可选错突破朝鲜困局的方向》,那段诡谲的“中国非常希望朝核问题早日破解,但无论发生什么,中国都有一条底线,会不惜代价去守护,那就是东北的安全与稳定。与此相关,朝鲜的核活动决不可对中国东北造成任何污染。此外,朝鲜不能走向大量输出难民的那种动荡,鸭绿江对岸也不能出现一个与中国敌对的政权,美国军队更不可推至鸭绿江边”,让境内外媒体都据此怀疑中国政府对朝鲜的立场发生重大变化,允许美国对朝鲜动武。

  《环球时报》在美国启动对中国舆论战的时候,发的这些文章,我不知道是出于有意还是无意,但是确实都客观上起到了配合美国离间中朝的舆论战的作用。

  而文章中有些倾向性,并不只是表现在内容,也表现在语气的微妙把握上,反正不知道别人怎么看,我是很容易感觉出这些文章对朝鲜是一种居高临下的问题,对美国是一种仰脸堆笑的人畜无害表情。

  所谓霸权主义者的嘴脸,从来都是对弱者横对更强者怂,这是普遍规律。

  霸权主义者为什么会失败,不是败在实力,而是败在道义。道义也会转化为实力,失去了道义,也就失去了未来。历史上的强权,无论一时多么威风八面,不可战胜,到最后都成为历史烟云。新中国就是中国在反抗列强殖民统治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在反抗世界霸权的过程中强大起来的。中国以往能以弱胜强,从弱到强,终极一点,就是路线正确,得道多助。现在中国硬实力强大了,快速缩小与最强大国家的差距,但是一些人却提前做起了霸权梦。实力还没到霸权主义的程度,却已经长出一颗霸权主义的心。中国还没有实现国家统一,就先面对世界,先给自己描绘出一个霸权的嘴脸。霸权的嘴脸,不是霸气,而是前面说的对弱者横对强者怂。霸权主义也打着民族主义旗号,但确实一种丑陋的民族主义,实际上,也是一种有害的民族主义。历史上搞霸权的,哪有一个可以长久的?即便不用爱国主义加国际主义的视角,也应该用王道而不是霸道去勾勒未来的世界秩序吧。中国的“一带一路”能够赢得那么多赞誉,是因为体现了共享共赢,而不是传统西方式的利益独占的霸道。

  《环球时报》在朝鲜问题上表现出霸权主义的嘴脸,如果它不冒用官方名义,那也罢了。市场化媒体,迎合自己的受众心理,也不值得大惊小怪,但它非要把针对朝鲜宣示的霸权嘴脸,搞成中国的官方态度,比如这篇这就对中国要塑造的道义形象形成强烈的高级黑效果,而一个高级黑的杀伤力超过十个对手。

  这次《环球时报》和朝中社的互怼,本质是两家媒体之间的交锋,还够不上中朝官方的态度。中国反对朝鲜拥核的立场是公开的,参与联合国对朝鲜的制裁,也是为了表明这个态度。但中朝之间并没有因此而撕破脸,虽然朝鲜在2月23日朝中社发表了一篇文章,里面对中国参与制裁朝鲜嘟囔了几句,但整体上,两国政府层面还是克制的。关系冷淡归冷淡,但没有冷淡到冰点,关系是紧张了一些,但没有紧张到爆燃点。这就是两国政府之间的一种默契,虽然因为朝鲜拥核有结构性矛盾,但在地缘战略方面应对域外大国的问题上,还有着共同的利益。所以,有小争吵但不要形成大分裂。国际博弈,胜在细节掌控,重在度的把握。而美国近期来的舆论战,目的之一不正是要离间中朝,把朝美矛盾转化为中朝矛盾,借中国之手解决朝鲜,坐收渔翁之利吗?而这些中国媒体,也在跟着美国,把朝核问题从朝美矛盾炒作成中朝矛盾,中国的自由派公知,就在很努力的这么引导舆论,让中国敌视朝鲜,让中国武力解决朝鲜,让中朝死磕。只是自由派公知和媒体的声誉已被自己糟蹋的差不多了,这个时候民族主义的一些人和一些媒体却站出来了,和自由派合流,也在主张中国死磕朝鲜。自由派是逆向种族主义的,而号称爱国的人,也跟着自由派的调子喊,这就是我说的不是太蠢就是太坏的原因。

  《环球时报》这些表面民族主义,骨子里自由派诉求的文章,存在着摧毁中国在解决朝鲜问题上的道义形象的可能性,它愿意给自己刻画一幅恃强凌弱的嘴脸,那是胡锡进的自由。但打着官方名义,就会把它自己的市侩形象,加诸中国政府。把中国政府声明的谁生乱生战谁就要承担责任大国态度、大国气场,刻画成一种市侩嘴脸。

  但这还不是最坏的作用,最坏的作用,是《环球时报》在通过那些容易被误读为中国政府允许对朝动武的底线说刺激朝鲜,在用“中美变成合作者”的字眼刺激朝鲜,而实际上,允许对朝动武从来不是中国政府的态度,中美合作,也不是中美在朝鲜问题上关系的全部,还有中美斗争的一面,却在那边文章中被淡化处理。媒体人的笔是可以杀人于无形的,他不需要把话讲明,就可以通过部分的剪裁中国政府的观点,来暗示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结论。美国正在做的信息战,就是要激化中朝的矛盾,难道跟现在《环球时报》正在做的,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吗?

  很担心,《环球时报》是不是正在做着自由派媒体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胡锡进的民族主义为皮,自由主义为骨,是不是真的已经传染给《环球时报》了?今天的《环球时报》文章《朝中社为威胁中朝关系会有灾难性后果,中国官方该怎么办?》,从题目就不难看出,它又在暗示以谁的名义在说话。文章看着很解气,看着好像处处在表达中国的强硬立场,但细捉摸之后呢?

  不是所有的民族主义,都是有利于中国利益的,要特别警惕那种表面上的民族主义,骨子里的自由主义。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