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学者观点

尹国明:从《以人民的名义》中看不到反腐胜利的希望

2017-04-19 09:29:11  来源: 微信“明人明察”   作者:尹国明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这些天,以《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火了,今天,发改委的一条微博火了。

  如果说《以人民的名义》好评如潮,那么发改委的这条微博就是差评滚滚而来。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以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我已经追到32集。

  如果只是把它当成一部艺术作品,那这部电视剧拍的很好看,反腐也在节节推进,可以预测下来的情节,虽然反腐经历过各种干扰和曲折,但最后还是取得了胜利,正义战胜邪恶。但如果结合发改委的这条微博,这部电视剧并不能给我带来更多对反腐胜利的信心,两厢对比,我从电视剧里面看不出社会反腐的胜利的希望在哪。原因很简单,只要私有化还在继续,腐败的批量制造就不会停止,反腐的速度就跟不上腐败的速度。

  发改委当年打着人民的名义进行食盐体制改革,基本的思路是市场化替代盐业专营。市场化改革是经济改革的一条主线,至少在发改委的改革层面,是这样。另一条主线就是私有化。不必讳言,市场化和私有化,事实上成为经济改革的两个轮子。结果就是随着改革的推进,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而公有制经济比重越来越低。

  发改委在推进食盐改革时,反对的声音不可谓不大。当时反对的理由主要是担心食盐行业引进市场化,一是会导致食盐涨价,二是会诱导出现食盐质量问题。这种担心的逻辑是:市场化,就是要让各种私人资本加入到食盐的生产和经营的环节中,而私人资本参与生产和经营的目的只有一个:利润,私人资本关注的也只是利润最大化。那么显而易见,要满足私人资本对利润的要求,最简单和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涨价。如果不涨价,因为增加了这么多的经营主体,原来的盘子无法满足私人资本的盈利要求,那么私人资本就不愿意加入。如果激烈的市场竞争,让价格不能涨到期待的区间,私人资本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就要尽可能降低成本,还会在质量上想点办法。现在几乎无所不在的食品安全问题,不就是这么来的吗?

  现在,食盐改革取得的第一个成果,就是食盐普遍的涨价了。齐鲁晚报3月23日报道,原价1.5元一包的盐已经找不到了,而2元一包的盐也不好买。这跟网友反映的情况是一致的,很难买到两块钱以下的食盐了。

  食盐市场化改革导致涨价,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只是来的早晚的问题,只是涨的多少的问题。这样的市场化改革,其实就是私有化改革,引入私人资本,所谓促进竞争。有些改革家,不仅把市场化当成万能,而且还成为了一些人改革的政治正确。我相信邀请茅于轼当改革咨询专家的发改委就是这样的,回顾一下发改委推进的改革,又有哪个不是这样的?实施市场化加私有化改革的兰州水务引进外资威立雅,不但自来水提价,而且还因为市场化后的水厂长期拖延自流沟的维修,让兰州市民品尝了含苯的水。早在2005年,合资后的青岛威立雅,就因为自来水管接到排污管道,让青岛市民喝了两年地沟水。

  另一个典型,是医疗市场化改革,改的便宜的药品不容易买到,企业换个包装另外改个名字,配方还几乎是原来的配方,价格却不再是原来的价格,而是几倍,几十倍的涨。原来的药品因为便宜,利润空间狭小,所以被市场化的经营主体淘汰出了市场。

  市场化改革,进行到今天,已经不肯放过每一个领域。铁路市场化改革,对准了号称计划经济的最后一个堡垒,而不管中国铁路就是凭借这个被视为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实现了铁路运营管理的世界一流水平,也不顾及英国的铁路市场化改革教训惨痛的前车之鉴。

  关键的问题来了?为什么非要进行市场化改革?这些改革肯定会以人民的名义,但问题是真的做到了为人民的利益了吗?前面提到的例子,显然无法得出这样的答案。

  铁路市场化改革还在路上,虽然铁道部已经变成铁路总公司,并开始实行企业化经营,但有人还是很不满意,不满意的理由是,私人资本还不愿意进入到铁路投资领域,因为利润太低。那么接下来的逻辑就是向票价要利润,铁道部开始酝酿高铁涨价,试点已经在东南沿海高铁展开,票价涨幅最高接近60%。事实上,从2013年铁道部在巨大的争议声中改革,就有重要官员给出了铁路改革的成功标准。2013年,国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也就是深度参与世行为中国制定改革路线图的那位,此君也曾在茅于轼的天则所当特约研究员。他在谈及本次铁道部政企分离改革时称,铁路方面改革的核心,是看外部的投资者能不能,愿意不愿意进入,改革是否成功就看这个指标。不仅是铁路改革,刘世锦同时指出,“其他的行业,石油、电信、天然气也需要改革,解决相应的问题”。

  市场化改革的目标就是要让私人资本愿意进来,愿意进来的前提就是要让私人资本有钱赚。感谢还有这么坦率的官员,让我们知道了市场化改革的成功指标是什么。有些秘密说出来,总比捂着盖着强。2016年7月6日,《人民日报》05版发表了一篇“人民时评”:《铁路版图升级,改革需要跟进》。文中提到:“在当下‘一家独大’难以为继、引入竞争满盘皆活的情况下,可否拿出一些优质板块、一些优质线路,以示吸引社会资本进入铁路市场的诚意?”,要把优质的版块、赚钱的板块拿出来,让私人资本进来享受发展的蛋糕,不赚钱的怎么办?那就留在铁路总公司呗。《人民日报》这篇文章也体现了对资本浓浓的关怀。

  不让资本有利可图的改革,是不成功的改革。所以,食盐改革,已经很成功,私人资本正在跑步加入食盐的产业链。铁道部改革还不成功,因为私人资本还不高兴。市场化改革导致涨价让老百姓不高兴怎么办?好办,发改委已经做出了榜样。不承认涨价,而是“价格稳定,实现稳中有降”。老百姓感觉涨价了怎么办?凉拌。以改革的名义,造谣,本来就有先例。

  为什么看到发改委的这则微博,让我想起了电视剧《以人民的名义》,因为腐败跟市场化改革是有关系的。

  腐败的严重程度也在随着市场化和私有化的推进而提高。虽然,还没有这方面的大数据研究揭示二者是什么样的函数关系,但至少是高度相关的关系。考察从改革前到今天的腐败,腐败跟市场化是正相关关系,腐败跟公有制的比例是负相关关系。前三十年,腐败也有,但整体可控而且轻微,中国属于世界上最清廉的国家之一。

  在新自由主义改革家的语境里,改革就是市场化,市场化就是私有化,这是不容质疑的信条。俄罗斯的私有化改革,打着反对既得利益集团的名义,一夜之间制造了经济寡头这个既得利益集团,至今还控制着苏联的众多关键命脉。乌克兰,已经被经济寡头彻底控制,经济寡头不但垄断经济资源,还同时垄断了政治资源。

  苏联几十年的积累,几乎一夜之间被抢食而光,俄罗斯已出售的12.5万家国有企业,平均售价权为1300美元,其价格之低廉创世界纪录。俄罗斯500家大型国有企业实际价值超过1万亿美元,但只卖了72亿美元。仅1996年一年,因国有企业私有化造成的损失就比希特勒侵苏战争使国家财产遭到的损失还要多。什么是腐败,这就是腐败。要说腐败速度,还有比这种私有化更快速更肆无忌惮的腐败吗?

  而俄罗斯人民得到了什么呢?俄罗斯实行私有化以后,1992年当年通涨率即达到2501%,1993年844%,1994年214%,1995年131.4%,1996年 21.8%,1997年11%,1998年84.4%,1999年36.5%。导致81%的居民多年辛苦劳动的积蓄被彻底洗动一空。广大民众遭到空前的浩劫。

  为什么从官员到企业高管,都喜欢私有化?因为私有化比收红包来钱快,还风险低啊。

  腐败是什么?腐败不就是以不对等的对价化公为私吗?用公共权力,把公共资源变成私人利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这就是腐败的要义。从这个意义上说,腐败,就是一种最低成本实现私有化的游戏。现在的很多私有化,通过各种手段,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流失,就符合腐败的特征,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私有化是最大的腐败,最有效率的腐败。

  但私有化还不是腐败的最高形式,最高形式是腐败合法化。无论是在国内和国外,如果市场化改革,不让私人资本认为有利可图,就不可能参与改革。通过市场化和私有化改革,让私人资本快速实现财富增值,这已经接近成为一种合法性腐败。这种腐败的本事是跟谁学的?美国为主的西方老师。

  不能说每个私有化改革,都有国有资产流失,但我可以说,不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私有化改革,比例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即使有形资产看起来没有流失,但无形资产的评估中也会动动手脚。不能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私有化,是私人资本不感兴趣的私有化。

  为什么我看了《以人民的名义》,看不到反腐成功的希望。因为这部电视剧,并没有关注到私有化市场化改革与腐败的关系,甚至在痛恨腐败的同时为私有化和市场化改革叫好,陈岩石,不忘初心的代表,不就为大风厂的私有化改革而叫好吗?现实中,因为私有化改革而工人得到利益的,有多少,占多大比例?是稀有现象还是普遍现象?这个电视剧在塑造陈岩石这个角色的时,就搞的很拧巴。这种拧巴,或许是创作者的认识问题,或者是考虑到政治正确。

  什么是现在的政治正确?是改革。改革要杀出一条血路,不改革就死路一条,谁不改革谁下台,都把改革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无论怎么强调改革的重要性,改革都应该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改革之初,改革的目的被定位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先不说执行的怎样,至少这句话说明,完善社会社会主义制度才是目的,改革只是手段吧。可是这些年,只听说不改革就死路一条,但是你听到过说不坚持社会主义就是死路一条吗?只听谁不改革谁下台,但是你听到过谁不坚持社会主义谁下台吗?只听到过为推进改革而不换思想就换人,但你听到过为不坚持社会主义而被换人的吗?有,但很少。当改革被强调成了目的,那么社会主义被置于什么位置?

  苏联时期改革喊得震天动地,谁不大喊改革,谁就会被视为守旧的代表。让苏联解体了,因为还有庞大的国有资产,俄罗斯继续大喊改革,当国有资产被瓜分的差不多了,没人再喊改革了。

  不改革当然是死路一条,但改革方向错了,那就死的更快。问题的关键不是要不要改革,问题的关键是怎么改革,为什么改革?没人反对改革,但有人会质疑类似发改委食盐市场化这样改革的性质,担心这种改革的后果。一个邀请茅于轼当高参的发改委,我们当然有理由担心有必要担心。当然,我也不认为发改委就是问题的唯一,因为这涉及到改革的路线问题。

  中国现在的腐败严重,有人说是体制问题,所以反腐就要反体制,就要搞西方体制。问题是西方体制的国家普遍的解决反腐问题了?美国,连总统选举都被设计成了合法化的圈钱交易,资本给竞选经费,胜选者用权力回报资本。 2015年,盖洛普(Gallup)9月19日发布的一项民调结果显示,2014年,每四个美国成年人中就有三个(75%)认为腐败现象普遍存在于该国政府之中。 该机构的调查结果自自2010年来大体保持平稳。过去十年来,认为美国政府腐败无处不在的美国成年人从来没有少于过半数。早在2015年,英国《金融时报》就报道,10万美元是布什 政府大使职位的价格。截止2004年8月,布什已经任命了30位在他的两次竞选中捐款10万美元以上的“先锋”出任大使。2016年美国大选期间,维基解密在推特上公开的678.4MB文档,爆出了民主党政府明码标价卖官的猛料,更是震惊了全世界。这次晒出的价目表,重要职位都明码标价。广播局长71.6万刀,日内瓦联合国代表60.5万刀,法国大使60.5万刀,联合国教科文大使60万刀,芬兰大使113万刀,能捞钱的卢森堡大使112万刀,联邦通讯委员会主席345万。政府这样,那么美国引以为豪的司法机构呢?仅举一个例子,就足以完胜中国的司法部门。宾夕法尼亚州鲁泽恩县法院前法官夏瓦瑞拉和他的同伙、首席法官迈克尔·康纳瀚(MichaelConahan)收受两座私人青少年监狱承包商260万美元的贿赂,从2003年到2008年,他们先后把近3000名无辜的少年送进少年监狱,以增加囚犯的数量来保证私人监狱的利润。东窗事发之后,夏瓦瑞拉的2480个案子被推翻。 美国好莱坞精心打造的正面形象的美国军队呢?2016年,路透社援引美国国防部督察长一份报告报道,为制造收支平衡假象,美国陆军不得不制造总计数万亿美元的假账来掩盖其混乱的财务状况。仅2015年一个季度,美国陆军就对2.8万亿美元的账目(约合18.6万亿元人民币)进行了不当修改,2015年全年账目总调整额高达6.5万亿美元(约合43.2万亿元人民币)。这些账目或没有发票收据,或纯属编造而成。

  所以,用体制问题解释中国的腐败并没有事实依据。何况,他们说的体制,还是指社会主义的体制。在前三十年的社会主义体制里,中国可是世界上最为清廉的政府。

  私有化和市场化不是解决腐败的良方,而是腐败的原因。

  道理上很容易理解。市场化和私有化,把社会关系变成了金钱和货币关系。没有钱,买不了好房子,孩子也不能上好的学校。金钱是获取社会优质资源的重要手段,而且是越来越重要的手段。人的社会地位,越来越跟货币的多少挂钩。一个公务员,如果他足够清廉,仅靠工资吃饭,在取消福利性质的房屋分配政策之后,他可能在北京上海这些城市无法有自己的房子。他没钱,但是他有权力,这个时候不用他去寻找机会,各种私人老板就来找他了。他一方面要面对实际的经济困境,另一方面要面对送到眼前的巨大诱惑,能控制住贪欲的,有多大比例?面对那些通过私有化一夜暴富成为亿万富翁的人,他的心里会平衡吗?有人当然会做到,但这种海瑞式的清官,很难成为大家效仿的对象。

  坦率的说,市场化和私有化在催生了一个巨大的贫富差距的同时,也制造了一个让官员无法抵御诱惑的腐败环境。何况,现在的很多官员可不是战争年代通过残酷淘汰产生的党员干部,很多人入党的动机就是为了求得上进的机会,是为了满足自己精致的利己主义。这种一切凭借金钱才能才能获得社会优越感的社会市场化环境,你觉得出现塌方式腐败还奇怪吗?

  美国的腐败不仅大量存在,很多圈钱交易和买官卖官,都已经成为权力最高层面的合法现象。如果说私有化是最大的腐败,那么腐败合法化就是最可怕的腐败。美国的腐败才是制度性腐败,是体制性问题。

  中国的腐败更多是跟市场化和私有化的路线性有关,是去社会主义体制造成的。社会主义为什么容易出现砸锅党,因为社会主义制度,是跟腐败无法兼容的。腐败的成果在社会制度下,无法通过正常的途径合法化,《以人民的名义》里面的赵德汉,一屋子腐败来的人民币,却不敢存银行,不敢投资,也不敢花。但是如果中国一下子学苏联宪政化了呢?那就一下子实现腐败成果合法化了,原罪被清零,财富可以放在阳光下传给后世子孙了,让赵德汉心惊肉跳坐立不安的问题就解决了。

  在自由派的主张清单里面,经济私有化是要解决腐败的速度问题,政治宪政化是要解决腐败成果的合法化问题。

  所以,那些一边支持私有化和市场化,一边还反腐败的人,本质上都是自欺欺人。《以人民的名义》就有这个问题,一方面支持私有化,一方面还要表达跟腐败势不两立的立场,这实际上构成一个悖论。不跳出这个悖论,反腐的根源无法根除,腐败的机制无法切断,反腐的速度跟不上腐败的速度,如何赢得反腐败伟大工程的最终胜利?

  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反腐也是如此。如果找不到腐败的社会根源在哪,既解决不了腐败的存量问题,又无法解决腐败的增量问题。

  从发改委的微博内容看,不叫停以改革的名义推进私有化,就无法以人民的名义解决腐败。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