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资讯中心 > 时事财经

太原城中村改造:从11年3个村到半年37个村

2015-11-20 14:59:01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刘亮明 周亚军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今年3月30日,太原城中村拆迁现场。

  邓寅明摄(人民视觉)

 

  

  万柏林区新庄拆迁现场。

  张小刚摄(人民视觉)

 

  过去11年,只改造了3个。今年半年多,就拆了37个。太原城中村改造“剧情”反转如此之快,令人称奇。

 

  城中村改造被称为“天下第一难”。2015年,这道难题成为太原的“必答题”:170个城中村改造启动,涉及191平方公里、95万多人。

 

  当其时,山西发生系统性、塌方式腐败,太原是重灾区,人心浮动,各项工作面临从未有过的“立体式困扰”。

 

  太原城中村积弊已久。2014年10月8日,省委书记王儒林到任不久就到太原调研,对意想不到的城中村乱象提出严厉批评:城市发展不能光顾“面子”不顾“里子”,绝不能让省会城市1/3左右的群众长期生活在脏乱差的环境里。

 

  新任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吴政隆连夜部署,组织力量深入调研,3个月拿出《太原城中村调查》,理清了现状、存在问题和成因,制定了推进措施。3月初,市委、市政府立下军令状:拣硬骨头先啃,从最关键、最紧迫的环内46个城中村入手,把最大的困难解决在当下。今年启动54个城中村、建筑面积1745万平方米的整村拆除及同步建设,两年内完成85个村改造,5至6年全部完成170个村改造任务。

 

  太原城中村乱象背后是公权的任性无序、基层组织的涣散无为、黑恶势力的横行无忌。局面如此复杂,任务如此艰巨,太原市新领导班子能否啃下这块硬骨头,当好全省廉洁高效发展的排头兵?

 

  一时间,畏难,疑虑,担心,旁观,种种情绪在太原弥漫。

 

  然而,人们很快发现:铁腕反腐带来的是政治生态的好转,是干部的担当和作为,是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是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事实是:太原城中村改造牵涉173个村,过去11年只改造了3个,今年仅半年多时间,37个村基本完成整村拆除,有41个已启动回迁安置楼建设,开工面积达564万平方米、5.1万套。更令人料想不到的是,如此大规模的拆迁、改造、安置,没有出现信访、上访问题,群众纷纷点赞。同时,前三季度全市GDP比上年同期增长8.8%,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5.7个百分点。

 

 

 

  拍“蚊蝇”,破腐恶

 

  “从来都是卖地抢在前头,好事留给自个儿,如今风气真是变了”

 

  “腐恶不除,啥事也别想干好。”太原市纪委书记李吉山讲了件令人痛愤的事——

 

  太原市小店区有个村委会主任为了连任,设宴拉拢村民,吃喝、发钱贿选近3个月,花费达768万元。这钱他当然不会自己掏,而是非法出让土地使用权560亩,贪污892万元,挪用集体资金5010万元。

 

  市政法委书记、公安局长汪凡刚到太原上任,就“领教”了城中村之乱:犯罪嫌疑人李某纠集社会闲散人员、刑满释放人员,在小店区西吴村城中村改造之初,采取堵门、断电、扰乱经营、恐吓殴打等方式敲诈勒索,非法获利1200余万元,肆意干扰阻挠拆迁。“这样的事在太原很多城中村不同程度地存在。”

 

  小小“村官”如此肆意妄为,又放任黑恶势力横行霸道,还怎么带领百姓干事创业?基层组织还有什么战斗力?

 

  “太原城中村种种乱象的形成,根本原因在于没有从严治党,没有从严治吏,没有履行主体责任,导致腐败作祟。要打好城改硬仗,就必须从这个根子抓起,尤其要冲破反腐‘上面九级风浪,下面纹丝不动’的局面。基层‘蚊蝇’不拍,群众照样不能满意,城改的‘最后一公里’就无法打通。”省委书记王儒林一针见血。

 

  找准症结,太原城中村改造迅速从拍“蚊蝇”、整治基层干部队伍入手,很快形成狠刹“四风”、惩治腐败、打黑除恶“三个高压态势”。去年10月以来,全市立案查处城中村案件261件,处分违纪违法村干部281人,撤销党内职务以上处分81人,移送司法机关74人。其中,查处非法转让土地、违法占地、侵占集体资产案件的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80人,涉及全市56个城中村。打掉城中村黑恶势力犯罪团伙13个,抓获涉案人员155人。

 

  重拳反腐之下,“不敢腐”风气已成。不过,一些人思想负担重重,士气低落,工作“走神”,“门好进、脸好看、事不好好办”。发现这一苗头,吴政隆请市纪委对近年反映出的党员干部问题线索进行摸底,并主动约谈18名市管主要领导干部,要求向组织说明情况。

 

  “这一下就提溜住了牛鼻子”,李吉山说,“洗碗打碗总比不洗碗要好,该查处的查处,该教育的教育,这些‘一把手’们放下包袱、振作精神之后,又层层传导、辐射带动更多人挺起规矩、纪律,轻装上阵,重新担当干事。”

 

  与此同时,太原抓住村两委换届契机,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一大批百姓“信得过、靠得住”的新鲜血液注入了两委班子。

 

  在城中村改造中,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干部带头先拆自家住房、商铺,动员父母、亲友积极配合拆迁。老百姓有顾虑则上门耐心做思想工作、算长远账。有不少干部累倒在工地上,“吃片药、吊瓶水接着干”。“这在以前想也别想。从来都是卖地抢在前头,好事留给自个儿,如今风气真是变了。”群众如此评价他们的村干部。

 

  小店区龙保村干部王润萍的父亲去世,按风俗房屋得过了百天才能动土,可她不到一星期就腾出了房子。

 

  “参加工作几十年,今年真是开了眼,多大的领导都见了个遍。省里、市里的大领导到村里嘘寒问暖,区里和街办的干部基本天天就在村里,领导们这么用心,我们这些村干部再不带好头,老百姓就要戳脊梁骨了,乡里乡亲脸都没地方搁!”王润萍满是感慨。

 

  立规矩,破暗箱

 

  “如今没猫腻了,补偿款专卡发放,你看谁家不是抢着签协议”

 

  万柏林区后北屯村号称“中国第一屯”,在籍6600多人,加上流动人口足有10万之众。村里人互不认识,往往一个院子就挤着上百号人。鱼龙混杂,治安事件、安全隐患、邻里纠纷,“多得像山上的石头”。

 

  “城中村改造喊了多少年了,可单靠村里,实在力不从心,不出大错就属万幸了。”后北屯村党委书记李新喜说。

 

  太原市2003年就启动了城中村改造,但11年只完成了3个整村改造。而打着城改幌子的非法建筑、“小产权房”却如雨后春笋,违法违章建筑多达820万平方米,“小产权房”达1800多万平方米。城中村改成了暗箱操作、胡作非为、“钱权地”非法交易的重灾区。

 

  “城中村一头连着民生和发展,一头连着反腐和作风,是太原最大的暗点,但抓好也是最大的亮点。”吴政隆说,“没有金刚钻,揽不了这瓷器活。关键是要彻底打破暗箱操作,把规矩立起来,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才能取信于民,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市城改办副主任陈志强说,过去,城改项目村干部和开发商签个协议“悄没声儿”就办了,群众干气愤没招儿;“现在,规矩是铁的,谁吃了豹子胆敢胡来?”改造合作协议由区政府、开发企业和村集体三方签订,公开透明,村民和开发企业的合法利益都得到保护。

 

  “反腐动真格,谁不照规矩纪律办事,肯定‘触电’。”晋源区金胜镇木厂头村城改负责人杨中元说,区里文件明明白白,改造资金只能用于支付拆迁补偿、城改用地清表、安置房建设,其他事项一律不得挪用改造资金;拆迁补偿款一律实行银行转账,专卡专款发放,不得发放现金。

 

  “不揽一件活,不买一间房,不沾群众一分利”,这是晋源区给干部定的规矩。晋源区纪委书记张彤说,高压反腐让各路“神仙”打招呼、要地块、要项目的现象绝了迹。“查处案件还倒逼村委会赶紧建立制度。木厂头村建立了村务、党务、财务三个监督委员会。花2700元买电线,三个监督委员会的负责人都得签字才行。看似小题大做,但老百姓说,就要这个效果。”

 

  “您看,所有的拆建事项都在这几面墙上了。”在万柏林区南上庄村拆迁办,顺着区长杨俊民的指向,记者看到,全村的拆迁补偿安置方案、用红绿小旗标识的拆迁报名和签订协议进度图表、安置房楼层户型图、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图等贴满四面墙。“南上庄村原村支书和村主任因腐败被‘一锅端’。面对居民普遍抵触和怀疑的目光,新班子硬是靠阳光、公开、公正,实现了和谐快速拆迁。”

 

  “总听说拆迁难,难在哪儿,谁都心知肚明:先前各方‘神仙’把肉都偷摸抢吃了,剩下烂摊子撂给居民没人管,换谁谁愿意拆。如今没猫腻了,补偿款专卡发放,你看谁家不是抢着签协议。”正等着签拆迁协议的村民说,村里拆迁补偿安置方案都反复征求过村民意见,通过“四议两公开”上墙公布,“一把尺子量到底,病除了,心顺了,事办起来自然一顺百顺。”

 

  “俺家协议抢先就签了,这回拆迁的事都依规矩办在明面上,公家能给咱的都给了。俺家能置换两套住房,还能剩些面积换个小商铺。”正在户型图前选房的村民费存林乐呵呵地说,先拆先回迁,他老两口想选套80平方米的,给儿子选套100多平方米的。

 

  万柏林区下元社区居民刘玉柱说,分到新房还有剩余的拆迁面积,可以置换商铺。但商铺数量有限,为一碗水端平,村委会委托拍卖公司举行了拍卖会。经过4个多小时激烈竞拍,56项商铺共11884平方米“都欢欢喜喜成交”。

 

  “大东流社区由过去‘要我拆’变成‘我要拆’,为啥?就因为明明白白提供了4种拆迁补偿方式,老百姓的必答题变为选择题,满意度高,拆迁自然快。”尖草坪区长李贵增说,大东流社区10月15日开始拆迁,不到半个月就拆除158户,完成拆迁面积的59%。

 

  太原市长耿彦波介绍,此次城中村改造,原则是依法依规,最大限度地让利于民:市财政返还85%土地出让金,用于支付村民征收拆迁安置成本;开发企业回迁安置房建设不启动,对外销售的商品房不得开工建设;城中村改造到哪里,水电气暖管网就延伸到哪里,公园绿地就布局到哪里,幼儿园、学校、医院、社区服务中心等就配套到哪里……

 

  转作风,破官气

 

  “只要清清爽爽做事,心碰心和百姓沟通,就没有办不好的事”

 

  王爱玲,晋源区北堰村村委会副主任,“官”不大,但如今在当地名气不小。

 

  “俺给你们说道说道她提酒和俺喝酒的事吧。”村民老闫说,城中村改造开始,村干部动员居民拆迁,大家都直撇嘴。不管干部说什么,村民死活不信。

 

  为什么?原来的村主任也搞过城改,明面上吆五喝六叫一通,但私底下早把集体土地给非法转让了,和居民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可是,大家觉着这回有点不一样。市里区里的大干部见天往村里来,街道和村干部更是成天和居民待在一起,把政策亮给百姓看,把搬迁账算给百姓听。

 

  “有天夜里爱玲来家了,提了瓶酒,进门就喊着要敬俺。”刚开始,老闫就一个总主意:她说她的,不信,也不签。王爱玲也不恼,总是笑着。改天又来了,又是一番苦口婆心。来来回回五六次,老闫终于松了口:“好了,签了。人心都是肉长的,一个女干部,为了咱受这些委屈,受这些累,俺要再不签,就是老榆木疙瘩不近人情了。”

 

  北堰村共400多户,王爱玲一人就做通100多户的动迁工作。刚开始,“挨过骂,还挨过打,慢慢的,进院连狗见了都不叫了。”王爱玲说,“不是我本事大,大家选咱负个责,是要咱实实在在为乡亲们做事,如果官不大还拿个空架架,谁吃你那一套。”

 

  仅用160天,北堰村就整村拆除340个宅院、拆除面积12万平方米、协议签订425户,签订率100%。

 

  晋源区义井街道办事处把城改指挥部设在老百姓眼皮底下,党工委书记温志勇指挥大家在村中央搭建了彩钢房,干部们吃住都在这里。冷暖饥寒,群众全都看在眼里。

 

  “拆迁补偿要多少是个够?干部也是爹娘生的,他们没白天没黑夜图的是啥?还不是为了大家好。”村民付志强动情地说,“他们按照规定给俺一笔账算下来,就算出210多平方米的房子,62.5平方米的商铺,还有10平方米商铺的集体股权,分厘不差。”

 

  万柏林区后北屯村,人称“小香港”,街道狭窄,商铺杂乱。临街的村民靠出租房屋,一年收入少则十几万元,多则上百万元。如果村民看不到改造后的好处,拆迁就没指望。

 

  “打铁先要自身硬,只要清清爽爽做事,心碰心和百姓沟通,就没有办不好的事。”万柏林区兴华街道党工委书记梁红根举了个例子:

 

  后北屯村李全保是出了名的“让人头疼的主”,可是,梁红根和村党委书记李新喜买了些酒肉,到李全保老人家里喝了一场,聊了半宿,老李的疙瘩就解开了,说:“人怕敬,鬼怕送。为了大伙儿,你们俩领导给我面子,登门敬酒,讲政策,算细账,亮底子,该给百姓的没少一平方米。水气暖、学校、养老、医疗、文化娱乐都想周全了,特别是商铺,以前根本不给老百姓分,现在人人都有份儿。咱得感谢,还能不识抬举?”

 

  “这些事本来是干部该为群众办好的,群众却这么感激。”梁红根动情地说,过去总是说城改中百姓的工作难做,但扪心自问,我们究竟真心实意为老百姓想过多少、做过多少?别看老百姓的房子破旧,但那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一点东西,是他们一辈子的心血,他们当然看得和命一样重啊。换了我们不也一样吗?

 

  杏花岭区道场沟村毗邻山西省肿瘤医院,每天一开门就是钱。村里遍布的小二楼,隔出好多间出租,每户年收入20万元左右。拆房子就是“断财路”,思想困难户多。“老百姓要求利益最大化,咱得和谐拆迁,咋办?政策讲多了人不听,保障利益、解决困难才能心贴心。”包村的区委宣传部长翟永清说。

 

  道场沟村支书李勇梅尽管先拆了自家的院子,还是有人说风凉话,但她不为所动,“百姓的心是可以一点一点焐热的”。

 

  83岁的冯效祖夫妇住在二层小院里,各种晋剧的家当行头堆满了好几个屋子,“一辈子就好个晋剧,攒的这些家伙什丢了哪件都舍不得”。李勇梅跑前跑后帮着张罗,联系好几家过渡去处,老冯终于点了头。“说实话,他们真是太贴心了,本来没打算拆这个房子。”

 

  一天天过去,看村书记瘦了,村主任血压高了,村民雷润桃也加入了动迁组。因为做通了70多岁老母亲的工作,雷润桃的姊妹们有一阵都不跟她来往了,“把一辈子的骂都挨了,可这骂挨得值。妈生下我,我为妈想。租房子是有钱挣,但不管多晚,谁叫门都得开门,好日子一天也过不成。”

 

  “最后15户花了三个半月,日子是一天天数过来的。咱们干部早上进门做工作,前脚刚走,‘策反’部队马上去了。每天压力都极大。”翟永清说。

 

  “人情比钱重要,只要解决了老百姓的后顾之忧,大家也就同意了。”9月15日晚上11点半,最后两户签了协议,翟永清、李勇梅等一行人如释重负,不禁潸然泪下。

 

  “将来道场沟不仅生活环境好了,教育、医疗等配套齐全,规划建设的商业体也基本敲定了‘买家’,仍将服务省肿瘤医院,到时候老百姓不仅钱照样赚,好日子还能上个大台阶。”李勇梅满怀信心。

 

  治环境,破梗阻

 

  “不用犯愁被吃拿卡要,不用犯愁陷入久拖的泥潭,高效率省了大成本”

 

  钱从哪儿来?城中村改造还没开始,这一难题就横在太原各级党委政府面前。如此大面积的城改,预计所需总投资将达5400多亿元。这对一个市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

 

  “太原的实践证明:扫净屋子客自来。”吴政隆说,全市通过铁腕反腐,严肃查处不作为、乱作为、吃拿卡要等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梗阻冲破了,风气清爽了,投资环境大大改善了,结果全国著名的房地产开发商都来了。

 

  “为啥来?就是奔这儿的投资环境来的。企业得给社会做贡献不假,但不赚钱肯定就不能干。”香港南海房地产投资公司综合部经理许健心直口快,讲了两件让他出乎意料的事:

 

  一件是手续办得快。原想办各种证怎么也得半年一年的,结果城改办的人和他们一起跑,一路绿灯,仅3个月,土地、规划许可等证全都拿下了。“这就是效益,在房地产薄利的情况下更拖不起。”

 

  另一件是合理解决政策“打架”。南海公司在万柏林区下元社区签了块45亩的三角地,最宽处80米,最窄处不足20米。如果按道路拓宽红线外留30米绿化带的规定,整块地就剩个细条了,没法开发。不仅开发商无利可图,村民的8万多平方米商铺补偿也会落空。市城改办领导敢于担当,特事特办,适当放宽两侧退线限制,难题迎刃而解。“总公司一‘激动’,30亿元的投资盘子就敲定了。”许健说。

 

  “如果还像以前一道门槛一道门槛求人说好话,我们公司不被熬垮,也得被拖伤。”山西光泗房地产公司负责人张智宏感慨“前后两重天”:2011年他们与后北屯村开始合作,结果4年只拆了不到60%,还是东一家西一家的棋盘地,没一亩能用上。审批环节“更是压得喘不过气来,哪个门头磕不够都过不去,4年就没真正动过土啊。”今年政府部门服务明显跟上了,“人家比我们还着急,按政策各部门一起协调着办手续,几个月办了几年的事。”

 

  城中村改造不比纯商业开发,涉及拆迁,原来动辄一两年,开发成本高。特别是权力寻租导致的腐败和不作为,更是梗阻重重,投资商望而却步。

 

  太原市在铁腕反腐的同时,通过改革实现了城中村改造项目行政审批的并联式一站办理。市直各部门提前介入、主动服务:住建、发改、规划、国土等部门分管负责人在市城改办集中办公,即来即办,快速审批。哪个环节有猫腻、不作为,坚决查处,毫不手软。

 

  “此子一落,满盘全活。开发商谁都认准‘太原市场有得做’。”恒大地产山西公司投资总监杨晓平的分析直指本质,“以前太原城改,老百姓和开发商多数是二八分账,现在最低标准都是四六;以前商铺不给老百姓分,现在户户头上都有份。即使这样,开发商还是愿意来。为什么?关键在廉洁发展,不用担心哪个干部倒了给自己惹麻烦,不用犯愁被吃拿卡要,不用犯愁陷入久拖的泥潭,高效率省了大成本。”

 

  就这样,恒大地产一路跟进,总投资达到40亿元。

 

  广州广电地产集团是北堰村的合作开发企业,项目总经理廖若思说,他参与过几个大城市的城改,还没见过北堰村这样快的。仅160天就完成380多亩的旧村拆除,开发手续还办得又正规又快。

 

  截至目前,太原列入年度改造计划的54个城中村中,有42个村引进了合作方,剩余的正与合作方紧锣密鼓洽谈。富力、保利、万科、恒大等房地产开发巨头纷至沓来,累计投资达450多亿元,年内投入资金超过171亿元。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今年7月28日,王儒林再赴太原城中村调研,看到各级干部积极作为、攻坚克难、依法办事、为民谋利的精神状态,目睹火热的拆建场面,发出深深感慨:没有廉洁发展,太原城改取得如此大好局面是不可想象的!

 

 

  《 人民日报 》( 2015年11月20日 16 版)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