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资讯中心 > 时评

环球时报评储户“被红码”:必须维护健康码的科学性严肃性

2022-06-15 11:15:05  来源: 环球时报   作者:记者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6月13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反馈称,多名前往郑州沟通村镇银行“取款难”的储户被赋“红码”。此事迅速引发舆论关注。郑州市12345热线对此回应称,已接到多个相关来电,“对具体情况并不了解”,但“经过查证是因大数据信息库出现了一些问题”,“正在积极改进中”。针对有关相关储户被赋“红码”是相关防疫规定导致的说法,郑州12345热线表示,目前没有接到“外地来郑州一律赋红码”通知。此外,郑州12320卫生健康热线则称,不太清楚是哪个部门进行的赋码。

  然而,上述回复显然还不足以平息质疑。目前网络流传的信息显示,“红码”似乎“精确”指向了相关储户。有接受媒体采访的储户表示,自己在扫码填报个人信息后,其场所码或豫康码显示为“红码”,“赋码原因”为“正在实施集中或居家医学隔离观察的入境人员”等,但同行赴郑州的非储户人员健康码却未受影响。此外据媒体报道,还有多名没有前往郑州的储户在填报信息后被赋为“红码”。

  真实情况究竟如何,需要更加深入的调查和更权威的答复。健康码是通过公众让渡部分个人信息权利,以服从社会公共卫生安全需要而设计的技术手段,它只能被用于防疫目的。在防疫过程中最大限度保护公民个人隐私,是相关部门的责任所在。毫无疑问,如果任由“滥用赋码权力”的猜测在互联网上流传,时间越长对政府公信力的伤害就越大。因此,无论网传的情况是否符合事实,当地都有必要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回应。

  健康码相关信息是否有被滥用的可能,这绝非小事。如果真有人试图将健康码用于防疫之外的目的,这种行为不仅违背社会道德,更涉嫌违法违规。实际上,对于健康码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的《个人健康信息码》系列国家标准中,就有明确规范,即个人健康信息的采集、加工和利用应符合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而后者则明确了对个人信息访问应采用“最小授权”的策略,那就是“仅具备完成职责所需的最小的数据操作权限”。

  必须要说,绝不能擅自挪用健康码信息,这在全社会上下有着高度共识。实际上,在相关信息的处理上,全国绝大多数地方在个人隐私保护上越来越慎重,比如最近公布确诊病例流调时,很多地方都尽可能抹掉一些与防疫无关的信息披露。也正因为这个共识如此之强大,人们才对任何可能突破这一底线的苗头十分敏感,任何人都不应对在这个问题“瞒天过海”存在侥幸心理。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健康码的作用举足轻重,必须维护其科学性和严肃性,绝不能让一些局部的基层纠纷,或者“技术错误”,影响公众信心和抗疫大局。河南省卫健委表示,已将投诉反馈至相关部门,目前正在调查核实中。这个过程应尽量加快,并及时向公众通报进展。如果是技术问题导致的,要拿出有说服力的完整证据链;如果这个过程中确实存在违规操作,则必须尽快予以纠正。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