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资讯中心 > 时评

丁一凡:拉美“陷阱”的真实原因

2018-03-21 09:16:19  来源: 环球时报   作者:丁一凡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从中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后,有关中国会不会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怀疑声就没断过。不仅外媒在用这个词质疑中国的发展,国内也有一些人跟着用这个词来讨论中国的发展问题。

  “中等收入陷阱”这一概念是由世界银行在2006年的《东亚经济发展报告》中首先提出,用来形容当某个经济体的人均GDP达到世界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式转变,致使经济多年长期停滞不前,丧失升入高收入国家水平的机会。

  从那以后,国际经济研究界就不断使用这一概念,但很少有人去认真研究这里面都讲了什么,更鲜有人真正弄明白这里面是否有猫腻。其实,世行的报告似乎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那些无法超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实质都是经历了金融危机后,陷入了永远还不清债务的陷阱。

  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引发经济衰退,美联储和其他发达国家的央行均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在这一背景下,借美元很便宜,开发石油很赚钱,很多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都开始借美元去开发石油,其中不少国家迅速跨入中等收入国家的门槛。然而,进入80年代,美联储新任主席决定提高利率。而美元汇率和石油价格有种反向的走势,美元一升值,石油价格就往下掉。从1983年起,墨西哥、巴西等拉美国家和几个非洲国家先后陷入债务危机。这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行为这些危机国的债务进行了重组和展期,但也逼迫它们变卖掉一些国家资产,进行大规模的私有化。从那时起,拉美国家经济发展一直没有起色,一些非洲国家也陷入债务陷阱而难以自拔。

  类似情况也发生在亚洲。在世行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鼓励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东亚许多经济体采用出口带动增长的办法,让本国货币与美元挂钩,以吸引外来投资,搞来料加工,促进出口。大量外来资本支撑了东亚的高速经济增长,也促发了房地产和股市泡沫。美元汇率低时,东亚经济体还感受不到什么影响。但是,从1995年开始,美联储开始提高利率,引发亚洲资本回流美国。资本外逃造成东南亚国家的房地产泡沫破裂,随后爆发了金融危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救助亚洲国家时,再次上演拉美危机的闹剧。它们要求东亚国家紧缩财政,出售国家资产,结果造成了经济迅速萎缩。许多90年代初就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的亚洲经济体从此背上巨额债务。

  历史地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世界银行在跟发展中国家鼓吹金融自由化时,那些国家丧失了警惕。当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组织又起了“为虎作伥”的作用,逼着那些国家变卖家产,偿还那些发达国家金融机构的债。这种背景下,世界银行炮制的“中等收入陷阱”理论有没有替自己洗清污名、转移视线的嫌疑呢?对此,我们不能不画上一个问号。(作者是北京外国语大学亿阳讲席教授)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