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资讯中心 > 时评

李世江:冷静看待所谓“汉语热”

2017-11-15 09:08:23  来源: 环球时报   作者:李世江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前不久,美国总统特朗普外孙女演唱中文歌曲、背古诗的视频刷屏。随即,有报道称,一些国家的王子、公主也在学中文。而在那之前,已有多则关于中文热的报道出现。

  随着经济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际地位迅速提高,中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对外合作与交流日趋频繁。在此背景下,相关资料显示,学习使用汉语的外国人已至1亿人,2016年参加新汉语水平考试(HSK)等国际汉语考试的各类考生达600万人次,已有60多个国家通过颁布法令等方式将汉语教学纳入国民教育体系,170多个国家开设汉语课程或汉语专业。上述数据表明,汉语确实越来越有影响力,和以前相比,汉语的全球化道路也越来越宽广。

  在欣喜地看到汉语日受“追捧”的同时,我们需要保持清醒认识,一方面,不可盲目乐观,甚至认为不久的将来汉语即可取代英语,成为世界最通用的语言;另一方面,我们更应有所作为,让学汉语真正成为外国人的内心需求。

  首先,要保持清醒头脑。在英语已为最通用语言近百年,且美国目前仍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现状短期内无法改变的前提下,汉语想达到或超过英语的通用程度,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难以实现。从这个角度来说,动辄将汉语与英语的通用程度进行横向比较,意义不大。对汉语进行古今通用程度的纵向比较才有意义,才能真正看到汉语全球化过程中的差距与不足。

  其次,要加强制度设计,让真正想学汉语的外国人能有好方法、好途径学起来。工具性是语言的基本属性。以特朗普外孙女为例,父母让她学汉语,除了看到汉语的应用远景,显然还有一种外交需要。这是一种源自现实的真正学习需求。唐代是汉语亚洲化发展最快最广的时期,除了经济实力的强大影响外,政府在文化、社会乃至宗教方面,都为语言推广创造了良好条件,甚至还有较为系统的制度设计。比如日本留学生入唐后,一般进国子监学习,除学习儒家经典外,还学习律、算等专业知识;学成后可在唐为官,也可由政府派来的遣唐使申请接回国。因此,在汉语全球化过程中,应让推广的方法更系统有效,推广的途径更多样可行,帮助外国人把学汉语的需求转化为实际行动。

  最后,要大力发展科技文化产业,提高我国在这些领域的渗透力和全球竞争力。当前,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原因很多,其中不乏对中华文化的仰慕或探秘,但更多是出于从事贸易、旅游等初级学习需求。与欧美等强国相比,我们在科技、文化等方面的综合实力尚有差距。如若在世界许多高精尖技术领域,我们理念先进、技术领先;如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于世,深受外国人推崇、喜爱,那何愁学汉语的外国人不主动?何愁学汉语的外国人数量不多?

  当外国人不仅爱穿中国生产的服装、爱用中国生产的家电,更爱看中国出品的电影和小说,我们的科技、文化等产品流行全球时,或许才会迎来汉语真正热起来的一天。(作者是《语言文字报》主编)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