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资讯中心 > 时评

“沪港通”行情为何让人跌眼镜?

2014-11-24 21:47:13  来源: 海外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记者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备受瞩目的沪港通开启后并未出现预期的火爆局面,投资者对沪港通“前热后冷”的表现使得沪股通和港股通的成交额连日萎缩,呈现“北温南冷”态势。对此,港交所主席周松岗表示,沪港通起步平稳最为重要,小步快走好过总迈不出那期盼中的大步。专家也认为,沪港通对中国股市意义重大,成交清淡只是暂时现象,未来市场将逐步恢复常态。

  开闸首周表现平平

  11月17日正式开通的沪港通一周以来表现差强人意,不仅未能呈现市场期盼的“秒停”走势,反而受到沪港两市投资者的“冷遇”。尽管在开通当日的首秀中,香港投资者提前用完了沪股通130亿元的投资额度,但内地投资者似乎却对港股通并不感冒,105亿元的额度中只用了17.67亿元,开通首日就呈现出“北热南冷”的局面。

  而随后几天,沪股通与港股通更是双双缩量,由“北热南冷”转变为“北温南冷”。开通次日,沪股通只净买入48.45亿元,港股通只净买入8亿元;第三日的交易额继续缩减,沪股通只买入26.2亿元,港股通更是只买入2.6亿元。4个交易日后,沪股通3000亿元总额度还剩2785亿元人民币,港股通则剩下了2470亿元,累计只用了30亿元人民币。

  对此,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对记者表示,这种所谓的“前热后冷”,实际上是两地投资者的理性回归。香港股市原本就是一个自由开放的国际市场,它不会因为每天新增内地投资者100多亿元的投资额度就会暴涨。相反,内地股市虽是一个相对封闭的投资市场,但有着近30万亿元的总市值,它也不会因为每天有着100多亿元额度的香港投资者进来就会暴涨。

  “不捧场”缘于缺乏了解

  对于两地投资者对沪港通“不捧场”原因,市场普遍认为,一方面对A股来说,由于前期连续反弹使得市场有回调的意愿,经济持续下行的压力也制约了A股的反弹高度,因此香港投资者观望情绪普遍较浓;另一方面对港股来说,由于沪港两市的制度设计、投资者理念的不同,再加上恒生指数仍处于下降通道影响,内地投资者也不愿盲目出手。

  “沪港通开通之初遇冷也是很正常的。”在财经评论员皮海洲看来,对于两地的投资者来说,认识对方的市场还需要时间。尤其是内地的投资者多以个人为主,了解与熟悉香港股市需要更长的时间。此外,为迎接沪港通的到来,沪港两市都提前对沪港通概念股进行了投机炒作,沪港通的通车正好为沪港通概念股的逢高出货创造了机会。因此,基于回避投资风险,避免高位接货,在沪港通开通之初投资者选择观望无疑是正确的投资策略。

  虽然都受冷遇,但是沪股通和港股通却存在不小的温差。对此,董登新认为,目前的沪港通只是两地市场的“有限”开放,不仅额度小,而且投资标的主要以大盘股为主。由于香港投资者以机构为主,他们相对偏好大盘蓝筹股;与此相反,内地投资者以散户为主,他们更偏好炒小、炒新。此外,香港股市处在阶段性高位,而内地市场仍处在牛市起步阶段。因此,沪港通初期出现暂时的“北温南冷”的现象也是很正常的。

  释放金融共赢信号

  事实上,沪港通的遇冷只是暂时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沪港通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内地与香港两地的投资者更加了解和熟悉对方市场,沪港通的交易会逐步走向正常。

  “现在有了沪港通,将来还会有深港通,甚至还会有两地‘期货通’、‘期权通’,这是香港与内地市场互联互通及一体化制度安排的必然结果。”董登新表示,沪港通释放出一个重要的信号,它标志着两地金融市场已开始进入了一个“资源整合、互利共赢”的新时代。这不仅有利于提高两地市场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而且还将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助推器或加速器。从长远来看,沪港通对于加速内地股市的改革进程也会大有帮助。香港股市的“慢牛短熊”、估值习惯、投资理念以及“按季分红”的股利政策,都会对内地投资者及上市公司产生重要的示范作用和导向功能。

  不过,董登新强调,A股市场本轮长周期慢牛,与沪港通没有必然的直接联系,它是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战略红利释放出的一种正能量。即便没有沪港通,A股长周期慢牛也是不可阻挡的大趋势。但长周期慢牛新格局要求投资者必须转变旧思维,并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平常心。(周小苑)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