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人民健康 > 中医

中医有大爱,学伤寒论感悟“上医医国”

2013-02-27 17:00:25  来源: 百家合符网   作者:王然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作者:药用普及班第二期学员--王然


    我对中医的接触与理解始于一份忧虑与一份孝心。

儿女已经长大,可父母却都已近暮年,他们年轻时风风火火,年老时却沉年固疾重重。爸妈为了我、为了这个家,吃了不少的苦,如今我已成人、到了我反哺之时,却惊然发现:他们老了。

近年来妈妈身体状况一直不好,心脏病、糖尿病、颈椎病,看着她被病痛折磨,做儿女的心里着实难过。妈妈每每会跟我说:把你养大成人,也算我尽到了责任。如今任务已完成,我死了也没有后顾了。听她这么说,我的眼泪就止不住地流。

羊羔跪乳、乌鸦反哺,我如今终于长大成人,到了可以回馈父母之时,可为什么连个报答的机会都不给我?

大小医院没少去、药也没少吃。跟西医有过几次遭遇,每每让我更加怀疑西医能否治病?它是要治病还是在添乱?妈妈长了乳腺纤维瘤,去医院切除了,然后又长了一个更大的!没办法,我就带她去找中医理疗师,不到一周,这个鸡蛋大小的瘤就化掉了。爸爸膝盖长了好大一个脓包,去医院说是膑前滑膜炎,要做手术。临家姐夫也得了一样的病,去长春做手术,拿掉一块骨头,从此不能再做重活。我给聂老师打电话,跟她讲了我爸的病情,她建议用蒲公英渚水喝、并且外敷,结果一周就好了,并且没有再复发。

在中西医对比间,我觉得中医更能治病。于是,我就开始自学中医知识,从最容易入手的中医普及读物开始,看《求医不如求己》、《不生病的智慧》,初步建立起对中医治病理念的认识。

后来,“百家合符”开了中医外治保建普及班,真是久旱逢甘霖。虽然看了一些中医方面的书,但理论与实践之间差异是巨大的,我的理论认识有了提高,自信比一般人更能理解人体与致病机理。但让我自己去实操,给家人和朋友提供日常治疗,还是做不到的。参加了保健班,学会了刮痧、拔罐、艾炙、推拿。慢慢的,就成了小大夫。放假回家,就给爸妈刮痧、拔罐,虽然方法简单,做却非常实用。做完,都说身体轻松许多,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慢慢来,一定会有效果。除了照顾家人,我还成了我们班级的保健师,同学们常常看书、用电脑,颈椎都不太好,我就去给他们做刮痧和按摩,大家做完反映都很好,颈椎不好的同学,做两三次以后,就基本不会再疼了。其实有病趁轻治,都是很好处理的。也许就是中医讲的“不治已病治未病”。同时,我会边给他们刮痧,边讲一些中医理论及其与西医之间的区别。在这个过程中,让我体会到空对空的讨论是无用的,现在的人都很固执,劝说其相信一些传统的东西太难了,而如果我们可以提供实打实的服务,那么理念的宣传才会真正有空间。

初步尝到了中医学习带来的甜头,我就更加爱上中医了。由于学习时间紧张,错过了针刺班,很遗憾。不过,正好假期,赶上了药用班,还是很开心的。为期天的药用班,不仅让我学到了更多的中医知识,同时还收获了一份感动。走进中医班,觉得空气都是暖的,人与人那么亲近。早晨有罗阿姨带来的呼呼的包子、中午可以吃到肖老师做的粉蒸肉、南瓜绿豆汤,同学、工作人员之间的那份亲切与信任,让我觉得很放松,这样的感觉,在这个冰冷的社会越来越难得。其实中医班,不仅是个学习班,更像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我们彼此帮助、彼此鼓励。

课已上完,但还是很感念罗先胜老师的认真与无私。这些天来他讲课认真、细致,将其主要的思考无保留地传授给同学。他将原本抽象的五行观念用类比呈像的方法,形象而生动地展现给我们,这种思维方式,看似简单,却蕴含了中华文明的古老智慧。此外,还讲了体质辨析、常见病的辩证与处方,对我而言,从中医外治到中医内治(中药),构成了完整的中医理解体系。并且,他的讲述不是空对空的讲解,而是将“望、闻、问、切”融入到具体的实例之中。一般会以同学为例,让同学们去看他是什么样的体质,再问他有哪些症状,然后再去找对应的经方。虽然一个班下来,我还是不能开处方,不过只能怪自己学艺不精,因为像李然大师兄,连续上了几次伤寒班,加上课外学习,基本能开处方了。他真是我们的学习榜样!中医不难学,只要肯下功夫,我们人人都可以是大夫。此外,罗老师还会利用闲暇的时间给同学诊病,晚上下课,大家都去吃饭了。老师还在那看病,开方。而且不收取任何费用,他说,如果跟钱扯上关系,这个关系就复杂了。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还能见到这样无私的大夫,不能不说是难得啊。

在课程结束的时候,工作人员组织同学们讲一下这次课程的心得与体会。同学们都谈了自己对中医的认识,这也触发我系统地思考中医及其生存状况。我主要有四点认识:

第一从务实的角度讲,她有其独到的实用性。吕嘉戈老师在《挽救中医》中曾说,中医是一门廉价而有效的医疗手段,这句话体现到中医在具体实践中两大特性。就中国目前的发展状况来说,贫富分化严重,普通群众的生活还停留在维持生计的水平。很多人,尤其是农村里的老人、妇女、城市的下岗职工和农村工,他们的基本医疗状况是“小病挺、大病扛、重病等着见阎王”。虽然近年再加大医保力度和范围,但真正能解决的医疗问题还是杯水车薪。而中医廉价的特性就正好满足的这部分人弱势群体的医疗需要。一个感冒要是去医院的话,也要做各种检查,全部花销要几百块,而用中医,可能放个血、拔个罐或喝点药就可以治愈,做到治病花很少的钱或者干脆不花钱。这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无疑不是福音。

并且,中医治疗,并不因其廉价而降低其治疗效果。以实际效果来看,她绝对优于西医,西医在对抗思路的主导下,所能根治的疾病越来越少,而导致的副作用却越来越多。并且伴随着医疗的产业化,在利益的诱惑下,医生把患者当做生钱的工具,过度用药,滥做手术,大多数情况是钱花完了、病还没治好。而中医,由于更能把握疾病的本质,往往西医治不了的病,中医师却手到擒来。这样的例子我亲身就经历了很多。

第二从务虚的角度讲,中医理念本身是一门哲学。人们常说“中医是中华文明的活化石。”通过这几年对中医的思考越来越加深了我对这一说法的认同。中医决不仅是一个治病的工具,如果只把她当成治病的工具,就太小看博大精深的中医体系了。说她是哲学,因为中医是辩证法与整体观的活学活用,同时饱含着天人合一的理念。

中医治疗最讲究的就是辩证,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所以,可以将其看作是辩证法。就拿过敏性鼻炎为例,因为我本身是过敏性鼻炎的患者,所以对中西医两者的治疗方法体悟要深一些。看西医,他说这是鼻子的病,就给我开喷剂和抗过敏的药,吃了将近一年,症状没有缓解,反而加重了些。这些药本身有副作用,抗过敏的药里有激素,并且吃完会泛困,影响正常的学生和生活。后来读了《人体使用手册》,里面讲鼻炎不是鼻子的错,而是免疫系统脆弱,其病根在于风寒太重,鼻子排寒,所以才会一直流涕不止。要治鼻炎,首先要提高身体的整体免疫能力,并且吃利水排寒的食物或药。就这样,体育锻炼加吃山药等食物,现在鼻炎基本被控制了。

其实这个例子里,也体现了中医的整体现与西医的原子论之间的差异。去找中医没有人问你是看内科啊还是外科啊,因为他将人视为不可拆分的整体,相互之间的彼此紧密联系的。而去医院后,却分出了多个科室,每个科室只看自己范围的疾病。像现在的牙科,非常这流行,牙科医院也是遍地开花。人们牙一疼,就说是细菌感染,要拔牙。可牙疼本身多半都不是牙的问题。可能是上火引起的,只要把火降了,牙也就没问题了。但多少人的牙却被当成替罪羊而拔掉了?中医分病症、病状,会用整体与联系的观点来看待疾病,而西医哪管三七二十一,就像那颗牙,拔了算了,牙没了还会牙疼吗?这种思维方式,倒也简单。

不过这并不是一颗牙的小事,而体现了中西医之间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中医要做的是因势利导,而西医基本上是对抗性思维,胆囊、胰腺可以切除、心肾可以换,静脉曲张可以截肢,手术的发达,使人体成了鱼肉,可以切割。但中医,对于身体每一部分都珍视无比,一旦出现问题,首先是想着如何激发她的活力,让她重新健康起来,而不是想着把这部分器官干掉。两者的实践完全出于不同的思考方式,是对抗还是挽救?

第三是对现在生活方式及国人体质的担忧。以我的生活圈子来看,现在的大学生都是晚睡晚睡的夜猫子,夜里不到12点很少有人会睡,早上八九点钟来懒懒得不想起床。起来后,早饭已经没了,就只等到近中午的时候吃早午餐,可这种吃法,对胃很不好。还有由于审美观念的变化,大家都以瘦为美。有些小女孩成天想着减肥,大部分都不到一百斤,瘦瘦小小的。这样的体型看起来确是娇小可爱,可连做个家务怕是都吃不消啊。再加上,大家基本不进行体育活动,身体就更是孱弱。现在的学生除了能拿动笔,还能干些什么?

百年前,我们被称为“东亚病夫”,那时国人吸食鸦片、营养不良,而如今又如何再度向“东亚病夫”滑去?青年人本该是7、8点钟的太阳,可现在的太阳,却一个个弱不禁风,这样的民族如何有希望?怎么样才能让中医理念在学生中流行,让大家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已经成了很迫切的问题。

前面说了中医的诸多好处,但我在最后学是要表明一下自己的一个基本态度——不能迷信任何一门学问,中医亦是如此。我们可以反问一下:如果中医果真那么有效,那么博大精深,为何几千年来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不到四十岁、她为何会被西医所淘汰?我也曾反复地问过自己这个问题。

中医是学问、是手段,但她自己本身的能效要受到整个社会制度的束缚。中医如果附着在一个良好的社会制度上,那么她就可以大放光彩。1949年建国以后,在毛主席的倡议下,有很多赤脚医生辗转于乡土,他们深入基层,访贫问苦,给贫下中农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医疗服务重心也向农村倾斜,打破城市的医疗垄断。使得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在短短的十几年间提高到67岁,并且消灭了长期困扰人们的血吸虫病,创造了医疗卫生史上的奇迹。这样短时间内的长足发展是另全世界、包括发达国家而惊叹不已的!而现在中医式微,中医从业人员数量不断减少,其所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小,这不能不说与制度安排有莫大的关系。

正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希望中医爱好者在关爱自己及家人的同时,也能关注自己同胞的健康,关心国家与民族的健康发展。像我刚才说的,如果制度出现问题,那么再好的东西也不见得会发挥其功效,到时受影响的肯定是普通百姓。走出狭隘的个人主义,承担起一份社会责任,也应该是中医爱好者应该做的。

我作为中医文化的受益者,更觉得自己有一份责任将我所学到的与大家分享,将我知道的传递给他人。面对社会的冷暖、不公、需要的不是麻木、不是熟视无睹,而是积极介入与主动承担。仿效先贤,越来越深知为何要说“上医医国”了,因为只有医国才会造福更多的人。愿以此情怀与诸君共勉。

 

相关链接:

2012年第2期《道解伤寒论》系列课程招生简章

http://www.100jhf.com/?action-viewnews-itemid-474

 2012年11月家庭中医保健普及班招生简章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