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化,是农业的根本出路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于02-01 发出。举国上下多在解读。央视说是“8个关键词”、有的说是为啥中央12年都聚焦农业、等等,不一列举。
笔者要问:为啥12年连续聚焦“农业”,却“三农”仍然是中国的“老大难”问题?农业仍然是中国发展建设的“最短板”?!——关键恰是并没有抓住“问题”的要害。
分田到户、小农经济、独木桥,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岂非是天大的“笑话”。
所以,尽管中央12年聚焦农业,尽管文件中“新名词”迭起,却我国农业还是“重复30多年的故事”。“留守”农业、“空心”农业,不仅没有减少而且越来越多了。
问题出在:一是从事农业的“人”;二是农业的根本制度;三是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四是国家对农村的投入;五是党政领导的良心和工作重心;这五个主要问题上。也正是被12年文件中“一派华丽的词澡”所掩盖了。
作为农民儿子的笔者,对三农有一点懂。已经多次谈过“三农”问题。今天只说关键的几点。
一、必须以“更优惠”的政策吸引农民安心从事农业。
人是第一生产力。没有一支“德才兼备、有文化有科学、身强力壮、现代化”的农民队伍,一切农业全都是“空话”。难道依靠“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留守儿童”能真的实现“农业现代化”?!三农,没有“人”,一切都空谈。
二、靠“分田到户、小农经济”行吗?
必须重回“互助组、合作社、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集体经营的康庄大道。为啥“小岗村”和“华西村、南街村、大寨村”完全不一样?就是“分田到户”和“集体经营”的本质不一样。单靠农业一产业,就是死路一条。必须“农工服”三业协调发展,坚持集体化道路,才是致富之道。
三、正真把农民摆到最高位子上。
工人阶级领导、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主要的本质特征。没有这一点,搞什么社会主义。目前,我国农民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究竟在什么“位子”上?难道还用说吗!我国各级党政领导,岂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没有一点实际行动呢。
四、国家必须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的投入。
温先生投入40000亿,农村分得了多少?财政部最清楚。30多年来,国家投入农村有多少?农村最终又正真得到了多少?——不要冠冕堂皇说“漂亮话”。
应该如习总书记所说:农村、农民、农业,应该享受城市一样的公共待遇。这就对了。关键在于是否正真落地了。
五、全国党政官员家属和子女,有几个现在务农?
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官员就是决定因素。
毛泽东为啥要发“5.7指示、6.26指示”?上山下乡、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广阔天地去大有作为。就是首先解决农业“人”的问题。又为啥“毛岸英上抗美援朝战场”?!抗美援朝得胜利?!
30多年改革开放,可以说全国党政官员基本上没有家属和子女在正真务农。你们带的是什么“头”。看看现在的党政官员,“半裸”和“裸官”究竟有多少?特别是子女究竟在哪国家?不是在美国的“哈佛和哥伦比亚”,就是在英国的“剑桥和牛津”。火车头走了“邪路”,农业能有正道吗?!
六、党政领导少说空话,多干实事。
笔者期待:中央不要13-23个一号文件。“三农”仍然是中国“最大”的问题。
中国没有“农业现代化”。一切全都是“空化”。
信不信,历史和人民会作出回答。
「 支持红色网站!」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钱伟品:中国房价,为啥易上难下?
- 吴尚达:农业集体化,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钱伟品:回避和掩盖问题,是庸政赖政的开始
- 学唱红色歌谣,感受革命的魅力 ——江西农业大学南昌风云户外营队集训
- 轻松笑:农业发展的正确方向
- 农业农村部:25个省份的非洲猪瘟疫区全部解除封锁
- 钱伟品:出了问题,多找自己主观原因
- 钱伟品:群众心中都有“一杆秤”
- 钱伟品:“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纪实 散文
- 钱伟品:养老,期待“最后一公里”的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