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唱读讲传 > 传正气

金春燮:传承抗战精神 烛照后来人

2015-08-27 09:27:29  来源: 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纪念碑,是有灵魂、有生命的”

  ——记修建77座抗日烈士纪念碑的吉林老党员金春燮(上)

 

  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沿汪复公路行进45公里,临近汪清县东光镇庙沟村大北沟入口,一座洁白花岗岩铺就的烈士陵园静静伫立。

 

  

 

  “这里是抗日烈士、东满特委书记童长荣的陵园,占地270平方米,象征童长荣把27岁的年轻生命献给抗日斗争和民族解放的神圣事业……”说话的金春燮老人并不是专业讲解员,可他的解说却让无数人眼角湿润。10余年间,他协调民政等部门筹措资金1300余万元,建起了77座抗日烈士纪念碑。

 

  “纪念碑不是凝固的水泥,它是有灵魂、有生命的,它凝聚的是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和伟大追求。”被吉林省授予“弘扬抗战精神的楷模”荣誉称号的金春燮,将尊严与尊重刻在了人们心间。

 

  一份“军令状”   ——有生之年,为在汪清牺牲的抗战英烈立碑

 

  2005年4月,金春燮从汪清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岗位退休,肩负起县关工委主任工作。

 

  “关工委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对孩子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尽管汪清的抗联事迹丰富,可孩子们却很少知道。”金春燮感叹,“汪清是中共东满特委所在地,发生过105场抗日战斗,有抗日烈士墓地和抗联遗址177处,600多名抗日将士长眠于此!”

 

  历史的“断档”像一把尖刀刺痛了这名有着4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金春燮给自己立了一份“军令状”——在有生之年,为在汪清牺牲的抗战英烈立碑。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资金成了金春燮面临的第一大难题。为了募集资金,金春燮一个个单位、一家家企业去筹集。尽管汪清是国家级贫困县,可令金春燮欣慰的是,“只要一说建纪念碑,没有哪个单位不支持的,有多给多、有少给少”。

 

  “我替牺牲在汪清这块土地上的603名抗联烈士谢谢你们了!”这是他每次筹钱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一个信念   ——建设一座烈士纪念碑,就多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0年8月,金春燮协调投资30余万元的童长荣烈士陵园第一期工程开工。他主动请缨,带领县关工委的同志们担负起策划、设计和施工的所有工作。

 

  每次纪念碑开工,金春燮都很兴奋,可这一次他却一直感觉全身乏力,吃不香,睡不稳,最后疼得腰都直不起来,才被妻子送进医院。原来,他此前在医院拔牙时意外感染了丙型肝炎,检查结果显示他体内的转氨酶已是正常值的25倍,必须定期注射干扰素治疗。

 

  “大夫说干扰素分两种,国产的一针50块钱,进口的1200块钱。他说工地上用钱的地方多,坚持打国产的。”金春燮的老伴蔡英海说,注射干扰素如同癌症病人化疗,金春燮每次打完针全身奇痒,根本睡不着觉,最后连头发都快掉光了。

 

  13个月里,金春燮打了67针干扰素,体重减轻了12公斤。即便如此,他依然坚持白天去工地,晚上打干扰素,在家时就扎在书房里连写带画。

 

  为了修建纪念碑和遗址,金春燮克服了重重困难:付不起设计费,就跑到县设计院当“小学生”,学习绘制图纸;为节省交通费,搭过各种车,还在零下30摄氏度的天气里坐过铲车的铲斗;为确保纪念碑的质量,从选址、备料到施工、刻字,都要深入研究。

 

  “与抗联烈士相比,我做得微不足道。”在金春燮看来,建设一座烈士纪念碑,就多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就多一根精神支柱。

 

  一份情怀   ——“烈士,不分你我,不分国界”

 

  2012年8月,俄罗斯驻华使馆的3名工作人员来到汪清县革命烈士陵园。他们在这里祭奠了牺牲于此的苏联红军烈士,并感谢中国政府为苏联红军烈士立碑撰文。

 

  1945年8月,苏联红军兵分两路打击日本关东军。6天浴血奋战后,苏联红军击溃了日本关东军,牺牲了2100人,其中有55名被汪清百姓集中埋葬在一个山坡上。

 

  “烈士,不分你我,不分国界。”2009年,汪清决定重新扩建汪清革命烈士陵园,邀请金春燮担任建园顾问,他的第一个建议就是把55名苏联红军烈士好好安葬在陵园中。建议被采纳后,金春燮在墓碑上用金黄色大字誊写“苏联红军无名烈士碑”,将55座苏联红军烈士碑围绕在汪清革命烈士纪念碑周围而立。

 

  除了苏联红军烈士纪念碑,金春燮还为日本共产党员伊田助男建了一座纪念碑。

 

  2006年6月,金春燮在县党史馆查阅抗联烈士资料时,发现了伊田助男的国际主义传奇故事。资料记载,“九一八事变”后,在日本军国主义美化战争的谎言欺骗下,伊田助男应征入伍。后来,认清日本法西斯真正面目的伊田助男,拒绝参加任何一次杀戮,并以自杀的方式支持和平,为中国抗日将士留下了10万发子弹。

 

  伊田助男的纪念碑建成后,引发了强烈反响,每年都有日本民众前来祭拜,到伊田小学旧址参观。如今,这里已被吉林省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国际共产主义战士更加不能忘记!”金春燮说。

 

  被英烈精神感动,又感动别人 ——记修建77座抗日烈士纪念碑的吉林老党员金春燮(中)

  来源:光明日报

 

  凌晨3点,如往常一样,金春燮书房的灯亮起。他打开电脑,开始忙于《民族英雄童长荣》传记的撰写与出版工作。

 

  10年前,金春燮担任吉林省汪清县关工委主任后,就形成了晚睡早起的工作习惯,不单是为了整理抗战英烈们的事迹文稿,还要维护网站,准备爱国主义教育讲稿。

 

  10多年来,他编纂了《汪清英烈传》等40余本、百余万字的抗联书籍资料,创办“汪清英烈网”,策划并组织拍摄抗战电视宣传片、传记片20余部,义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82场、听众多达12.4万人次,无愧于“弘扬抗战精神的楷模”的荣誉称号。

 

  “为抗联烈士著书立传”

 

  2011年6月,金春燮又一个愿望实现了——童长荣烈士陵园一期工程竣工。2005年,担任汪清县关工委主任的金春燮发现尽管汪清抗联事迹丰富,很多群众却不知晓。为传承红色精神,金春燮开始克服重重困难,修复抗联遗址、修建烈士陵园。

 

  “遗址和陵园是建起来了,可都在山里,群众平时去一次确实不容易。”如何让更多的群众更深入地了解抗战史,金春燮又琢磨开了。

 

  “为抗联烈士著书立传!”当亲人朋友为金春燮的想法愕然时,他已经说干就干了。他向全国发出“收集令”,一下子收集回数百份汪清在抗联时期的相关材料。从此,这些被金春燮称为“宝贝”的史料,不仅占据了他的办公室和家,还令他夜以继日地查找、走访、核实、校正。

 

  在汪清诸多伟大的抗联英雄中,时任中共东满特委书记童长荣烈士是影响力最大的代表。为写好童长荣传,今年春天,已经68岁的金春燮与志同道合的3位朋友踏上了“寻根之旅”。

 

  在童长荣的出生地安徽省枞阳县,当童长荣的养女童承英得知来人是为了给养父撰写生平时,80岁的童承英老人忍不住留下了热泪,她紧紧握住金春燮的手说:“感谢你们还没有忘记我的父亲!”

 

  “寻根之旅”途中,金春燮和同伴坐最便宜的交通工具、住最便宜的旅店、吃最便宜的快餐,唯一“奢侈”的消费是买了一个拉杆箱,为的是装收集来的20多本资料和书籍。

 

  10余年来,这样的寻访旅程早已成为金春燮的工作之一。为收集核实英烈事迹资料,他寻访了全国10余个省市,行程达2万余公里,编纂了《战斗在白山黑水》《小汪清抗日游击根据地简介》《不朽的丰碑》等40余本资料书籍和小册子,总计超过100万字,还组织拍摄了20余部电视宣传片、传记片。

 

  “我虽然老了,但宣传英烈革命精神的思想不能老”

 

  2012年,每天一早就上网浏览新闻的金春燮,也想办个汪清县网站宣传英烈事迹,思来想去拨通了儿子金龙一的电话。尽管金春燮的想法把儿子吓了一跳,可在北京工作的金龙一还是一口应承了下来,没过几天就回了家。

 

  在儿子的支持与帮助下,当年4月,“白山黑水中华魂——汪清英烈网”正式上线运行,设有人物传略、历史惨案、陵园概况、纪念视频等多个栏目,成为吉林省第一家县级单位开设的“英烈网”。

 

  儿子回京后,网站的日常维护和更新又成了难题。金春燮非但没放弃,还决定自己进行维护和更新。

 

  年纪大、视力下降不说,最令金春燮犯难的是自己汉语拼音平卷舌分不清,严重影响打字速度。经过3个多月日复一日的练习,金春燮的打字速度提高到了一分钟五六十个字。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英烈网”3个字,首页就会出现“汪清英烈网”,网站每天的点击率都在百次以上,还有美国、新加坡、日本、韩国等20余个国家的网民浏览过网站内容,成为金春燮引以为荣的“红色名片”。金春燮说:“我虽然老了,但宣传英烈革命精神的思想不能老。”

 

  为了更加广泛地传承英烈精神,除了开通网站,金春燮还深入中小学校、党政军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义务开展宣传教育。10余年来,他主讲了82场爱国主义教育课,受众人数达12.4万人次。

 

  “只要能弘扬抗战精神,再累,我都乐意。”

 

  金春燮没有想到,自己在被英烈精神感动的同时,也感动着许多人。2013年,一位王姓女士找到金春燮,对他说:“我姐姐很钦佩您,想把一批抗战遗物交给您,分文不取。”

 

  王女士的姐姐康存香也是汪清籍人,有200余件价值上百万元的抗联时期的珍贵文物锁在老家的仓库里。看到金春燮的“汪清英烈网”后十分感动,打算给这些文物找一个更合适的“家”。

 

  2014年7月,金春燮从王女士手里郑重接过了200多件抗战文物。为把这些抗战文物展示在人们眼前,金春燮又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建一座县级抗日战争纪念馆。

 

  2014年9月16日,“汪清抗日战争纪念馆”正式建成对外开放。金春燮为纪念馆亲自撰写解说词,还当起了讲解员,一笔一笔记录着来纪念馆参观的人数。纪念馆开馆至今,来此参观的社会各界人士已达27000余人次。

 

  金春燮说,像康存香这样的汪清老百姓越来越多,他们就像当年支持抗联将士一样,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2014年3月,金春燮意外地接到了吉林省委党校副校长周知民的电话,邀请他为党校学员上一堂党课。

 

  原来,金春燮年初被评为第十一届“感动吉林”人物,担任评委的周知民被他的事迹深深感动了。

 

  随后,省委党校大礼堂一堂生动的党课,让金春燮的名字连同他的红色教育基地,深深嵌入了200余名厅处级干部学员的头脑中,也吸引了党校领导的目光。3个月后,吉林省委党校将“重走抗联路”活动选定在小汪清抗日游击根据地举行。半年后,吉林省委党校“省级党性锻炼教学实践基地”在汪清揭牌。

 

  金春燮说:“我是一天累得筋疲力尽,但只要能弘扬抗战精神,再累,我都乐意。”

 

  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 ——记修建77座抗日烈士纪念碑的吉林老党员金春燮(下)

  来源:光明日报

 

  “四年级二班,现授予你班‘童长荣中队’称号,希望你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继承英烈们的革命精神,努力学习,奋发图强!”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第四小学四年级二班,县关工委主任金春燮手里捧着锦旗,深情地嘱托孩子们。

 

  从2005年担任汪清县关工委主任开始,金春燮眼里、心里就装满了孩子。

 

  改变教育方法 成立国防教育基地

 

  2005年4月,金春燮从汪清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岗位上退休,担任汪清县关工委主任。上任没多久,他就接到汪清县第一实验中学的邀请,为70余名学生开展国防教育。

 

  “我花了半个月的时间进行准备,可还没讲上20分钟,就有学生开始打瞌睡了,也没有人主动回答问题。”金春燮说,这次挫败让他意识到用老一套的授课讲演,是做不好青少年思想工作的。

 

  为了使爱国主义教育更生动,2007年8月,金春燮协调组建了“五老讲师团”,请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向青少年讲历史讲传统、传精神。课堂上,每当“五老讲师团”成员讲述着自己的亲身经历时,孩子们总是瞪大眼睛,听得入神,生怕漏掉一个字。

 

  “如果能让孩子们看看当年抗联战士的艰苦环境,一定能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2011年,金春燮又有了新的想法。他把“抗日游击大队指挥部”作为第一个目标,跑到汪清县档案馆查阅了大量文字资料和历史图片,绘制了设计图纸,又筹集了3万元资金,亲自选购原料、参与施工。“竣工”后的指挥部复旧如初。在不足30平方米的小屋里,土炕上铺满稻草,行军灶破旧,墙上悬挂着多幅抗联烈士画像,画像下方还记载着每位烈士的生平。

 

  通过金春燮的不懈努力,如今,除了汪清县抗日游击大队指挥部外,恢复原貌的还有“东满特委”兵工厂、印刷厂、被服厂,这里不仅接受学生参观,还成为社会各界的国防教育基地。

 

  组建英烈班 传扬英烈精神

 

  “怎么才能更有效地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今年3月,金春燮在网上看到一则“雷锋班”学生做好事的报道,随即萌生了新的想法——利用汪清红色资源,建立以抗联英烈名字命名的英烈班或英烈中队。

 

  汪清县第四小学四年级二班是第一个被授予“童长荣中队”的班级。“我要向童长荣烈士学习,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在班主任的倡议下,英烈中队的42名同学纷纷写下了决心书。

 

  汪清县第四小学少先大队辅导员梁艳说:“学校童长荣中队成立后,金老师带着孩子们参观了童长荣烈士纪念馆,身临其境地了解烈士生前生活战斗过的地方,孩子们都很受感动。现在学校组织公益活动,童长荣中队的孩子都积极参与。”

 

  不到半年,汪清县42所中小学校就全部建立了英烈班和英烈中队,2000余名学生成了英烈班级的成员,得到了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洗礼。金春燮说:“42个英烈班和英烈中队,就意味着有42名英烈的事迹能够得以传播,42名英烈的精神能够得到发扬。”

 

  

 

  关爱下一代 亲身做榜样

 

  汪清县大明社区居民仲伟岐是远近皆知的“活雷锋”。10余年来,他先后收留无人照顾的孩子100余名。在仲伟岐眼中,金春燮才是“雷锋”,他说:“没有金主任,就没有爱心之家,就没有孩子们的今天。”

 

  原来,仲伟岐在县里开办了一个学生辅导班,后来碰到一些家庭困难或无人照顾的孩子,仲伟岐和老伴儿就把他们收留在家里。金春燮得知此事后,特地邀请县红十字会、慈善总会等部门为仲伟岐家挂上了“春雨爱心之家”的牌子,还呼吁社会各界献出爱心、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每逢周末和节假日,金春燮还带着水果和慰问金来看望孩子们,被孩子们亲切地称呼为“金爷爷”。

 

  金春燮总不忘对孩子们讲:“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但是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想想那些牺牲的抗战英烈,还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的呢?”

 

  汪清县中小学现有14000余名学生,其中困难生占10%,特困生占5%。金春燮说,要为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除了关心他们的思想,还要关爱他们的生活。除了“春雨爱心之家”的孩子们,金春燮的爱同样没遗漏过汪清县其他中小学。为了不让这些贫困孩子失去接受教育的机会,10年间,金春燮共筹措资金300余万元,帮助1700余名贫困生圆了求学梦,为15名家境特殊的孩子协调办理户口、学籍和低保,亲身做起了学习英烈的榜样。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