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唱读讲传 > 传正气

周恩来作风学习座谈会举行 侄女忆其告诫亲友不能搞特权

2015-03-05 14:36:15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记者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3月4日,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全国党建研究会联合主办的“学习周恩来同志的优良作风和优秀品德”座谈会在北京举行。新华社 图

  周恩来于1898年3月5日出生,今天(3月5日)是其诞生117周年纪念日。新华网消息,3月4日,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全国党建研究会联合主办的“学习周恩来同志的优良作风和优秀品德”座谈会在北京举行。

  与会者的发言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展现了周恩来的精神风范和品格,论述了学习周恩来的心得体会。与会者一致认为,周恩来的优良作风和优秀品德,在今天仍然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来自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全国党建研究会等单位和周恩来身边工作人员代表和亲属代表40余人参加会议,以下为人民日报摘编选登的部分代表发言。

  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冷溶: 周恩来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代表和精神楷模。他的精神风范,内涵非常丰富,是一座精神宝藏,我们要不断挖掘,从中汲取力量。我想着重就周恩来精神风范中体现出的“忠”“严”“实”这三个方面谈点体会。

  第一,要学习周恩来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无限忠诚。他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对自己的信仰无比坚定。年轻时,他经过对各种思潮的“推求比较”,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他表示:“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并且很坚决地要为他宣传奔走。”无论革命环境多么险恶,他的理想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过。周恩来一生情系国家和民族。他在少年时代就立下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和“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的誓言。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按照中央决策,“置党派历史深仇于不顾,以民族利益为重”,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基础上,推动第二次国共合作,促成全民族抗战。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政府总理26年,殚精竭虑,夙夜在公,鞠躬尽瘁,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大地之子”。

  第二,要学习周恩来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的优秀品德。在严守党的纪律和规矩方面,周恩来堪称模范。他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始终维护党中央权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严守党的组织纪律,维护党的团结,从不搞小圈子、小团体,在党安排的任何岗位上都竭尽全力工作,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他严守党的工作纪律,重大问题该请示的请示,该汇报的汇报,从不超越权限办事。他严守党的保密纪律,即使对最亲近的人也绝不泄露半句。

  严以用权是周恩来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也是他对党的责任担当。在国家经济还困难的情况下,他坚决不允许修建政府办公大楼,不允许翻修他住的西花厅。他退回家乡人送来的土特产,并附上中央关于不准请客送礼的文件。他给自己的亲属立下“十条家规”,不允许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利用特殊身份谋取利益。

  第三,要学习周恩来实事求是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和以诚待人的品格。周恩来一贯坚持实事求是。他号召大家“说真话,鼓真劲,做实事,收实效”,要求大家在工作上老老实实,脚踏实地,不沾染“浮泛与骄傲急躁的习气”。周恩来抓工作深入细致、扎实具体。听汇报时,他反对用“大概”“差不多”“可能”这种含糊不清的词,而要求用准确的数字说明问题。搞调研时,他深入一线,深入群众,了解实际情况。做决策时,他善于倾听不同意见,鼓励大家各抒己见。抓落实时,他强调“不要如浮云一样,过了就忘了”,做事情总是事必躬亲。他一生诚恳待人,关心同志,没有架子,实实在在,经常说自己是“一个普通共产党员,一个普通劳动者”。

  周恩来,已经成为一个光荣的名字,成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名片。在他的身上,凝聚着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品格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洋溢着浩然正气和独特的人格魅力,集中体现了党的领袖人物的精神风采,集中体现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全国党建研究会会长虞云耀: 坚强的党性 崇高的品格

  周恩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给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最难忘怀、最受教育的是他的坚强党性。学习周恩来的坚强党性,我体会最深的有五个方面。

  一是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仰和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无限忠诚。共产主义理想是周恩来毕生奋斗的目标,他在确立共产主义信仰之时就说过,“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并且很坚决地要为他宣传奔走”。周恩来的一生,就是为共产主义不断奋斗的一生。

  二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和党的团结统一。他严格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维护中央权威和巩固党的团结统一作为自己言行的准则,有利于中央权威和党的团结的话和事他就说、就做,不利于中央权威和党的团结的话和事他就不说、不做。

  三是热爱人民、勤政为民,无私奉献、廉洁奉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周恩来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把自己当成是人民的“总服务员”,胸前佩带的“为人民服务”徽章是他一生真实的写照。他身居高位,但从不搞特殊,凡是要求党员和群众做到的,自己总是首先做到。他身后没有留下任何个人财产,他和邓颖超一生的全部积蓄都交了党费。

  四是坚持原则、勇于担当,实事求是、严谨细致。他要求把革命热情与求实态度结合起来,“说真话、鼓真劲、做实事、收实效”。“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是周恩来对国防科技工作提出的十六字方针,也是他自己工作作风的真实写照。

  五是始终以最认真的态度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他特别重视批评与自我批评,常说:“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思想改造的最好方式”。他心胸似海,越是功高如山,越是谦虚谨慎、虚怀若谷。

  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我们学习周恩来,就要像他那样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在党护党,不断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党性修养。

  中央纪委驻文化部纪检组原组长李洪峰: 举轻若重的伟大公仆

  从根本上说,周恩来的高超领导艺术和优良领导作风,与他坚定的信念分不开,他一生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不动摇,坚定中华民族腾飞于世界的信念不动摇,坚定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不动摇。信念的光辉照亮了他的一生。与他伟大的奉献分不开,他七十余年如一日,二十六年如一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与他深厚的修养分不开,他具有深厚的理论修养与多方面知识修养,集东西方智慧于一身,而且一生不停顿地学习,一生践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一生坚持行重于言。更与他高尚的品德分不开,他对人民、对国家、对领袖始终忠心耿耿,越是在艰苦环境下,越是在危难局面下,越是在重大转折关头,他的大智慧和浩然正气越是充分显现。

  周恩来的领导艺术和领导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宝贵思想财富。周恩来领导艺术和领导作风,具有举轻若重,广大精微;求真务实,以诚持国;顾全大局,辩证包容;求同存异,坚定灵活;知人善任,依靠群众;谦逊实际,平等待人等重要特点。

  周恩来日理万机,是举轻若重的光辉典范。他的举轻若重,既体现在他处理纷纭变幻的外交工作上,也体现在他处理繁重艰巨的国内事务上;既体现在处理三年经济困难调整、抗美援朝、“文化大革命”等重大经济、政治、军事问题上,也体现在处理繁杂琐碎的日常工作上。

  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崇高威望和历史功绩,既得益于毛泽东的删繁就简、举重若轻、高瞻远瞩、战略运筹;也得益于周恩来的事无巨细、举轻若重、殚精竭虑、夙夜在公。毛泽东思想培育了几代中国人,周恩来作风影响了几代中国人。中国不能没有毛泽东,也不能没有周恩来。对于一个领导集体来说,举重若轻和举轻若重相结合,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最佳组合。

  周恩来侄女周秉德: 你们不能享受特权,你们就是普通老百姓

  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管好亲属是重要的一环。用我伯父周恩来的话说:“这个问题十分重要。”伯父多次说过领导干部包括他本人在内“应该做出一点表率来”;“决不能使自己的子弟成为国家和社会的包袱,阻碍我们的事业前进。”

  伯父对我们这些晚辈的教育,主要是两条:一条是决不允许我们享受任何特权待遇,就连特权思想都不可以有。另一条是做任何事情都要以国家、人民的利益为重,而不能以个人利益为重。

  说到第一条,伯父要求我们在外面不能讲与他的亲属关系,不能享受特权,要完全做个普通人。他常对我们说:“你们现在就是普通学生,将来参加工作,就是普通劳动者。无论上学、工作和生活,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奋斗,而不能依赖家庭。”他说:这就是共产党与其他政党的不同所在。

  我上初中时住校,星期六看到有的同学家里有汽车接送,而我只能挤公交车,心里难免不舒服。回家后,我就对伯母念叨这件事。伯父知道后很严肃地对我说:“伯伯的汽车,是国家为了工作需要而配备的,不能用在私事上。”他不但不让我们用车,即使他接待外宾前到北京饭店理发的路程都让工作人员按里程付费。

  说到第二条,1968年,我16岁的五弟秉和,15岁的六妹秉建,分别去了延安农村和内蒙古牧区插队落户,伯父对此积极支持。1970年底地方征兵时,他们经基层组织推荐,通过正常手续入了伍,高兴地来向伯父伯母报告。当时,大学不招生,最好的出路是参军。那时,解放军不但威望高,并且入伍后生活上也可得到极大改善,因此青年们都以参军为荣。但五弟六妹没有想到的是,伯父却要求他们脱下军装,回到农村,回到牧区!伯父谆谆教导他们说:“越是困难越是不能离开基层,越要带头坚持在农村牧区,作个普通农民和普通牧民,把参军的机会让给其他知识青年和青年农民、青年牧民。”就这样,他们经过强烈的思想斗争,还是服从了伯父的要求,坚持留在农村和牧区,做一个普通劳动者。

  伯父始终认为,“对于干部子弟,要求高、责备严是应该的,这样有好处,可以督促他们进步。”我们深切地感到,越是与伯父关系亲近的人,他对你的要求就越是严格,越要按照国家的需要、人民的需要、形势的需要去做,到最基层、最艰苦、最边远的地方,去做个普通劳动者!这就是伯父一贯的“亲者严,疏者宽”的原则。伯父对我们近乎苛刻的要求,我们从来没有感到委屈,相反为有这样一个伯父感到骄傲。

  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曲青山: 感受周恩来的人格魅力

  周恩来的人格魅力是一个说不尽、道不完的话题。这里,我想从他的工作生活中,撷取几件小事,作为他人格魅力的缩影和见证,谈一点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首先,我想谈一下周恩来对工作认真细致、极端负责的精神。周恩来的性格特点是举轻若重,他对任何事情,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都是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每做一件事,哪怕是很小的一件事,甚至是一个很微小的细节他都考虑得很周到、很周全。比如,20世纪60年代,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准备过程中,他多次指示:“要更周到、更细致、更妥善地全面做好安排。”当听说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的可能性超过99%时,他仍叮嘱要做好以防万一的准备工作。他特别强调要搞好试验的安全保密,要求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相关规定,参与人员对家里人也要保密。他严格保密,对邓颖超也没有说这件事。在实施爆炸时,按照他的要求,确定了联络通讯所使用的暗语和密码。

  其次,我想谈一下周恩来公私分明,从不搞特殊化的坚定态度。周恩来的工作和生活原则是,凡要求党员和群众做到的,他首先做到;凡要求党员和群众不做的,他坚决不做。1973年,他陪同外宾访问河南,在洛阳看到出售的龙门碑刻拓片时,看了又看,爱不释手,想买一套,结果搜遍自己和身边工作人员的全身,凑不够买拓片的钱。当当地陪同领导提出送给他一套时,遭到他严肃地批评。有一次在宾馆开会,由于公务活动已经结束,服务员端上来一杯茶水,他走时按价钱付了费。他要求侄子和侄女们到中南海看望他,必须自己到食堂打饭吃,回家时搭公交车。

  第三,我想说一下周恩来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的生活作风。周恩来一生十分节俭、节约,从不浪费。周恩来生前夜里和早晚起床总是穿着一件毛巾浴衣,时间长了,早已磨得像一件“纱衣”一样,但他补了又补、缝了又缝,一直穿在身上,就是不肯换掉。甚至出国访问穿的也是打补丁的内衣,一次访问途中,他的内衣脏了,被拿到我国驻外使馆去洗。大使夫人看到他陈旧的内衣后,流下了难过的眼泪。大使夫人责怪工作人员说:“原来你们就是这样照顾总理的啊!这是一个大国总理的衣服吗?”但是,她哪里知道,是周恩来不允许他们去给他添置新衣服的。周恩来身后没有留下任何私人财产,他和邓颖超一生中的全部积蓄最后都交了党费。他与邓颖超生前相约,死后不保留骨灰,骨灰撒在祖国的江河大地上。真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这就是周恩来的人格魅力!周恩来的人格魅力从哪里来?我以为,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滋养中来,从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修养和品德修炼中来。在周恩来身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修齐治平”和共产党人磅礴的理想主义、献身精神达到了完美的结合和统一。

  中国光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唐双宁: 周恩来精神永远激励我们

  我们这一代50年代出生的人,经历过特殊岁月,周总理的崇高形象在我们心中留下深刻烙印,他为维护国家局面左支右撑而喊出的“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是我们耳边永久的回声;“人民的总理人民爱,人民的总理爱人民”,是我们心中永远的共鸣;“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场面,是我们脑海中永恒的定格。

  周恩来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缔造的革命精神的突出体现,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共产党人崇高理想的完美结合,是历代先贤和当代楷模的集中代表。他心中只有党、只有国家、只有人民、只有奉献,没有子女、没留骨灰、没有遗产,一生信仰坚定、襟怀坦白,严己宽人、崇德向善,顾全大局、忍辱负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今天,作为央企负责人,学习周恩来精神,我认为:第一,要以周恩来“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的精神,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现代知识,在经济新常态下更好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

  第二,要以周恩来严守纪律、严守政治规矩的高度自觉为标杆,严守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第三,要以周恩来“顾全大局、忍辱负重”的境界,以处理复杂矛盾的智慧,在改革的攻坚克难阶段敢于担当甘于奉献,打胜改革攻坚战。

  第四,要以周恩来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坚定立场和细致入微的严谨作风防范风险,守好国家的钱袋子,巩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第五,要以周恩来克己奉公、严于律己的高度自律,严格要求自己并带好队伍,坚决同各种腐败行为作坚决斗争。

  第六,要以周恩来心系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深入群众之中,关心群众,为群众办实事。总之,周恩来精神是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不竭精神动力。

  全国政协原副秘书长、周恩来邓颖超秘书赵炜:周恩来是共产党人守纪律讲规矩的表率

  我是1955年到周总理身边工作的,1965年起担任邓颖超大姐的秘书,在他们身边一共工作了37年。37年间,我和他们朝夕相处,亲眼目睹、亲身感受到周总理和邓大姐在守纪律、讲规矩方面的表率作用。

  周总理平时和邓大姐聊天范围很广,从一般老百姓关心的国家大事、书画戏剧到熟人朋友,家常话题无不涉及。但却从不会谈到一些没公开的机密事件,尤其是那些周总理认为邓大姐不该知道的事情。很多重要的事情,周总理可以和有关秘书谈,但是绝不会对邓大姐说。记得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周总理交代主管项目的负责同志说:这次试验,参加的全体技术工程人员要注意绝对保守国家机密,试验的种种情况不能告诉其他任何人,包括自己的亲属和亲友。这是纪律。周总理还当即表态说:“邓颖超同志是我的爱人,中央委员,但这件事同她的工作没关系,我也没有必要对她说。” 后来,我有一次和邓大姐又聊起这件事,说周总理的纪律观念真强,并且总是能够带头遵守纪律。邓大姐说:“嗨,那算什么,当年南昌起义时生离死别,他走前都没跟我露一个字。”后来邓大姐看了国民党的报纸,才知道发生了南昌起义。邓大姐对我说:“恩来同志当然知道这次行动的性质,在那样的白色恐怖岁月里,每次生离都意味着可能就是死别呀。但是党的纪律不允许他透露一点信息,他就严格按照党的纪律的要求,一个字都不透露。”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有很多人来看望邓大姐,谈到一些事情,邓大姐很吃惊地说:不知道啊。对方也很吃惊,问邓大姐:周总理知道的事,你怎么能不知道呢?邓大姐说:不要以为恩来同志知道的事情我都知道,不该我知道的事情,他是从来不说的。

  我曾经问过邓大姐,为什么你们能做得这么好?她说:“作为党员,恩来同志和我始终遵守着党的教导:不应该说的事,不要说;不应该问的事,不要问;不应该看的文件,不要看,这是党的利益的需要。”“党的纪律对于每一个党员来说都绝无例外。越是负责的党员,越应该以身作则,越应该自觉遵守纪律。”这就是周总理,他不愧是共产党人中守纪律、讲规矩的表率。

  中共淮安市委书记姚晓东: 传承周恩来精神,建好周总理家乡

  作为周总理家乡的干部,在学习实践中,我对他的崇高精神有这样几个方面的认识:一是周总理始终坚定信念,具有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政治品格。二是周总理始终牢记宗旨,具有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三是周总理始终真抓实干,具有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四是周总理始终严以律己,具有清正廉洁的高尚情操。五是周总理始终心系故里,具有浓厚炽热的家乡情结。

  周总理辞世近40年来,淮安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学习弘扬周恩来精神作为经常性的活动,班子换了一茬又一茬,但这一主题一直没有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按照习总书记“把周总理的家乡建设好,很有象征意义”的嘱托要求,在全市上下进一步掀起学习弘扬周恩来精神的热潮,努力把周恩来精神深深植根于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心中,以此来引领推动淮安科学跨越发展。

  一是把周恩来精神作为培育淮安城市精神的支撑。通过总结、概括、凝练以周恩来精神为核心的新时期淮安精神,更好地凝聚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精气神,使得淮安加快发展的心更热、水更活、火更旺。

  二是把周恩来精神作为贯穿教育实践活动的红线。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市突出以“学习伟人周恩来,崛起江淮作表率”为引领,坚持把周恩来精神作为教材、镜子、标尺,引导党员干部深学、细照、笃行,切实补精神之钙、立为民之志、祛“四风”之弊,取得了良好的活动成效。

  三是把周恩来精神作为打造干部队伍特质的追求。我们与江苏省委组织部联手共建恩来干部学院,加快开发“好干部”系列课程,建设“好干部”教育馆,进一步推动周恩来精神在党员干部心中深深扎根;坚持“反四风、树五德”导向,加强德的教育和考核,提升党员干部政治品德、思想道德、为政官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着力打造具有“敢担当、重落实、善创新”鲜明特质的淮安好干部队伍。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