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唱读讲传 > 讲故事

听来的故事(三)——兴修水利 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

2018-07-29 14:53:43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田恩粿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郑老伯介绍说,在五六十年代,包括七十年代,经常为队里出差、出工,参加离自己村子四五十里路的水库劳动。工程量大,花费时间比较长。这个水库修好后,可以把这道山川四五十里的川道水储存起来。

  郑老伯说到的野沟门水库,我也很熟悉,到过多次。由于很多的具体数字郑老伯说不太清楚,我查了一下资料:

  野沟门水库邢台市邢台县西部山区的野沟门村南,距离邢台市区约40多公里。野沟门水库是一座以防洪为主的中型水利枢纽工程,于1966年11月开工兴建,1976年6月拦洪,1986年竣工验收,1988年完成全部遗留工程。水面长约10里,控制流域面积518平方公里,总库容5040万m^3,可灌溉土地12万亩,受益村庄200多个。是一座库容量为2800万立方米的中型水库。

  水库管理处负责人告诉记者两个数字:“仅在2011年,野沟门水库有400万立方米水补给了地下水;今年到目前为止,补给地下水已达1600多万立方米,是去年的4倍还多。”

  截至2012年,野沟门水库已向其它水库调水发电约800万立方米,主汛期通过河道泄洪约800万立方米。后来又增修了防渗渠“有了防渗渠,节水又省钱。”会宁镇时村村民江海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儿。他告诉记者,原来打机井抽取地下水,“先浇透了渠道才能浇到农田”,此外还要支付电费、工费,每亩地浇1次水的成本就要110多元。现在使用防渗灌渠,只需支付水费,每亩地浇1次水能省60多元。这样算来,每亩地1年浇上3次水,就能省180多元。野沟门水库所在的朱野灌区,有效灌溉面积是13.4万亩,如果全部使用防渗渠道,每年仅农田灌溉成本就能省2412万元。按每立方米1元的水费计算,相当于又省出了2412万立方米水,将近一个野沟门水库的有效库容。

  郑老伯说,听县里领导说,邢台县当时人均0.7亩旱涝保收田,水利很重要。

  野沟门水库的修建,能够满足广大的丘陵地区用水,能够把几万亩的旱地变成水浇地,改过去一年种一季秋庄稼,为一年可以秋麦两熟,全县的粮食就可以增产。当时这个水库前后修了十二年,在当时是邢台县比较大的水利项目之一。每个村里都抽人参加修建水库的劳动。大家睡工棚,打地铺,不管寒冬还是酷暑,吃住在工地,很辛苦,但是大家干得很起劲。虽然我们这里是水库的上源头,用不了水库里的水,可是只要县里让派人,大家也都积极地参加。因为当时大家集体主义观念很强,毕竟能够让丘陵区的人民解决缺水的困难,如果丘陵地区粮食增产了,也就能够支援国家建设。为了修建这座水库,全县人民齐心协力,奋战十多年,有很多人流血流汗,有人还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当时,工地上分了好几个作业面,其中有青年突击队负责开山爆破,挖石筑坝。突击队中打炮眼的人,又辛苦,又危险。每天规定,打多少炮眼,放多少炮,能够提供多少石料,都直接关系到大坝工程的进度。有一天打好炮眼,装好了炸药,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了,也是工地上的放炮时间。要求工地各作业面的人员必须全部撤离,才能够放炮。等人员全部撤离后,放炮开始了,霎时山坡上炮声隆隆,震耳欲聋。等炮声停下来后,突击队的负责人发现少一炮没有响。很着急。必须查明原因,及时排除哑炮。否则的话,可能会对一会儿各作业面上开始工作的人员造成威胁,随时都有危险。突击队派人寻找哑炮。找到了没有响的那个炮。突击队员就要挖开那个炮,可是这很危险,究竟是导火索燃了半截断了,还是还正在燃着,还是雷管出现问题?都是未知数,可是如果不能及时排出,就会影响到下午的整个工地不能正常的施工。突击队员中的一位,让别人躲起来,自己开始挖。大家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队员也在紧张而小心的进行着。快到下午上工的时间了。突击队员加快了速度。突然一声震天的炮声响了,尘土飞起老高,突击队员也被炸起来,人们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一个鲜活的生命,为了工程的整体进度,为了几万亩地能够变成水浇地,为了全县的水利建设,为了更多的人的安全,把危险留给了自己......

  现在野沟门水库成了旅游风景区,很多人包括外地的一些人也到野沟门水库来观光旅游。这里山青水绿,没有污染,并且能够补充地下水,还能提供发电。邢台市原来又脏又乱、污染严重的七里河,现在也成了景区,那里的水就是野沟门水库提供的。这个水库至今仍然发挥着很多的作用,人们享受着那个时代的人们用血汗和生命建成的劳动成果。

  六七十年代,毛主席号召“农业学大寨”,山区人民积极响应,掀起了“学大寨,赶大寨”的热潮,植树造林,兴修水利,郑老伯说,现在他们村里南边河滩里的很多的水浇地,就是在那时的什么也不长的干河滩里修成的。光他们村新修的水浇地就有好几百亩。周围的很多村里也都修了很多地。全乡新修的水浇地有上千亩。当时大家的那种热情,那种积极性,现在的人可能都想象不出来。村南边的河滩,有两百米宽,解放前发大水,冲毁了很多地,把河滩冲得成了沙石堆积,河道乱流,沟沟坎坎,走都没法走。旧社会,是地主老财们的天下,封建政府也不管人民的死活,就是横征暴敛,欺压人民,没有人治理干河滩。全国刚解放初,是自己单干,加上当时正处在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没有精力和时间治理。到1963年下了七天七夜的雨,发水很大。又赶上了三年自然灾害的特殊时期,但是当时已经成立了人民公社,群众已经组织起来,有集体的力量,虽然受了灾,政府及时地发放了救济款、救济粮,人民群众不但没有饿着,还供应的很多是平时自己平时舍不得吃的白面。不仅没有再出现三四十年代的逃荒要饭、流离失所的情况,人民群众吃得饱,穿得暖。各级干部组织人民群众抗洪救灾,洪水过后,积极进行恢复生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山西省昔阳县的大寨村,就是那时涌现出的先进典型。

  关于大寨村的情况,郑老伯知道得也很多。郑老伯说当时经常学习大寨的经验和事迹,报纸上、广播里也经常宣传,大寨是农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知道大寨人治理虎头山的艰难,大寨人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知道陈永贵后来还成了国家领导人。但是对于里边的一些具体的数字和细节知道的不是很准确,我也在电脑上查了资料:

  1963年秋天,大寨遭遇了一场特大洪水灾害,100多条大石坝被冲毁,层层梯田被冲成大沟,粮食被毁,房屋倒塌。在大灾面前,大寨人从头做起,抗灾夺丰收,以陈永贵为首的党支部动员大家,困难总是要克服的,洪水冲出个破大寨,我们再建设一个新大寨,规划一点一点地做,咬紧牙关一定要把困难扛过去。

  陈永贵和村党支部成员坚强的战斗在抗灾的第一线,积极组织和领导人民群众,在大灾面前,不怕苦,不怕难,齐心协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做到了“三不要”——不要国家的救济粮、救济款、救济物资;“三不少”——社员口粮、劳动日分配、卖给国家的粮食不少。

  大寨人筑坝修田,用了三年时间,就让昔日的穷大寨,旧貌换新颜。不光没有要国家的救济,还向国家缴纳粮食,支援国家建设。

  大寨人英勇抗洪灾的事迹引起了各方重视和宣传,成为当时农业战线上的一面红旗。在全国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说:“大寨大队是一个依靠人民公社集体力量,自力更生地进行农业建设、发展农业生产的先进典型。”

  此后,“大寨精神”因这场洪水被广为人知,成为农业战线的一面旗帜。

  郑老伯说,大寨的情形就是当时我们这里党员的干部领导大家艰苦奋斗,抗洪救灾、重建家园的一个写照。不过我们这里要了国家的救济粮和救济的其他衣物等。群众下来说:“我们受了灾,没饿着,没冻着,吃的穿的比平时还要好。”

  那时的党员干部就是人民群众的主心骨,就是一面旗帜,把大家凝聚成了一股坚强的力量。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真正理解团结就是力量的含义,真正理解人民群众是真正的铜墙铁壁。

  成立了人民公社,实行集体所有制,把人民群众组织了起来,能够集中人力物力干大事了,县里、乡里、村里,统一部署,村里合理规划,在秋末和冬季,打响了治理干河滩的人民战争。那时虽然工具落后,最先进的运输工具就是人力排子车,或者用马、驴拉的车,也很少,每个队里只有三四辆。大家主要就是肩挑人扛,一镐一鎬的刨,一锨一锨的铲,每年冬季下来就把几十亩地修好了。几年下来,修成了好几百亩地。水浇地是人们的命根子,村里一下子增添了几百亩水浇地并且都是高产田,极大的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条件。这些水浇地种菜种粮都行。

  记得当时村里决定修干河滩时,村里人都很高兴,过去人们看着荒凉的干河滩,心里就不舒服。村里借“农业学大寨”地东风,要把干河滩变成高产的水浇地,大家的积极性可高了。到了数九寒天,滴水成冰的时候,修干河滩的劳动也没有停下来,大家早晨7点吃饭,上午八点开始干到12点,下午一点半开始,干到五点半,晚上六点半,干到九点或十点。工地上安上电灯,挑灯夜战。村里很多人的手冻裂了,大家就让村里的赤脚医生给缠上医用胶布接着干。没有人请假,没有人退缩,因为大家知道这是利国利民、造福子孙后代的事。大家觉得吃点苦,受点累,值得。有很多人感冒了,不像现在打针输液,而是喝点姜汤,发发汗就接着干。还有的年轻人感冒了,就干得更加起劲。说把身上的汗发透了就好了。那时似乎人们的抵抗力就强。那时真是轻伤不下火线。那种气氛,那种场面,现在很少能够看到。当时大家就是有一种精神,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谁要是偷懒了,不用别人说,自己就觉得跟做了贼似的。那时真是人人是劳模,人人是雷锋,人人是英雄。

  治理完干河滩,就又开始治理山坡,对于远处的荒山坡,不能长庄稼的就植树造林,进行绿化。原来的很多荒山,都栽上了橡树,洋槐树,松树等木材树。近处的不宜种庄稼的,栽种果木树,苹果、板栗、核桃等,比较平整的土质适合种庄稼的,修成梯田种庄稼。几年下来,山变绿了,水变清了,山上梯田层层,大家说原来的荒山成了花果山,我们这里要出“齐天大圣”了。我觉得大家说的“齐天大圣”不是指出孙猴子,而是指人民群众改天换地的精神和干劲。现在春天你到周围的山上去,到处是鸟语花香,绿树成荫,这些主要都是当时学大寨时的成果或者当时打下的基础。

  村里治理了干河滩,治理了山坡,又大修水利设施,在山沟里修建小型的蓄水池,在河道旁修小型的水库,修水渠,很多过去看天要收成的地都成了高产田。我们这个镇里,当时就修了十几个小水库,蓄水池不计其数。极大地改变了环境和生活条件。

  郑老伯给我念了一段他自己编的顺口溜:

  “春到浆水川,一片小平原,梯田环山绕,绿树布满山,渠水碧波绿,花香鸟声甜。

  秋到浆水川,硕果爬满山,板栗个子大,苹果香又甜。玉米穗子长,谷子腰笑弯,石榴开口笑,柿子映红天”。

  郑老伯说,他们的邻村,现在被誉为“太行明珠”、“太行山最绿的地方”的前南峪,就是邢台市探索太行山区开发、发展沟域经济的样本。初次听闻“前南峪”的人或许不知道,曾经的前南峪是一片荒山秃岭,无雨成旱、雨大为洪。“荒山秃岭和尚头,洪水下山遍地流,沿川冲走河滩地,十年九旱不保收。”这是当年前南峪恶劣生态环境的写照。

  1963年一场罕见的大洪水冲毁了前南峪,使前南峪村损失严重,村子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洪水过后,前南峪党支部组织群众重建家园,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治山、治水、治沟以及经济林建设。大型现代豫剧《前南峪》,重现了前南峪从贫困落后的小山村变为太行山区一颗璀璨明珠的艰辛历程。

  他们认真总结治理水土流失的经验教训,认识到“水是一条龙,从上往下行,治沟不治坡,到头一场空”水土流失规律,以及山林相宜,水土并存,保土必治山,治山必治水,治水必造林的辩证关系,并在专家的指导下,开始了科学的治山治水,他们的经验可概括为三个结合和三大发展。在整体规划上,生物、工程、措施相结合,乔木、灌木、野草相结合,封山、管理、造林相结合。在生物措施上,山顶松、橡树相结合,沟坡干鲜果树相结合,沟中杨柳相结合;在工程措施上,鱼鳞坑果树坪相结合,梯田沟状梯田相结合,谷坊、塘坝相结合。经过三十年的治理,前南峪由治山、治水到致富走出一条成功的路,用今天时髦的话说,就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当时,县里、公社里的干部,也轮流到各村与群众一起参加劳动,同时也帮助村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坐的有一位王老伯,前几年曾经到北京十三陵水库旅游,说到自己知道的一些事。

  1958年1月21日,十三陵水库破土动工,从开建到竣工,历时160天。当年5月25日,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领导人走向工地,以普通劳动者身份,参加劳动。视察当天,毛泽东还亲笔题写了“十三陵水库”五个大字。

  1958年5月25日,毛.主席、周恩来、.朱.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十三陵水库工地参加劳动。当年6月30日,十三陵水库胜利建成。水库面积是颐和园里的昆明湖的20倍,总蓄水量为6000多万立方米。水库大坝建在蟒山和汉包山之间,为斜墙式,总长627米,高29米,底宽179米,顶宽7.5米。如今,十三陵水库已发展成为集防洪、水利发电、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及教育于一体的旅游胜地,是国家水利风景区、北京市和昌平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李老师接过话题说,今天在中国60,70岁的老人,一定都记得上个世纪五六七十年代,全国各地兴修水库,整改河道,开荒造田,那一片火热蓬勃的场景。那一片全国人民干劲十足,斗志昂扬的场景。

  年轻人不知道,回去问问家里的老人,社区里的老人一定会说起。

  现在全国各地大大小小近八万多座水库基本上都是60,70年代修建的,它们中的绝大多数仍在对当地防洪,灌溉,发电,城镇供水,农业生产,发挥着巨大作用。

  50,60,70那个年代,全国建设的许多水利工程至今仍惠及着百姓。

  在旧时代,很多地方水患多发,严重影响着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大家知道古时候有个西门豹治邺的故事,西门豹是战国时期魏国人。魏文候时期,他到邺地(即今天的临漳县)担任邺令,由于当时邺地长期受漳河水患侵扰,一些巫婆河神乘机勾结官府,假冒给河伯娶妻,制止水患,每年都将一名青年女子投入漳河之中,并借此大肆敛财。西门豹到邺后,破除迷信,倡导科学,投巫治邺,兴修水利,受到当地人民的爱戴,直到现在“西门豹治邺”的故事还在民间广为流传.西门豹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立下赫赫战功。同时,他又是一位无神论者。他初到邺城时,看到这里人烟稀少,田地荒芜,百业萧条,一片冷清。后来才知道百姓为“河伯娶妇”所困扰。他巧妙地利用三老、巫婆等地方豪绅、官吏为河伯娶妻的机会,惩治了地方恶霸势力,教育了广大的百姓。原先出走的人家也回到了自己的家园。同时,他又亲自率人勘测水源,发动百姓在漳河周围开掘了12渠,使大片田地成为旱涝保收的良田。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还实行“寓兵于农、藏粮于民”的政策,很快就使邺城民富兵强,成为战国时期魏国的东北重镇。由于西门豹治邺有方,深受人民爱戴,后人修祠建庙,以为祭祀。

  毛主席为首党的第一代领导人,非常重视水利建设,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开始着手水利设施建设。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开展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包括江河治理与农田水利工程。1956年,国家制定水利建设的原则为:“兴修水利,保持水土。一切大型水利工程,由国家负责兴修,治理为害严重的河流。一切小型水利工程,,例如打井、开渠、挖塘、筑坝和各种水土保持工作,均由农业生产合作社有计划地大量地负责兴修,必要的时候由国家予以协助。”

  1957年,全国基本上实现农业合作化后,广大农民迫切要求改善生产条件。1957年9月24日,党.中.央、国.务.院顺应人民的要求,发出《关于今冬明春大规模地开展兴修农田水利和积肥运动的决定》。《决定》要求根据农田水利条件,切实贯彻执行小型为主,中型为辅,在必要和可能的条件下兴修大型工程的水利建设方针;要根据各地不同条件和现有经验,,做好水利建设规划,要加强领导,,党政负责同志亲自动手等。《决定》发出后,全国范围内很快形成群众性的农田水利建设高潮。1957年12月26日,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提出十三陵水库设计方案。1958年1月4日,北京市委批准了修建方案。1月12日,,成立“十三陵水库修建总指挥部”。1月21日,十三陵水库修建工程破土动工,昔日沉寂的荒山沟出现了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

viewfile.jpg

1958年5月25日,毛泽东到十三陵水库参加劳动。攝影者 侯波

  毛主席到十三陵水库参加劳动的消息传出,不仅极大的鼓舞了参加修建十三陵水库的劳动者,也鼓舞了全国人民大兴水利建设的热情,从1958年起,中国掀起了修建水库的热潮,全国修建了大小水库几十万座,大部分是为了抗洪防旱,用于发电的只占一少部分,当时老百姓响应国家号召,自发的投入到修建水库的队伍中,付出了艰巨的汗水甚至生命;他们当时没有图任何回报,就是感到是在为自己家修水库,热情之高,感天动地。水库修好后,老百姓的确得到了实惠,很多北方土地变成了鱼米之乡,旱涝保收,其乐融融。

  毛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根治海河"的号召。海河自天津市区的三岔河口贯穿市区,至大沽口处入海,自古以来就养育了天津人民。海河对天津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旧时代也给海河流域的人民带来过不少灾难。海河水系支流众多,一到汛期同时涨水,而入海口处却肚大嘴小,宣泄不畅,水流速度越来越慢,泥沙沉积日益严重,排洪能力越来越差,常常形成海河流域的洪涝灾害,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海河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危害。据记载,从1368年到1948年的580年间,海河流域发生过387次严重水灾,天津市被淹泡过70多次。自1958年开始,海河流域人民按照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的方针,从上游到下游,从支流到干流,对海河水系进行了全面根治。上百万治河大军包括中小学生、家庭妇女也挥锨上阵,完成了大大小小一系列整修工程,从根本上对海河进行了治理,终于使海河旧貌换新颜。

  在严重的水患面前,国家急切希望通过治理河流,达到防灾减灾、救民于水火的目的。以后又开展了治理淮河、治理黄河的工程,对减少水患,预防灾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李老师看到一篇文章中写道

  可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很多水库为了创收,承包给了个人养鱼、卖水。老百姓想灌溉用水,闸门是不会开启的,今年春节全国大旱,有多少水库能够开闸放水?我的家乡有三个水库,今年一滴水都没有给老百姓用,老百姓只有守着水库却用井水浇地,水库承包给人养鱼了,为了使鱼长的快,往水库里倾倒大量化肥、畜粪,使得原来清澈见底的水库变成绿色,总之,老百姓是没有水浇地了,10年功夫,1958年时期修建的水利、水渠基本上损坏殆尽。

  李老师说自己还看到一些报道,有很多水库承包给个人养鱼了,承包者为了养鱼,不放水给老百姓浇地,为了庄家的生长,,老百姓用抽水机从地下抽水浇地,由于过度的抽地下水,有的地方平整的田地造成塌陷。

  我们现在很多人为了眼前的利益,在损害了我们子孙后代的利益;据报道太湖和滇池已经变成了污水湖,多少水库污染已经无以挽回!各地政府为了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为了所谓的GDP保8,已经失去了很多很多。环境已经是触目惊心的坏,到各地招商引资,从来不考虑环境的恶化,

  当年人民群众 积极参加修建水库的劳动,是为了国家,为了自己的家乡更美好,现在承包给个别人,这些人只是为了自己更美好,全不顾其他老百姓的死活,

  还有很多媒体媒体都在关注“目前中国的85000多座大型水库中,超过三分之一存在病险”这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国家的水利设施会出现这样一种恶劣状况?

  分析其中的原因时,相关专家、官员们总是忘不了要强调一点:“这些病险水库大多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许多水库的质量和建设水平都不高,再加上过去遗留的工程设计标准低、质量差、缺乏经营管理等问题,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建设水库有'重大型、轻小型,重建设、轻管理,重骨干、轻配套,重工程、轻实效’的偏向,再加上对自然规律认识不够、没有按经济规律办事、不讲经济核算、不重视经济效果等问题,导致过去水利基础设施'三边’(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工程多——设计标准偏低、工程质量比较差、配套不全、老化失修,留下了很多后遗症。”

  这实在是让人觉得可笑甚至有些荒唐了!

  从1950年到1970年,在当时国家一穷二白的状况下,为了广大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发展建设,二十年的时间,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就带领人民建设起这么多的水库。那么,从1977年到现在四十年,我们否定“计划经济”三十年的时间里,我们后任的领导、干部们又为人民建设了多少利国利民的水利工程呢?

  到农村去看看,现在为广大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用水保障的,大大小小的水利设施,竟还都是五六十年代建设的。

  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用超人的智慧和胆识,领导全国人民,在治理大江大河方面的成就,超过了历史上任何时代,举世无双,永载史册。

  毛主席最早提出了要治理长江的设想,并且多次听取水利专家的意见,要把长江变成“高峡出平湖”的境地。“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毛主席治理长江的宏图在胸。即在宜昌关点“立石壁截云雨出平湖”。这就是后来的葛洲坝和三峡大坝。

  大家知道毛主席的诗句,但是对毛主席最早提出治理长江,以及一些考察活动不熟悉,李老师便给大家讲了一些有关毛主席考察长江,提出修建三峡工程的情况。

  我在网上搜到一篇《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治水情结》一文中写道:

  中国的水问题始终是个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这是中国的自然地理特点和社会经济条件所决定的。熟谙中国历史并善于以史为鉴的毛泽东,深知治水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具有的重大作用,而亲身经历的国家水旱灾害频仍的严峻现实,更使他深切地感到,治水是关系安邦的大事,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于是,在毛泽东的博大胸襟中,一直装着中国的治水大业。早在本世纪30年代,他就提出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科学论断;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从治国安邦、造福人民的高度,把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等大江大河的治理与开发摆到了重要工作日程,并为之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做出了一个又一个重大决策。其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把黄河的事情办好”“一定要根治海河”治理长江和修建三峡工程以及南水北调的伟大构想,无一不是指导水利工作的真知灼见。以毛泽东为首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带领中国人民开创了治水的新局面,铸就了一个又一个水利丰碑。

  李老师兴致很高,又讲到了河南林县修建红旗渠的故事

  六十年代的林县吃水难,难于上青天,那时的林县人风行一句话:一辈子咱只洗三次脸,生下来洗次脸,娶亲时洗次脸,死时最后洗次脸。世代的穷苦,工程的艰巨,使林县人根本没有奢望每天都吃上水、用上水……

  一个水利学院的技术员刘广泰被林县的闫书记请进了山,来给林县人修渠引水。于是这群一无所有的农民,用不屈的坚韧劈开了1200多个山头,挖通了600多个隧洞,开出了74公里的蜿蜒渠道,修筑了这条荫及后代的红旗渠……

  李老师的话题又回到了当地,李老师熟悉的一位河北作家尧山壁的博客中一篇文章,写出了邢台的治水历史,和解放后当时县里领导带领群众兴修水利的情况。我在网上找到了这篇文章,转录在这里

  河北省资历最深的县是邢台,六朝古都,商祖乙,春秋邢、卫、晋,后赵石勒均建都于此。项羽灭秦设襄国,都城在今日县西部山区浆水镇。

  邢台县地处太行东麓,南北八十里,东西一百六,整个地形梯形下降,山区、丘陵、平原界线分明。太行山脊西接黄土高原,东临千沟万壑,山西省的地下水一古脑儿倾泻河北,形成宋家庄、稻畦、浆水、路罗四道山川。流至中部四川变二河,南河注入大沙河,北河称野河,受凤凰山横阻,一部分折向南去,一部分潜入地下,在九十里外的城东冒出,形成百泉地貌。

  美丽的邢台县,西部是太行山最绿的地段,东部是北国江南,鱼米之乡,唯独苦了中部丘陵,缺少地表水,“石厚不可井”。县志上说:“石头庄及侯兰、贾乡,连数十村,日绝井养之利。民间妇子捆载荷担以汲水至他乡,日不一二返。夏日暑时,争取沟浍之水以自给,视涓滴之水,不啻仙掌之露。盖从古而今非一日矣。”民谚曰:“顺德府西乡,一片旱圪梁,一年两头旱,十年九灾荒。”从这一带村庄的名字可见一斑,火石岗,石坡头,坂上、熬峪,绝无一个带水字旁草字头的。我大学毕业申请到邢台县工作,在丘陵区蹲点一年,最难过的一关是饮水。家家有个水窖,夏存雨水冬储雪,揭盖看时,水面常常漂着白沫绿醭。

  世代为水所困,邢台县便出了许多水利专家,东汉张禹任下丕相,兴水利改良田,升为大司农。元代郭守敬开通惠河,引芦沟水、白浮泉入京。明朝王本固治理小黄河,传为佳话。最近看中央电视剧《我叫王土地》,那个在内蒙开渠治水,成为民国农商部顾问的水利专家,其人物原形就是邢台县人王同春。

  在小石头庄村南口,我见过明代万历年间民众为知县朱诰立的一通功德碑。朱诰字清冷,南阳人,在邢台县任职五年,带领农民相地掘井,修养水池。在岗西村打出的一口深水井,“寒而洁,甘而香”,被当地百姓称为清冷泉。在城东兴修百泉之利,疏河修闸,二三十个村庄实现自流灌溉。

  当代的朱诰是何耀明,1953年调任邢台县长,骑一辆自行车跑遍全县861个自然村。按当时的待遇,县级主要领导配给一辆日本产的僧帽自行车。何县长这个坐骑,在平原是骑,在丘陵是推,在山区是扛。一次走到孟家嘴,眼前一大片水面,群山环绕,碧波荡漾,礁石上几只长脖子老等,吃饱了昏昏欲睡。反差太大了,他刚从丘陵区走过,那里久旱无雨,乡亲们正连名彻夜挑水点种棉花。农民跑出六七里才能找到水源,一担水只能点种六七十穴,一亩地两千五百株,需要五十担水,一个壮劳力需要担六七天。他多么心疼,这儿有水空流去,那儿无水渴死人。这日子要过到何年何月有,共产党员怎么能当长脖子老等?古代小说上有移山倒海之术,这法术哪里去找?

  1955年夏天,何耀明去省城开会,会上放映日本电影《箱根风云录》,说得是凿山引水,改变干旱的故事。箱根的地理面貌、缺水程度与邢台县极其相似。他第一次听到水库这个名词,一幅西水东调的蓝图在他心中渐渐清晰起来,回到县里试着在白马河上修建了一个小型的羊卧湾水库,这是新中国第一批水库,新闻电影制片厂拍了纪录片。

  邢台县两千平方公里土地,何耀明一遍遍地踏查、步量,河水流量,流域面积,水文地质了如指掌,大会小会讲西水东调。常常伸出手掌讲,五个指头是山脉,指间就是四道山川。南二川汇于庞会,修个朱庄水库,北二川汇于野沟门,修个野河水库,然后渠道成网,整个丘陵有水则灵。还风趣地说,这个野河水库就在掌心,连着生命线、爱情线。他还把心中的蓝图写成一出歌舞剧,名叫《天上人间齐歌唱》,郭守敬、朱诰也都出现了。由正在邢台县劳动锻炼的裘派女花脸齐啸云当导演。唱得家喻户晓,还拿了河北省文艺会演一等奖。我大学毕业慕名而来,落户邢台县,跟着何耀明到丘陵区下乡,跟着王永淮到旱区打深水井,写了两首长篇叙事诗《县委书记》和《饮水思源》,发表在《河北文学》上。

  西水东调主体工程1965年动工,三十八米高的连拱溢流空心的大坝,截断野河,形成一个两千九百万立方米的水库。库水经过三里明渠,进入凤凰山隧洞,廊道形隧洞高宽各一丈,长九里。工程量三十万立方米,用工八百万个。全县三十多个公社,争先恐后,一下子上到四千名民工。深山区冀家村一名干部说:“不论丘陵平原,块块地都是自家的地,一好百好。”工地口号是大干苦干巧干,炸药不够自己配制,运料工具不是上山采荆编篓,没有卷扬机用辘轳,没有电灯马灯照明。

  李老师说,当年兴修水利、改造山河的壮举,简直就是人民群众用满腔热情和辛勤的汗水谱写的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颂歌,那种精神,那种战斗的场面世间少有,也只有在毛主席领导的时代才会出现。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