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唱读讲传 > 讲故事

从百草园到博士僧,一个农村“小屁孩”的自白

2017-12-05 16:44:29  来源: 理论学习之家   作者:馒头博士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这是“馒头博士”淡松松的一篇恢宏长文,一万五千多字。就像这名浙大医学博士生研究的胚胎云图,此文蕴含“藏宝图”,看似琐碎的成长片段,看似跳跃的城乡思考,其实,精神通道交相辉映。

  有一种叫理想的基因,激励着他像“阿甘”一样,从乡下百草园小子,跨越肺结核的考验、朋友被送精神病院的痛惜,到自己读博挑战人类医学难题。

  今天,他已变得强大,从容思考城乡鄙视链、知识无用论,并身体力行做志愿者、自设乡村基金,反哺家乡。此文他说也是“释放多年积压的情绪”,其中冷暖,请诸君体会——

  

  作者: 淡松松 1987.06 - 在读博士研究生

  “馒头博士”- 探村博士联盟成员、常委理事之一

  牵头联盟“西部教育走访、对比东西部乡村教育”项目

  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竹峪镇东大墙村人

  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

  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

  研究方向:癌症(肿瘤)、胚胎干细胞[科研]

  辅修方向:创业经管[市场]、乡村建设[公益]

  我是乡村教育的一名“老”志愿者,也是一位“新”志愿者。

  “老”是从2005年起,18岁的我刚上大学时在村里开设了第二课堂,也开展了一些新年文化活动,但都属于单打独斗和闭门造车。

  “新”是从2017年起,30岁的我从重庆乡村建设研习营“回炉”学习重新起航,为刚刚筹划铺展的乡村教育基金项目(陕西省·竹峪<镇>乡村教育实验)和实践探索寻找思路与出路,同时找到了乡村建设的组织队伍并交流学习。

  [注:竹峪乡村教育实验,覆盖竹峪镇23个行政村、总人口约2.3万人,其中18岁以下户籍青少年儿童:3500-4000人(占比16-18%),18-35岁户籍青年:6200-6700人(占比27-29%)]

  

  竹峪乡村教育实验·竹峪镇(乡)地理位置

  本文是我个人写作关于乡村教育的第一篇简文和引序,限于文笔写作功底和认知思考实践等积累尚浅不足,因此同结合正在开展的实践项目一样,均属于一个长期学习思考交流和不断总结深化提高的过程。与许多小伙伴和农村孩子相比,我是一名幸运儿,幸运的是我少年时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百草园陪伴,幸运的是我从当初贫困的农村家庭中走入城市和大学中求学成长历练,幸运的是今天还能够深刻理解回望乡村、并学有初成略有余力能为家乡做点事情。

  在丰富的生活中和有限的生命里,若能以读书和实践不断自我识教与自我实现,则是一件令人非常满足、知足开心的事情,绝非金钱和物质能够简单衡量或受摆弄;嘈杂之中,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最起码书也没有白念、也对得起父母!

  当今天大街小巷、城里乡下的许多人都在关心讨论“学校教育质量好坏、乡村教育衰败、知识有无用处、上不上大学、要选哪所学校、大学生工资不如搬砖的、学历和学区房到底哪个重要、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取舍哪个”等命题争论时,在承认其客观现实性、历史过程性和重要必要性的同时,我想换一些视角和思路观察探求其成因规律,并希望找到一些缓解或平衡办法。

  结合自己的成长学习、认知观察和思考实践,这篇浅文将通过介绍我从百草园到重庆研习营的路途和缘由,讲述和探讨自己关于乡村教育的一点儿感想与思考,提供一种有益的启发和交流,事实上这也是一个自我认知成长教育、相互影响促进的过程。后续文章写作和实践总结中,关于开展的竹峪乡村教育实验项目,具体的内容和实践探索也都会由此引出。

  

清华大学同学提出的“学区房悖论”

 

  生命科学与医学的探索发现及应用进步是一个长期艰巨、深化延伸的过程,到目前为止已发现的人类基因数目介于20000-25000个,但其所占用的DNA碱基核苷酸数量仅占人类基因组所有31.6亿对碱基的大约1.5%,那么剩下的98.5%的DNA序列是干什么用的呢?

  最初科学家将其定义为“垃圾序列”认为无用或无关紧要,而今的研究发现这些所谓的“垃圾序列”对于基因的功能发挥和稳定遗传、人体代谢环境适应调整、以及疾病发生发展等起到了关键且重要的调控作用,不仅是人类,而且是所有高等动植物的普遍现象特征。

  结合现实生活社会中人们的学习需要和实践活动,由此我将乡村教育当中的“学校教育”类比为“人类有限的基因”用于基本或核心的系统文化知识学习与专业技能培养,而将广义的“社会、生活、家庭、心理、安全、文化等其他教育内容形式”类比为“人类剩下98.5%的DNA序列”决定和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发挥效用及功能。试想,生活社会中有多少悲忧怪异或事与愿违?更多或是因为家庭教育、心理教育、生活社会教育等缺位不足轻视而引起的。

  再者,通过寻找共性,教育有类同于保障自然基因和DNA进行遗传复制过程规律的特点,能够传授系统历史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方法等人类知识财富信息,促进社会、文化及文明发展,也都具有一定的相对稳定性、开放性、多样性和可塑性不断演化,因此可将“教育”定义为“文化基因的遗传与调控”,决定着人与社会的吐旧纳新与兴衰更亡,犹如“自然基因的遗传与调控”决定着人体和生命的新陈代谢与生老病死。

  因而“另类”代表着生活与社会、现实与理想,代表着学校教育之外的那98.5%及重要性作用。

  

  文化基因与人类基因

  正文目录

  (一)自然教育:百草园

  (二)生活教育:读书与生活

  (三)生活教育:三上西安城

  (四)生活教育:母亲的祈祷

  (五)家庭教育:放羊与安分守己

  (六)自我教育:高考及蜕变

  (七)社会教育:志愿者

  (八)创业教育:暨南大学创业园

  (九)乡建教育:重庆研习营

  (十)总结

  一、自然教育:百草园

  竹峪得名于“个个山谷”的黄土塬地貌,南望是秦岭和太白山(秦岭主峰、有六月积雪奇景)北瞰是关中腹地平原,十里草木、四季分明、瓜果飘香,童声欢趣常常脆荡在坡岭沟谷之间,是小伙伴和农村孩子们特别能撒欢、采摘野果及寻探野味的大乐场,我也常在其中游奔和取材,但有一处不同:我会主动认知观察各种植物,并且移植和种植回自己的百草园内,只觉得生命和植物非常奇妙和多姿。

  老房子的前院曾是一片菜地,爷爷过世后继承到了我手上,但被我改造成了属于自己的“百草园”,只因畅想着鲁迅少年时的那片乐园,最终陪伴了我初中和高中六年时光。父母没有要求继续种菜,只是随由我愿和肆意玩造,因此在这片只有四五十见方的地面儿上,前后总计栽种超过一百多种花草树木、堆垒过数十种土建模型等,其中有牵牛花、蒲公英、秋菊、水仙、柴胡、牡丹、半夏、葡萄、竹子、龙葵、合欢、无花果等,也有仿照课本读物中的高楼城墙、水坝山脊、沟渠桥梁、架线走灯等。

  除了直观连续地观察捕捉到了植物多态的插繁培育与开花结果之外,这一爱好也直接奠定了我高中时理科生物单科的学霸地位、大学专业报考和跨学科浓厚兴趣,也使我一直对于自然和生命总是充满好奇与崇敬。

  

  百草园(半景)

  与此同时,我关于乡村教育内涵与意义的感思,也受此启发和影响。也许你曾听过一个故事:一群山里的孩子到城里参加作文比赛,担心比不过城里的孩子,头发花白的老校长看出了孩子们的忧虑问道:“你们常常上山下田,谁能说出一种不会开花的草?”孩子们说这描那、想来想去都没有回答出来。

  最后老校长笑了说:“孩子们,每一种草都是一种花,栽在精美花盆里的花都是一种草,而生长在田地边和山野里的草也是一种花啊。不论生活在哪里,你们和其他人一样,都是一种草,也都是一种花。

  记住,没有一种草是不会开花的,再美的花朵也是一种草!”—— 摘自:李雪峰《没有一种草不是花朵》

  

 《没有一种草不是花朵》

  二、生活教育:读书与生活

  读书刚开始的那一段时间是我的噩梦,意味着约束、陌生和缺伴。为了把五周岁的我送进幼儿班,母亲和爷爷为此折腾了大半学期,老师对我无语没辙屡次“劝退”,她见到过许多伤脑筋的学生、但没见过我这号一直要家人陪伴、爱哭、难哄、最后才算安定下来的“小屁孩”。

  因贪玩且迟钝,直到小学四年级时因为点名黑板上做题、我不会画垂直线而被数学老师狠狠教训了一把,从此以后才渐入学习正轨。若要问父母对我读书的期望如何?只要会识字算数就成!至于有没有出息或者其他,就看我自己以后的造化了!

  因此,除了小时候打闹受管教之外,父母此后几乎没怎么管过我,一是因为我在外面不招惹事,二是没有不良嗜好不乱花钱,三是经常会带奖状回家。他们大多时候只是默默地问寒问暖,尽力保障我所需要的,对我没有太多或强烈的期望值,盼着望子成龙或望女成凤什么,这种“宽松”日后便成为我内在自由和自我识教的前提。

  

  金黄色的收获与希望

  1993年小学一年级,我做了人生第一笔买卖生意:卖冰糖葫芦,寒假冬天的一大早我扛着父亲为我做的麦草棒,带着母亲给我的五元钱,跟着几个大男孩们到另一个村子进购了一棒30串的冰糖葫芦(进价1.7角/串),半路上做成了第一单生意:一过路大人问我怎么卖?我回答说“一毛七进的,卖3毛钱”,然后大人一口气便吃了六串、离开时还带走了一串,而且专挑最大的,最后只给了我一元钱,说是照顾我生意,由于没算清帐、大概和成本差不多、加上自己瘦小又掉队,所以没有太在意计较。

  回家后,还比较欣喜地告诉母亲说半路上就卖了七串收回了一块钱,并且还原了场景,结果母亲说人家骗了你而且因为你小专门挑你下手,让我好好想想为什么那个大人不买其他大男孩的?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从小学到高中的假期,我常走街串巷卖家里自种的瓜果蔬菜,换些小麦或挣点现钱,虽然没有做买卖生意的天赋,但金钱观和对于生活的理解认知却不断加深,并开始渐渐理解了父母和生活的不易,尤其是当我平日读书吃穿需用很多花销时,这也是家里开支的一个大头,因此我在学习生活中便养成了不讲究吃穿所用、会精打细算及节省成本发挥最大效用的勤俭习惯。

  时至今日,谁都不会想到这居然是经济学思维的雏形和实习素材!也不会想到居然有助于我今天的学习认知实践!虽然拙劣粗浅,但却能激发我自主思考、判断与选择,也见到了形形色色的大人和不同的思考表现方式,自我理性也随之诞生,而不再单再受大人的权威和农村观念习俗所限。试问,是读书教育了我?还是生活教育了我?

  

  三、生活教育:三上西安城

  小时候常听说村里某某住在城里、或者考上了大学,人们都格外羡慕,因为那是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富裕有钱和身份地位的象征,比起村里那些教师们的“商品粮”户口都要厉害,而对于城市及天安门的想象,也只停留在课本和电视画面当中存有想象。

  2000年上初二时,父亲作为村党支副书记因村建希望小学,同村委会主任一起到西安市政府落实款项,因此我蹭上了第一次去西安的机会,但城市和街道的印象却是灰暗、人多和车多,没有其他特别的感觉、也没有感觉到有哪儿比农村好?

  唯一特别的感觉是乘过市政府高楼里的电梯,楼层很高、视野很宽阔,能够俯瞰到整个城市的样子。

  第二次是2002年秋刚上高中,因一直瘦小体质弱和鼻窦炎缠扰,父母担心影响我学习,所以看过电视广告后,父亲专门带我去了趟西安找到了那家医院,结果医生报出1000元的治疗费把我吓哭了,我直接拽着无奈的父亲恨逃出医院,最后另找了一家医院开了一百多元、一个多月疗程的中药返程,此后便对西安所代表的“城市”没有留下什么好印象。

  因为这1000元几乎占了当时全家半年的收入,不久前的暑假我才刚为省每学期200元的学费,以过高中重点线的成绩读了离家近的一所普通高中,这岂不是把预期高中三年省下的钱又都白搭进去了?竹峪中学当年参加中考的学生有两百多人,只有6个过了重点线,而我是唯一一个选择读了普通高中的。

  后来也主要因为学费原因,2005年我又以过重点线的成绩读了当时学费最便宜、还是二本、位于大山里面、地处更加偏僻贫困的贵州大学,那时贵阳火车站、校园里、街头巷尾还有许多辍学流浪捡拾垃圾的学龄男女小孩,每天背着脏兮兮的蛇皮大袋子,在街道两边的垃圾箱中翻来找去。

  第三次是2005年暑期因为我考上了大学,父亲专程带我去了趟西安游玩作为奖励,这次看见了大雁塔、音乐喷泉等一派城市繁华的景象,不得不承认城市与农村有天壤之别。但期间收获最大的却是父亲少有的一句鼓励“你做的好!”原因是“乘公交车期间,几个初中模样的少年搭乘公交,第一个上车站我旁边的少年因用‘5角硬币’企图蒙混1元车票钱,结果被司机发现迟迟不肯发车并催促,少年的同伴们表示都没有零钱、一车‘市民’也都无动于衷,我侧眼看到少年无奈地在口袋里翻找零钱、然而都是些五元或十元的大钞,这时我小心翼翼递给了他五毛钱才得以救场。

  下车后少年离伴、尾随于我偷偷塞还了一张五元钱,见我发现并拒绝时就哭掉了眼泪,不忍之下劝慰他并找回了零钱,转过街角父亲轻声对我说了一句‘你做的好’,由此我便受鼓舞长久印记于心。”

  虽然今天看起来是小事一桩,但却对于我的影响和意义大有不同,掏钱的那一刻其实我心里很矛盾也很胆怯,因为农村中的观念和评价中都强调不要吃亏和少管闲事,更何况车里有那么多城里人?此后,这也成为我在村里开设第二课程做志愿者的主要原因和动力之一。

  

  西安大雁塔景区

  四、生活教育:母亲的祈祷

  母亲很普通但勤快好学,家务之外,以前常年做刺绣、现在经管猕猴桃果园,是家里的半边天、也算得上是半个农业技术员。与父亲油漆、装修、养兔、收购、保险等干过的十几样生计相比更能够持久安稳一些,也少了许多外出或闯荡。生活中的天灾人祸与生老病死是偶然、常态和自然,但人们因无从理解、思考和应对。

  母亲和绝大多数人一样迷信鬼神,其本质的是人们需要的基本心理和安全需求,目的也只是为了给一家人祈祷、希望保佑平安求一份宽慰,这在农村贫困条件下、没有医保且相对高昂的医药费和贴现、不知病因缘由或不能负担时,常常是人们选择的一种极大安慰和最佳方式之一。

  

  “祈祷”

  小时候的我因为学习了课本知识,叛逆且从不认同屈就于母亲的迷信行为,母亲偶有强要我遵从却总是排斥拒绝,进而我甚至常在家里的墙报上用毛笔写上“坚持科学、反对迷信”,以此表示对母亲一些迷信做法的反对态度和声音。

  然而越是长大,就越来越淡化,也越能够理解,今天已经能够理解和认知“迷信”的成因历史、文化习俗、现实心理、成本选择及感情寄托的需要,这不是我学了生物医学或者具有科学思维就能轻易否定的,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也包括城市,仍然非常普遍。

  孩子考上大学,几乎是每一个农村家庭的头等期望和大喜事,为此母亲特意向庙里的道神“还愿”,而且还连续为这里的庙神在庙会上放映了三年的电影以表示虔诚及还愿答谢;因为长久在外求学,母亲信佛及叩拜道神已成为日常。

  此后间,我另母亲揪心最大的一次是被意外感染了肺结核,更加深了她的信奉和祈求。2009年,我在广州暨南大学硕士研究生面试体检时,被检查发现肺部有块状阴影,医生推测可能是肺结核早期,让我回去后尽快检查并治疗,我当时也十分害怕因此丢掉了入学的机会。回到贵阳后,及时做了诊断发现唾液尚未见病原体而不具传染性稍能安心一点,并推测发病时间可能只有一两个月左右,医生说只要按时吃药就有治愈的可能,但因为专业得知这样的病原体可能会有耐药的风险,使我对治愈的可能性半信半疑,然后谨小慎微也丝毫不敢怠慢。

  因此,我积极接受了免费药物的半年严格治疗、也向暨大学院里的招生老师和未来导师告知了详情得以理解和勉励、再又是自我隔离避免可能的意外,或因为以往当班长及人缘人品尚可,得舍友和老师关心、理解与不嫌弃,但期间父母却一直非常担心和不安,因为同宗户的亲邻中就有因“肺痨”病逝的,放在以前也几乎是“绝症”。

  

  烧香拜佛

  最后排查推断被感染的可能原因,是因为我在农场以油菜为材料做毕业论文选题采样时,间时取样熬夜体虚、期间受管护农场的师傅相邀一起吃饭时不幸感染,事后回想察觉到他长期一个人生活有剩菜的习惯,且具有形色消瘦、多咳音嘶等一些典型特征,是一位中年老实勤恳的贵州贫困山区农民,期间我未曾防范在意也盛情难却,基本上属于无知状态。

  在硕士入学前的半年期间,那时我每天吃的药都是一把一把的,眼泪和尿液里都是橘红色的,但一直坚持忍受了下来。

  期间我没有怪怨过谁、也没想过后悔与否,而是多少替这位师傅担心,也延想到在贵州这样的山区和贫困条件下,可能还有很多像他这样的病患且无法有效医治,而且这样的长时严格治疗过程一般病人的依从性都很差,反而更会容易产生耐药性加重病情再袭和增强传染性,除了能想到这些之外,我别无能力和办法。毕业离校前,我专程给师傅带着一瓶橙汁饮料表示感谢,因为此前吃饭期间我发现他很喜欢这样的口味,然后其他一句话都没有说。我知道这就是现实的生活和真实的生命,所以直到今天,知足和感恩仍是我内心的常态。

  而谁又知命运的偶然性,辗转无意间又将我带到了国家传染病诊治重点实验的平台里学习,难道只为了科研学习和工作挣钱?

  

  本科毕业论文实验材料“油菜花”及显微镜下的胚胎

  五、家庭教育:放羊与安分守己

  很多时候,亲朋友邻常向父母请教教育我的经验,因为父母几乎没管过我、也搞不明白原因为什么,最后许多人的理解大都归因于我聪明、有天份。可当回头再看我上幼儿园和小学的场景时,肯定都会为这样的解释笑掉大牙!其中真正的原因或许只有我自己才能清楚一二,或许只有用“自强、真实和自由”才能够勉强解释的通。

  如今,再拿我跟周围浙大的同学及许多人相比,我只能算得上是“学渣”一枚,但这或许并不妨碍我求知若渴、虚怀若愚,寻求进取和理解生活与生命、工作与社会的内涵意义。能够从农村走到今天,我已经很知足了、也很满足,唯一希望的是能够学有所用、能做点什么。

  

  上大学期间的我

  城市中产家庭孩子的教育异常激烈、备受父母们重视,择校和升学甚至筛查到了祖上三代,包括相亲、工作、消费等各种各样的鄙视链也一环接一环。上海表姐的孩子正在上小学二年级,课外报了“英语、奥数、围棋和足球”四门课程,光课程的开支每年至少有四五万,我偶有周末到访的时候,她都是在陪孩子的路上或在准备中。

  今年国庆期间,因病逝于癌症的姨父(表姐的父亲)三周年纪念,孩子无人照看或能让她放心,表姐找我代劳,任务就是陪孩子去上课外班并保证安全。期间我见到了许多家长,神情和表情之中大都透着“焦虑”和望子女成龙成凤的“期望”,而孩子们似乎都蛮欢快的并无任何压力或不适。我问过表姐,她说没办法、自己不太会教导也顾不过来、别的孩子都在学怕孩子掉队跟不上。

  上英语课前,我给外甥辅导预习了一下,另外问他是否听得懂、跟得上老师讲课?孩子一脸茫然地表示听不太懂;下课后再问外甥今天学习感觉怎么样?他笑着回答比较轻松。过后,我给表姐和孩子的建议是除了做作业之外,上课前提前指导预习一下,内容其实都很简单、三五分钟就能搞定,但效果会截然不同。回头再看我父母的期望,只要是会识字算数就成!至于有没有出息或者其他,就看我自己的造化了!只要能够安分守己、不在外面惹事让大人担心就可以了。这种差别或是城市与乡村普遍真实的写照和对比。

  

  

  村里的孩子

  我同龄的小伙伴、以及今天农村的孩子们,绝大多数仍然都是很少受严管的“放羊”状态,大人们虽然期望孩子们能把书念好,最好是能考上大学,然而这的确只能是一种期望,问题的关键在于他们不知道有什么好办法或能够使上劲儿。斯坦福大学罗斯高教授的调查数据也表明:在农村,有95%的农民希望孩子上大学,但现实里只有8%的农村孩子上了大学。因此,大多数农村家庭及父母在期望和幻想破灭之后,便退回到真实的意图归位于希望孩子能有一技之长、挣钱养家过日子;即使上了大学之后,最终也还是要回归到这个现实的问题上来

  今天,商品繁荣和货币化助涨了生活开支、上学吃穿、社会关系、娶妻生子、养老医病……许多开支和成本大幅上升,收入水平和增幅却难以跟上,尤其是当男孩结婚时便得准备一二十万元彩礼、二三十万盖新房、以及买车家用等十余万,即使这般很多女孩子都跑到了城市里,面对这样高昂的机会成本(意思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比如:读了大学四年,就不得不放弃失去挣工资的代价和收益”)和通胀大大弱化了教育的收益和预期,进而使得人们不得不思考权衡读书或上大学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如果不是爱人同我裸婚,我也未必能承受的起这样的花销、或者不知道得等到何年何月?更别提城市中的这种房价和开支成本了。此时,“知识改变命运”渐成“知识无用论”泛起讨论下的一场笑话了,其本质规律便是教育的机会成本增加和收益预期的降低缩水。

  

  放在历史和社会发展的长河之中,人们的上升途径和自由选择度增加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表现,然而仅以“金钱”收益和“知识”无用作为代价,衡量这一切却值得深思和反思!我想这也是众多教育问题产生的关键原因之一和所在要点。除了学校教育之外,家庭、社会、生活、心理等教育所扮演的角色和重要性需要提高和相互结合,并且融入现实需要当中,进而发挥调整教育的机会成本和收益预期的作用。因为教育是每一个农村家庭不得不去面对和权衡考量的问题及选择,如果知识无用和金钱至上的文化价值观念等大行其道的话,我们这个社会的根系便会加速腐败毁烂,并缺少新的根芽生长。

  

全家福·岁月变迁的故事

 

  六、自我教育:高考及蜕变

  高中时,我是一个沉默寡言但却内心相对自由的学生,百草园缓冲释放了我许多的学习压力和心理负担,但仍有焦虑,也会担心考不上、甚至是尿液黄色可能存在的某种病患而变得神经质。

  高三这一年,我们这个全校三年级最好的“火箭班”里,先是有同学大冬天逃进秦岭深山里差点冻死、救回来做了许多工作后又让所有人惊愕跳了楼,同学虽然命大无碍,但学业也就此中断且被众人放弃,据学校老师的传闻介绍说是同学的家里贫困、家人有精神病症遗传的因素在内等等。期间,还有另外三位同学先后住进了精神病院或者休学在家,我们的班主任老师为此焦头烂额、寝食难安、鸭梨山大、愁容满面。

  对于我而言,我有太多的想不明白?想知道更多的为什么?会不会还有下一个?下一个会不会是自己?有没有可能避免或减少悲剧?惋惜之下,我无能为力、也无从解答,直到今天我或许才能解答和略有能力。

  

  

  高中校园

  顺利的高考完后,我一个人拿着招生报大胆地抉择了自己的专业和人生方向,没有任何人指导也没有寻求任何人的参考帮助建议,因为我了解自己真实的内心。高考后的暑假,我去了姑妈家,父母和姑父姑妈的意思是让我能够和表弟多交流分享一些经验。

  除了少数的交谈之外,大多数时候我们就和邻里的其他孩子们一起愉快地玩耍了起来。某天,暴雨来袭,街巷中间的几户人家差点被水漫金山、雨水将要倒灌进屋内,遭受的也包括姑妈家在内,每户人家都在门口拼命地加高泥坯、希望堵住雨水。

  而雨水排不出去的原因是,巷口几户盖了新房的人家门前的排水渠不畅,为此街面上的大人们吵翻了天,都指望和要求着对方怎样或如何,但却没有任何人听从所动,就只是吵来吵去。看不下的我,准备拿着铁锹和锄头出去疏通,心想总比吵架管用些,结果被姑父拦了两回让我不要多管闲事,最后还是硬顶着一个人撸起袖、光着脚开干了。

  大人们还在争吵,然而一小会儿之后,和我一起玩的表弟与小伙伴们统统加入到“抗洪”战线上了,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个加入、拿着水盆过来帮忙的小姑娘正在上小学六年级。到了中午雨水排的差不多了、雨也小了,大人们在看到我们一群小伙儿的努力后也不吵了。过后,有邻里的阿姨拿着几件干净的衣服来到姑妈家给我穿,希望我换上小心着凉感冒。而我因怕姑父的权威和不知道底儿的态度,强行骑着自行车冒雨回家了,父母问我为什么不天晴了回来,我只说待的时间比较长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雨能停下来,就又铺心到了我的百草园里。

  两天后,姑父姑妈来到家里,给父母讲起了我的“事迹”,顺便夸了几句,就此我明白了解决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得靠行动,最感动和感谢的是有一群小伙伴们自动加入和自主帮忙。

  

  结合在西安城里解困男孩少年的经历,以及我有一点儿念书的特长和大学里的锻炼,在长假和春节里,我便开始做起了志愿者给孩子们上课或组织活动,目的是希望把大学里的实践和锻炼延伸到村里,希望孩子们能多有点儿兴趣、能够好好去读书。就这样,包括离开家之后的独立,我一个农村小屁孩的蜕变也就此开始了。可惜命运未能眷顾到我刚才提到的那个第一个帮忙的小女孩身上。

  硕士期间,当我意外得知正在读高中的她,被家人送进精神病院时,感到非常诧异并关注了解这件事,也做了一点努力,但最终收效甚微,以她最终被草草嫁人收尾。

  期间,她被家人和村里人认为是中了邪、附身上了小鬼,而真实的原因是因为她的日记被同学翻看散播,其中有几句对于其他个别同学存有微词,结果就被同学们因为成见孤立、偏见及骚扰,一些不懂事的男同学甚至到医院的病床前搞怪作弄陪伴病患父亲的她,最终她的心理崩溃了。

  我到精神病院看望过她,也宽慰劝导过,知道她家里非常穷,但无奈这种变化的结果很难逆转或者转向。我深知自己的渺小和无奈,但仍希望能多有一种可能或者改变。

  七、社会教育:志愿者

  大学期间,班里有48名同学,超过一半同学来自贵州、近乎80%的同学来自农村,还有十几位来自6种少数民族的同学。军训前的班会上,我鼓起勇气参与竞选了班干部,最后投票当选了副班长,又因为第一学期成绩考了班上的第二名,被班主任推荐成为了班上仅有的两名入党积极分子,后来连续又竞选当了两年的班长。期间,经遇过大大小小的事情,而最重要的收获就是责任心和做事公正,并了解了许多同学的各种情况及家庭生活困难等。

  

  

  本科同学毕业聚会

  大学期间先后报名或经介绍,分别参加了一些文化艺术节、校庆、春晖行动等志愿者活动或者勤工俭学,希望能增加一些实践能力和认知交流,或许是因为农村孩子的那种踏实与任劳任怨,经常被推荐评为“优秀志愿者”。硕士期间,因为调剂原因要交学费、而且家庭条件不足,我申请做了头一学期的研究院办公室学生助管能有点补贴,后来因为导师认为耽误实验便放弃了助管的工作和办公室老师的挽留,通过国家绿色贷款和后来的实验工作,获得了资助以及奖学金,减少了家庭的开支负担。

  

  贵州岩洞小学

  从班长、志愿者再到助管,这些都是学习主业之外的社会或工作体验锻炼,课堂书本里、实验室里学不到也理解不了,也很少有人真正乐意去做或者听从别人差遣,我没有太多的奢望,只是希望能够多锻炼自己或者能多少赚点生活费用补贴,同时内心深处一直隐隐地希望能够提高自己的能力,帮助身边人并减少一些悲剧发生。假期里,同学中有很多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也有打零工的。我回到了家之后,也就常和村里的孩子们一起玩耍了,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教书,只是一种学校课堂之外比较自由活跃的交流和混搭,希望这些孩子能够多一点认知、多一点兴趣。到了现在,这些经历也渐渐成为我今天深入理解生活、社会、参与乡村教育的一些实践素材感思和总结来源。

  

  

  村里的孩子

  八、创业教育:暨南大学创业园

  比起贵州,珠三角的广州是个繁华热闹、商业发达的大都市,暨南大学的商科也很不错,我一直也有希望跨学科学习一点知识的愿想。机缘巧合之下,进入了创业实验园里(创业学院前身),学员们来自全校不同的专业,有本科生、也有研究生,管理学院企业系主任兼管理学院党委书记的张耀辉教授,倾其余力利用每周五晚的时间或者周末辅导启发我们,借此机会我跟学了硕士毕业前的一年时间,期间只请过一次假,耳濡目染之后获益匪浅。

  虽然没有系统正规完整的知识体系,但以商业模型的讨论和许多企业家的经验交流分享,却总能让我们头脑风暴、思维得以发散和训练,寻找现象的解释、机遇的把握、问题的多个视角和多种可能的解决办法。

  有一次周末的实践活动,张老师要求我们只准带一张身份证和手机(2011年,支付宝和微信尚未诞生),不准带任何现金或银行卡,围绕创业形式内容自选生存出路,自愿参加实践项目。

  随后组织的同学便把我们送到中山市要求用一天的时间挣够吃饭钱和回程路费,表示这是创业园的一项传统,而且是和中山大学创业社团同学的一次联谊活动。我们同行的二十多名同学就此开展,两人一组相互照应并寻找机会,从发传单、洗盘、助手到某些同学绘画、音乐等才艺,我们尝试了很多,但几乎都被拒,我自然也在失意者之列,只有极个别同学成功地通过发传单赚到了足够的吃饭钱和路费,另我们非常羡慕,但也有不少同学违规将体验变成了游玩。

  

  张耀辉教授

  我和一位师弟结伴找了一上午,但一点办法和机会都没有,也都只能饿着肚子。当走在一个空场环顾四周苦想办法时,我无奈地弯腰从地上捡了一个废旧铁片作玩,然后又见周围还有不少,便提议师弟我们一起来“捡垃圾”吧,废品再回收利用,如果有组织分工协作的话,也许是一门不错的生意,挣多挣少不重要,既然来了也就不要空手回去。

  就此,我们从中午到下午,转了中山市的数十条街巷或工地周围,一共捡了十几公斤的铁丝钢片或其他废品,最后路遇一收废品的师傅卖了10元钱平分。期间,有路人问我们在干嘛?我们说捡废品,他带着好奇的目光说你们一大小伙儿,为什么不老实干点正经工作呢?

  我们没有解释回答只能苦笑。然而意外的是,在回去找组织同学的路上,我因为习惯了往地上查看“寻宝”,结果不经意间捡了一枚黄金戒指,掂了掂分量应该是真的没错,如果变卖,足以回程和小小发迹。

  晚上回到了学校,我们一起做了总结和分享,轮到我们这组的时候,我把自己保留的形形色色的战利品摆了出来,描述了自己的构思和“创业项目”。同时心想,如果连捡垃圾都能做得了和做得好,那还有什么事情拉不下脸或者做不成的?

  创业园学习期间又经老师推荐,我和另一师弟代表实验园和暨大,参加了中央财经大学举办的首届中国大学生创业论坛;后来又系统参加了张耀辉老师的对外研习班全程课程,并作为志愿者和学员见证了暨南大学创业学院的正式成立。这样的体验和思维收获,也一直受用到今天。

  

  创业学院部分同学合影

  九、乡建教育:重庆研习营

  学业、生活、家庭等一系列负担压力,以及难以企及的城市房价,让已经结婚生子工作过后的我蒙圈了,希望虽在但却渺茫,长久之后也倍感到压力、苦闷和憋屈,何去何从呢?什么时候才能有个盼头呢?谁能允许你再不管不顾等到你博士读完、再还心想要再出国做博士后深造学习呢?读了个博士就真的了不起吗?连自己都养不起、到底能挣几个钱?还不成了读书无用的典型和笑话?父亲同事的孩子本科或者硕士毕业后就进了华为,工资二三十万,你咋比?还能靠所谓的“自强和独立”就能应对吗?啃老,我能去啃谁呢?我会情愿再让父母继续受苦受累吗?

  

  研习营合影

  此时,弟弟先我结婚并已经有了两个孩子,本可安心悠然的在农村无忧生活,然而年前却因为贪心和蛮干遭遇了网商融资骗局而未防范且不觉知,和父母一起对我事前均未提及或有过任何咨询,可能的原因是因为我读书挣不了几个钱没有说话的份儿,甚至怕我碍事也心想与我无关。

  年后父亲在一次无意的电话中向我提及了弟弟的尝试和可观的预期收益时,我才得知消息并用图文资料信息做证分析、揭开底盖并警告他们,能退就退、能收就收,但此时水已泼出只能观望等待,而今果不其然身陷其中。

  为此,我和父亲电话中争吵了几次,还被以同事孩子进华为工作的事例和收入“暗讽”,虽然父亲无心但我很不是滋味。背后则是现实的生活社会、以及对于读书的价值判断等因素,而且我正在读书也有小家,钱的问题和需要不得不考虑,光是这几年的房租和需用,让我足能掉上七八斤肉、脱几层皮都难以弥补上,甚至还向一位师姐借款代替了家人的贴补和负担压力、以及不必要的说辞扰乱。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今年的四月初,机缘巧合下,有投资人邀我帮他初建公司和团队,考虑到时间精力等,本想以顾问方式在需要的时候参谋一下即可,但却诚邀委以主管职位、不设考核要求、不占用我太多时间精力、当成是给我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而且收入非常可观,就此答应后算是我翻身的机会,同时也意味着极大的挑战和平衡

  如果没有创业经济管理思维、没有以前的工作积累锻炼,这样的机会和翻身怎么可能会落到我门前?

  

  冬季里腊梅花开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农村社会当中,如果亲友当中有人当了官或者挣了大钱,放在以往和当下并不是什么好彩头,帮不是、不帮也不是。如果当官,以权谋私、暗箱操作等为亲友熟人安排工作,于法不通;如果赚了大钱,一味给钱或者伸手便施,这不是帮人而是害人害己。

  更何况我还没那些个能耐,但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和根由原因摆在面前,弟弟的锅我替他背不动也不能背,然而他有子女,亲朋友邻也有子女,而且我的压力也不小但却有可取参考之处。教育是每一代人、每个家庭都要关注和重视的问题,是见识、能力、希望和出路的所在,比起施赠更是长久、根本、有效和关键的解决办法。

  现实,农村家庭普遍对于读书的必要性和期望值大打折扣,大学毕业后工资还不如搬砖的,在这样高昂的机会成本面前和现实压力下,人们更多考虑的是现实和实际需要。

  与此同时,城市各种各样的社会风险与骗局蔓延至农村社会,加之疾病、养老、婚恋等问题不断冲击着脆弱的农村和普通家庭。思前想后,我想做点事情,虽然能力有限,但也希望能提供一点帮助,且可以学以致用、锻炼提高自己的能力与认知。村里一个曾几经辍学与上学的男孩儿,体验见识了外面社会的种种之后,最终才算安心并努力考上了大学,一次偶然间在我母亲面前吐露后悔当初没有听我劝导,误了一些年华,使我心里略有了一些欣慰和鼓舞。

  竹峪镇下辖23个行政村,人口2.3万人,行政面积112.8平方千米,平均每个行政村大约一千人左右。近十余年来虽然有了较快发展和显著改变。但由于地理位置相对较偏、教育资源条件不足、观念交流保障缺乏等因,中考和高考的生源报考基数、重点线、升学录取率及较高学历人群比例逐年下滑、皆处于地区下游靠后水平。

  竹峪仅有一所中学,初中学生的总数已从高峰期的八九百人降至目前的不足四百余人。辖区内留守或单亲少年儿童有超过20%的较高存在比例。小学数量由原来几乎每个行政村都建有的数量规模,缩减至目前的6所。

  辖区内的许多村子,每年高考零星有录取的大学生(二本以上),被重点高校录取的更是稀少,一些总人口千人上下的村子甚至间隔或者连续若干年光秃无人能考上大学,全镇粗计每年录取大学生仅有20余人,平均每个村子大约仅有1名,远低于陕西省每千人录取2.53人的平均水平。

  

  

  陕西省近5年高考数据与比较(独立统计)

  然而丛飞助学、大衣哥捐赠、扶贫中的怪象和众多“白眼狼”案例,还有邻村商人早年捐助的成效口碑等所反映的种种世态炎凉与现实“人性”摆在面前,成为我思考与行动不得不需要考量和翻越的大山及阻力,因此我常问自己:“我真正了解农村吗?真正了解人性吗?真正了解自己吗?能否挑的动担得起?是否有足够的时间精力?这样做是否有意义?能否再等一等、等到真正有钱有能耐的时候?

  如果真想做却不了解现实问题、不掌握规律技巧策略、不找到关键环节办法等,只凭所谓的爱心或者热心蛮干,一是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二是最终的后果只会是碰的头破血流、心灰意冷……

  带着这一系列的思考和对以往的观察总结,我不断地渴求阅读或探寻交流,希望深入认知分析问题所在并找到可行的办法,结合自己的实际、优势和可能,在乡村教育这个突破口做点事情并铺垫项目。期间,意外读到了温铁军老师的文章并深入了解之后,才知道有他这样一位默默耕耘、关心帮助农民的学者和经济学家,而农村这些年变化发展的背后,也都有他的身影和努力随行,因而非常欣喜、着迷和钦佩,也终于知道了农村这一切变化和发展背后的缘由,以及政府和无数人的付出努力,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我们这个国家、社会、现实生活及未来方向。

  关注乡建学院的动态后,恰逢六月底的通知,求知和生命再一次将我带到了新的起点,报名参加了重庆举办的首届乡村建设研习营,此时我也正好三十而立。

  

  小学新貌

  十、总结

  从百草园到重庆研习营,学校教育让我掌握了系统的知识文化和专业技能,然而学校之外的生活、社会、家庭等,不论贫富悲欢,却让我的生活和生命变得更加真实与丰满。

  参考我个人的案例和接触观察到的农村孩子们普遍现状,我想乡村教育的优势、机会、内涵和生机,或许会在这些学校教育之外的社会与生活教育之中焕发彰显。通过更多生活社会的体验、经历和感悟等,或许能让学校教育和文化知识技能学习更加充实见效,并能升华生活与生命。

  农村孩子学习成长的道路上,不可否认的有许多难以跨越的屏障或难以企及的目标与奢求,我只是其中的一个特例和幸运儿,也是一个真实的普通人,今天仍旧有困惑、仍旧在认识自己、仍旧还需努力,也仍然只是一颗小草罢了。

  

  探村博士联盟成员合影

  疾病健康、子女教育、财产安全、互助合作等,农村家庭或个人面对这些现实的问题和需要时,科技只是其中一种可选或可能的办法,不可能凭此包打天下去有效,或者能够完全能解决现实生活与社会中的种种问题及变化。

  所以,科研与科学思维之外,我自觉地学习并渴求人文社会历史相关的认知与素养,两条腿走路或许才不会是个“瘸子”。哲学的智慧、生活的阅历、充分的交流、社会的体验、科学的理性、自然的规律、经济的配置、创造的动力……多种视角思维结合起来,或许才能让问题和现象看得更加透彻、把握得更加准确,并找到有效的办法和关键。

  如今开展竹峪乡村教育实验,我希望通过“教育基金+青年联合志愿者协会+乡村书院+联合动员最广大基层干群教师+培训互助及开放交流”的综合办法,提高增强乡村教育的“开放性、自由度、合作链、参评系、多元化与想象力”,期望实现“扩大认知交流、降低成本风险、激励合作互助、增强实效预期、融入生活社会、培育自强精神”等目标、验证优化思路及拓宽实践成效,有效减除农村孩子健康成长与学习教育中所面对的诸多社会、生活、家庭及学校限制因素.

  基于认知把握实践规律、丰富经验交流智慧、充分利用资源条件、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等,帮助和创造乡村社会较为有利的观念氛围和环境条件,促使农村家庭和孩子们能够取获更多基础的“趣、识、学、思”和中阶的“技、能、辨、解”或是高阶的“竞、合、悟、道”的方法技能,以增强他们自身的学习建设能力、交流发展能力及环境适应能力,主动调整适应社会生活环境变化及发展需要。具体的内容介绍将会在后期的文章写作中详细介绍、论述、验证和小结。

  总之,乡村教育有焕发生机的可能!在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交织的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教育如果仍旧只将“学校教育和考试成绩”一刀切当做准绳评判的话,是永远比不过城市的,也更没有任何优势可言、生存空间只会越来越小甚至终将会被淘汰(农村家庭会用脚投票,家庭收入只要有增加的可能机会条件,便更会加剧这种趋势蔓延),乡村及乡村文化的衰败丢失也会随之而来,这样有什么不好呢?

  代价是文化资源丧失、乡村衰败消亡、总有一部分人缺少必要和公平合理的保障,以及资源短缺、环境污染、阶层分化、贫富加剧等;

  风险是动摇社会稳定、降低社会流动、经济危机缺乏着陆、错过发展机遇资源、社会脆弱且体质不佳、社会总体的不可持续发展、直到最终的生态环境承载过度导致崩溃等。

  那么,乡村教育真正的优势和出路在哪里?可能及希望,在于“乡村教育及文化资源的稀缺性和多样性”培育保留;在于“生活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文化教育、职创教育等丰富内容形式”的拓展以及与“学校教育”的结合互动、借此优化调整教育的机会成本和收益预期;在于能够比城市教育及生活,能够更好地发现、应变和满足“老龄化、城镇化、人工智能、就业压力、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经济危机、普及教育、阶层分化、中国崛起”等一系列连锁变局、现实问题及环境变化的需要。

  最终,美丽乡村、美丽生活及美丽社会的实现,需要我们一起从关键之一的乡村教育着手解决、点滴积累和长期努力。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